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利己与利他的人学思考

作 者: 徐秋实
导 师: 万光侠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和谐和会 利益 利己 利他
分类号: B8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6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前,我国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而利己利他问题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利己与利他的和谐统一,对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体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利己与利他的哲学内涵。利己和利他是同时存在于人性中的两种不同的倾向,单纯的利己或者单纯的利他,都不应该成为人的现实选择。人们要真正掌握现实世界,需要通过清晰的思维把握事物的准确概念。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角度分析了利己与利他的涵义,并对利己与利他的不同类型作了区分,明确了利己与利他的内涵。第二部分,探析了人的利己与利他的人学依据。本文从人的需要和人的价值出发,分析了人们何以利己,何以利他。利己是人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只有从自我利益出发,才能从根本上挖掘出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的发展进程。利己虽然有其合理性和正当性,但是强调利己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必定会对社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因而纯粹的利己对人与社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人在利己的同时还须利他。人是社会性动物,人最需要的还是人,利他是人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主体不但是自利的“经济人”,同时也是有伦理要求的社会人。利他不但是利己的手段,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人生命活动的价值追求。第三部分,分析了利己与利他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利己与利他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两者在实践基础上实现辩证统一。第四部分,结合当今中国现实,分析了利己与利他的现实中的冲突表现,并分析了导致利己与利他现实冲突的根源。第五部分,针对利己与利他的现实冲突的根源,提出协调利己与利他关系的原则以及实现利己与利他关系的和谐统一的具体途径。主要包括:现实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社会公正原则,以及遵循这些原则,通过经济手段的规范一激励、思想道德建设、制度的规范和激励以及个人主观努力实现利己与利他的统一,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9
引言  9-12
一、利己利他的人学内涵和类型  12-16
  (一) 利己与利他的人学内涵  12-15
    1、己与他的界定  12-14
    2、利己与利他涵义  14-15
  (二) 利己与利他的类型  15-16
二 利己与利他的人学依据  16-23
  (一) 人性与利己、利他  16-19
  (二) 人的需要与利己、利他  19-21
  (三) 人的价值与利己、利他  21-23
三、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23-28
  (一) 利己与利他在价值上的对立统一性  23-26
    1、利己与利他在价值上的对立性  23-24
    2、利己与利他在价值上的统一性  24-26
  (二) 利己与利他统一性的基础: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26-28
四、和谐社会建构中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及其表现  28-35
  (一) 和谐社会下利己与利他关系的表现  28-31
  (二) 利己与利他的现实冲突及其根源  31-35
    1. 西方价值观念的消极因素,造成利己与利他的现实冲突  32-33
    2. 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导致利己与利他的现实冲突  33-35
五、建立合理社会规范,实现利己与利他统一  35-49
  (一) 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关系的协调原则  35-40
    1、现实性原则  35-36
    2、主体性原则  36-38
    3、社会公正原则  38-39
    4、集体主义原则  39-40
  (二) 实现利己与利他统一,促进和谐社会建构  40-49
    1、通过经济手段的规范与激励,实现利己与利他统一  41-44
    2、通过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实现利己与利他统一  44-46
    3、通过制度的规范和激励,实现利己与利他的和谐统一  46-49
结语  49-50
注释  50-51
参考文献  51-5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53-54
致谢  54

相似论文

  1.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F274
  2. 我国少数民族环境权研究,D922.68
  3. 基于利益相关者我国民办高校董事会治理结构研究,G648.7
  4.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5. 论我国行政垄断行业的规制改革,D035
  6.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422.6
  7.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研究,G647
  8. 权力和利益界定的国家战略,D80
  9. 当前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研究,D61
  10. 试论利益协调对城市社区人归属感的促进,D669.3
  11. 当代中国政治社团发展研究,D665
  12. 南海问题上的利益冲突与中国的战略选择,D823
  13. 非直接利益冲突的阻隔机制研究,D630
  14. 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利益整合,D61
  15. 不同利益主体的教育价值观研究,G40
  16. 略论第三人侵害缔约利益,D913
  17. 受贿罪若干问题案例分析,D924.392
  18. 承租人添附利益求偿请求权研究,D923
  19.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925.3
  20.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F276.6
  21. 增量利益说视域下经济宪政的价值指涉研究,D922.29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伦理学(道德哲学) > 人生观、人生哲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