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杜诗虚字研究

作 者: 张会
导 师: 刘明华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杜诗 虚字 研究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汉语的语言表达方式中,是由实字和虚字的结合,共同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尤其诗歌这种文体,讲求句式的严整并具有抒情性。因此,实字表示对具体物象的描述,而虚字就不仅仅具有语法的辅助功能,而是在内容上有强调情感、突出主旨的功用,在形式上有言简意赅、隽永含蓄的神妙。本文尝试从“虚字”这个角度研究诗人杜甫的语言表达方式对其诗风的影响,力求能够全面的把握虚字在杜诗风格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本文在引言中对虚字的研究进行简要的历史性回顾,并进而确定本文所讨论的虚字的概念、范围。首章则对杜诗中的虚字使用情况做了简单扼要的陈述,列举了在对仗使用的虚字中字义的几种关系。这样,对杜诗的虚字使用情况清晰明了,为下文的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在研究杜诗虚字的使用同诗歌特点的关系时,主要有以下两个理论框架:首先,由于虚字介入的是一种评价性的语言,可以引出“我”的主观世界,表达“我”的情感体验和神情态度,因此,杜甫靠虚字引入了主体情感的参与。杜甫一生具有以儒家精神为底蕴的伟大人格和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对理想始终抱有坚定的信心,加之生活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其诗歌内容深沉厚重。杜甫正是运用虚字在诗歌中向内在情感世界做纵深的表现。其次,虚字对杜诗的形式美也有促进作用,虚字无实在意义,正是因为无意义,才能出意义之外,使语言含蓄婉转、灵动飘逸,有助于形成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同时,杜诗用虚字形成以文为诗、以俗语入诗的特点,开后代诗歌散文化、议论化的先河。杜甫是语言创作的巨匠,无论是抒情,还是状物,都能曲尽其妙,终生都对语言艺术有不懈追求。因此,杜诗精炼准确的语言表现力,有助于体现深邃的思想、深入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他的用字艺术,不仅对于他自己诗风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还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引言  7-11
第一章 虚字杜诗中使用情况的概述  11-14
  第一节 使用情况的类别  11-12
  第二节 对仗关系的使用中虚字的字义关系  12-14
第二章 "独立苍茫自咏诗"的情感介入  14-22
  第一节 阔大感  15-16
  第二节 萧瑟感  16-17
  第三节 焦灼感  17-19
  第四节 孤独感  19-20
  第五节 闲适感  20-22
第三章 "赤鲤腾出如有神"的美学体现  22-34
  第一节 神情态度的传递  22-26
  第二节 抑扬顿挫的文风  26-30
  第三节 虚实结合的意境  30-31
  第四节 灵动飘逸的韵味  31-34
第四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炼字艺术  34-40
  第一节 词类活用  34-36
  第二节 以文为诗  36-38
  第三节 语言俗化  38-40
结语  40-41
参考文献  41-45
后记  45-46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46

相似论文

  1. 煤制油连续性模型系统的实现及其液化实验研究,TQ529.1
  2.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3. 渤海上京城城门复原研究,TU-05
  4. 二次风射流角度对W型火焰锅炉炉内气固流动的影响,TK229
  5. 《诗经》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I207.22
  6. 布依语—英语语音对比研究,H319
  7. 非智力因素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H319
  8. 唐代落第士人心态探析,K242
  9. 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作品编选研究,G633.3
  10. “便秘Ⅰ号”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脾肾两亏、湿浊内蕴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259
  11. 老年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研究,R563.1
  12. 止痛促愈膏治疗新鲜肛裂的临床研究,R657.1
  13.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14.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15. 老子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3
  16. 初中数学学困生‘乐学’课堂的教学研究,G633.6
  17.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18.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G647
  19.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20.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变革的研究,F233
  21. 宁波市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S727.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