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

作 者: 王花
导 师: 孙文亮
学 校: 曲阜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共党史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公平正义 制度建设 制度保障
分类号: D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7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社会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引导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导向。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平正义更应该成为我们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过程中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成为协调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增强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旗帜。因此,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公平正义作为其关键环节和内在要求,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与社会制度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达到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目的,首先要保证制度本身是正义的。制度是人们行为的规范体系,一般认为,当这个体系中的规范能使各种利益要求达到恰当的平衡时,制度就是正义的。在此情况下,制度才具有公平和正义的特点,制度的生命才在于公平和正义,制度的最大效用才会是保障公平和正义。因此,在制度正义的前提下,制度是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可以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利益,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现阶段我国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是导致社会不公平的重要原因,但最深层次的原因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因此,要最大限度的化解矛盾,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说还是要靠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才能真正解决。当前制度建设的状况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制度的需求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制度的不完善成为影响公平正义实现的最大制约因素。研究制度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对社会公平正义和制度正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梳理造成社会不公平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何从制度建设层面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并揭示对社会公平正义进行制度保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还通过介绍西方国家在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中采取的三种模式,即效率绝对优先,不考虑公平的模式;公平与效率同等重要的模式;试图超越效率与公平矛盾的模式,分析其利弊,并指出,就我国而言,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所推行的模式选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制度建设的原则,加快建立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包括社会基本制度和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具体制度,树立制度的权威性,充分发挥制度在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并不断把它推向前进。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9
  (一) 问题的提出  7
  (二) 概念界定  7-9
  (三) 论文写作的切入点  9
一、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因素分析  9-14
  (一) 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因素  9-12
    1.我国社会存在不公平现象  10-11
    2.制度性障碍是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因素  11-12
  (二) 当前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2-14
    1.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存在漏洞  12-13
    2.对制度的执行和监督不力  13-14
二、完善社会公平正义制度保障的路径选择  14-26
  (一) 西方国家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模式选择  14-16
    1.西方国家推进公平正义的三种模式  15
    2.西方国家实现公平正义的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5-16
  (二) 加快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  16-26
    1.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的基本制度  17-19
    2.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各项具体制度及要求  19-23
    3.进行制度建设要遵循的原则  23-24
    4.树立制度的权威性  24-26
三、制度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意义  26-30
  (一) 制度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  26-27
    1.制度为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  26-27
    2.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27
  (二)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  27-30
    1.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8-29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化建设  29-30
结束语  30-31
参考文献  31-33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33-34
致谢  34

相似论文

  1.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2. 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630
  3.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K02
  4. 当前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研究,D61
  5. 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研究,D630.9
  6.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研究,G641
  7. 我国缓刑适用中的问题研究,D924.1
  8. 我国职务犯罪初查制度中的人权保障,D925.2
  9. 我国中小学生校园安全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922.16
  10. 抑制房地产投资的制度建设研究,F293.31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社会公正问题研究,D61
  12. 《银行周报》研究(1925-1937),F832.9
  13. 刑事被告人证明责任研究,D925.2
  14. 我国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法律研究,F592
  15. 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问题研究,D922.17
  16.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宪法权利保障,D921
  17. 妇女参政权保障机制研究,D442.6
  18. 网络监督制度建设问题研究,F49
  19. 上海城市管理公众参与制度建设研究,D621.5
  20. 社会正义及其在中国的实现,D61
  21. 港口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建设研究,G27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