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细胞骨架与胞外渗透压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 者: 龚伟
导 师: 王伯初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生物学
关键词: 渗透压 微管 微丝 激光共聚焦 原生质
分类号: Q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渗透压作为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子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干旱、高盐等逆境条件都能引起植物生长环境的渗透压变化,影响植物的细胞形态及生理代谢,导致植物生长发育改变及生长趋势改变。但植物细胞是通过哪些途径感受环境渗透压的变化,调节自身形态及生理生化功能,目前还不太清楚。本论文作为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细胞壁-质膜-细胞骨架连续体及钙离子信号在植物细胞机械力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的一部分,着重研究环境渗透压的变化和植物细胞微丝微管骨架动态变化的关系,分析植物细胞内微丝、微管在植物感受环境渗透压变化中的作用。本课题首先以转基因GFP-FABD2(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the second actin-binding domain of Arabidopsis fimbrin)和转基因GFP-MBD(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the microtubule binding domain of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4)及野生col-0型拟南芥种子诱导愈伤组织,然后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培养液激素水平,建立转基因拟南芥悬浮细胞培养体系。将悬浮细胞包埋于低熔点琼脂中,涂布于底部带窗口的共聚焦玻皿,通过滴加甘露醇或蒸馏水改变细胞外环境渗透压,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带CCD的光学显微镜实时观测胞外渗透压改变时细胞质的形态及细胞骨架的变化。最后,借助药理学方法干扰细胞骨架的正常功能,观察其荧光强度、渗透压改变时骨架的动态变化及原生质体收缩膨胀情况,并与未经药物处理细胞对比分析。通过以上研究,本课题共得到以下实验结果:①FABD2转基因型拟南芥悬浮细胞最适培养基:MS+100mg/L肌醇+150mg/L谷氨酰胺+30g/L蔗糖+2.0mg/L2,4-D +0.05mg/L NAA+0.05mg/L KT ; MBD转基因型拟南芥悬浮细胞最适培养基:MS+100mg/L肌醇+150mg/L谷氨酰胺+30g/L蔗糖+2.0 mg/L 2,4-D +0.5mg/L NAA+0.5mg/L KT②环境渗透压变化对微管骨架的影响:高渗环境下,原生质收缩、微管骨架解聚,解聚后微管蛋白分散于细胞质内,并伴随有聚集成斑;低渗环境下,细胞内原生质膨胀,细胞内的微管束增加③环境渗透压变化对微丝骨架的影响:高渗环境下,原生质收缩,细胞中微丝骨架随原生质的缩小而聚拢,同时观测到原生质长轴两端“郝氏丝”,说明其含有肌动蛋白成分;在微丝收拢的同时,连接于细胞壁的“郝氏丝”被拉断解聚;低渗环境下,原生质膨胀,同时细胞内较细的微丝消失,细胞内出现弥散性绿色荧光,没有聚集成斑。④微管骨架对细胞感受环境渗透压变化的影响:细胞骨架药物处理,导致细胞微管平均荧光强度增加。高渗环境下,细胞内微管骨架平均荧光强度越高,细胞内原生质收缩程度越强;低渗环境下,细胞内微管骨架平均荧光强度越高,细胞内原生质膨胀程度越弱。⑤微丝骨架对细胞感受环境渗透压变化的影响:细胞骨架药物处理,导致细胞微丝平均荧光强度增加。高渗环境下,微丝骨架平均荧光强度与细胞内原生质的收缩情况未有表现出规律性;低渗环境下,细胞内微丝骨架平均荧光强度越高,细胞内原生质膨胀程度越强。结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当植物细胞培养环境渗透压变化时,微管、微丝的响应不同,微管、微丝在渗透压改变时参与原生质体体积改变的调节。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11
缩写表  11-12
1 研究背景  12-16
  1.1 拟南芥、渗透压及膨压、细胞骨架和GFP 绿色荧光蛋白  12
  1.2 细胞骨架的作用  12-16
    1.2.1 微丝的作用  12-13
    1.2.2 微管的作用  13-14
    1.2.3 微管对细胞壁纤维素微纤丝的调控  14-16
2 前言  16-22
  2.1 提出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6-18
    2.1.1 提出课题的目的  16-17
    2.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7-18
  2.2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8-22
    2.2.1 研究的内容  18-19
    2.2.2 技术路线  19-20
    2.2.3 研究中的创新点及关键问题  20-22
3 拟南芥愈伤组织培养  22-26
  3.1 引言  22
  3.2 材料与方法  22-23
    3.2.1 材料及药品  22-23
    3.2.2 实验器材  23
    3.2.3 培养方法  23
  3.3 实验结果及数据  23-24
  3.4 数据分析与讨论  24-26
4 拟南芥悬浮细胞培养及优化  26-34
  4.1 引言  26
  4.2 拟南芥悬浮细胞培养  26-30
    4.2.1 材料及药品  26
    4.2.2 实验器材  26-27
    4.2.3 悬浮细胞培养方法  27
    4.2.4 TTC 法测细胞活性  27
    4.2.5 细胞形态检测  27-28
    4.2.6 实验结果  28-30
  4.3 拟南芥悬浮细胞培养条件优化  30-32
    4.3.1 材料与药品  30
    4.3.2 实验器材  30
    4.3.3 悬浮细胞培养方法  30-31
    4.3.4 实验结果  31-32
  4.4 本章小结  32-34
5 拟南芥细胞骨架及原生质对环境渗透压改变的响应  34-44
  5.1 引言  34
  5.2 细胞提纯  34-35
    5.2.1 实验材料及药品  34
    5.2.2 实验器材  34
    5.2.3 提纯方法  34-35
  5.3 低熔点琼脂包埋细胞  35
    5.3.1 实验材料及药品  35
    5.3.2 实验器材  35
    5.3.3 包埋方法  35
  5.4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微管、微丝动态变化  35-36
    5.4.1 材料及药品  35
    5.4.2 实验仪器  35
    5.4.3 观测方法  35-36
  5.5 显微镜观察原生质变化  36-37
    5.5.1 材料及药品  36
    5.5.2 实验仪器  36
    5.5.3 实验方案  36-37
  5.6 实验结果与讨论  37-43
    5.6.1 MBD 转基因型拟南芥悬浮细胞的微管骨架动态变化  37-38
    5.6.2 FABD2 转基因拟南芥悬浮细胞微丝骨架动态变化  38-40
    5.6.3 原生质变化程度测定  40-41
    5.6.4 原生质长、短轴长度变化比率对比  41-43
  5.7 本章小结  43-44
6 细胞骨架对拟南芥单细胞响应环境渗透压变化的影响  44-68
  6.1 引言  44-46
  6.2 细胞骨架药物制备  46
    6.2.1 细胞松弛素D  46
    6.2.2 氨磺乐灵  46
    6.2.3 紫杉醇  46
    6.2.4 鬼笔环肽  46
  6.3 悬浮细胞骨架药物处理及包埋  46-47
    6.3.1 实验材料及药品  46-47
    6.3.2 实验器材  47
    6.3.3 药物处理及包埋方法  47
  6.4 细胞骨架荧光强度测定  47-48
    6.4.1 材料及药品  47
    6.4.2 实验仪器  47
    6.4.3 试验方法  47-48
  6.5 细胞骨架动态的共聚焦显微观察  48
    6.5.1 材料及药品  48
    6.5.2 实验仪器  48
    6.5.3 激光共聚焦观测细胞骨架  48
  6.6 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原生质变化  48-49
    6.6.1 材料及药品  48
    6.6.2 实验仪器  48-49
    6.6.3 实验方案  49
  6.7 实验结果与数据  49-59
    6.7.1 细胞松弛素D 处理MBD 细胞  49-51
    6.7.2 紫杉醇处理MBD 细胞  51-54
    6.7.3 氨磺乐灵处理FABD2 细胞  54-56
    6.7.4 鬼笔环肽处理FABD2 细胞  56-59
  6.8 讨论  59-65
    6.8.1 MBD 细胞微管骨架动态变化对比  59
    6.8.2 FABD2 细胞微丝骨架动态变化对比  59-60
    6.8.3 荧光强度对比  60-61
    6.8.4 原生质变化程度对比  61-65
  6.9 本章小结  65-68
7 总结及后续工作建议  68-70
  7.1 主要结果  68-69
  7.2 后续研究建议  69-70
致谢  70-72
参考文献  72-78
附录  78-89
  A. MS 培养基配方  78-79
  B. 主要实验仪器  79-80
  C. 研究背景及相关资料  80-89
  D.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89

相似论文

  1. 冬凌草甲素调控周期相关蛋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R285
  2. 猪粪堆肥的理化特征及腐熟度评价研究,S141.4
  3. 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及次氯酸钠溶液对其作用研究,R780.2
  4. 应用FISH和LCSM技术对肝硬化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初步研究,R575.2
  5.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联合恩度靶向治疗的分子生物学研究,R734.2
  6. 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Cajal间质细胞钙通道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变化,R587.2
  7. 线虫特定神经元的转基因表达,Q78
  8. 雌激素介导ERα调控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和发展中的意义,R711.71
  9. 侧壁沟通式十字交叉微圆通道装置中明胶微液滴的生成及操纵,Q-33
  10. 侧壁沟通式T型交叉微圆通道装置:微流动混合效应及粒子合成应用初探,R318.0
  11. 粪肠球菌感染牙本质小管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R781.2
  12. 双荧光载药脂质体与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R94
  13. 钙镁离子浓度及盐度驯化对褐牙鲆幼鱼血清渗透压的影响及其渗透调节机制的研究,S917.4
  14. 中华绒螯蟹雄性生殖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S917.4
  15. 毛竹实生苗对铝毒反应的研究,S795.7
  16. TNF-α诱导Cx43重构在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R542.22
  17. 黄芪对压力致兔纤维环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R285.5
  18. 新型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仪的研制,TH83
  19. 稻瘟菌侵染初期宿主细胞微丝骨架及挥发性代谢物的研究,S435.111.41
  20. 抗氧化剂硫辛酸在豚鼠内耳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其对急性声损伤后听觉相关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R96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细胞生物学 > 细胞生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