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嫩江县土壤肥力提升技术及模式研究

作 者: 张哲
导 师: 周卫;魏丹
学 校: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专 业: 农业资源利用
关键词: 肥力提升 耕作方式 测土配方施肥 有机培肥
分类号: S15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针对嫩江县由于不合理的耕作和施肥,导致土壤肥力减退、耕地质量下降,酸化现象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黑龙江省粮食安全潜在的重要问题及土壤综合生产潜力下降的重要因子。为了培肥土壤,改善耕地质量,对嫩江县黑土采用深松、平衡施肥和有机培肥三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和田间试验方法,进行综合技术的优化集成与效果展示,提出嫩江县土壤肥力提升技术模式,对保护黑土资源,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调查表明部分不合理施肥地块磷肥过量,有机质含量逐年降低,土壤发生酸化,而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的地块土壤养分均衡;采取秸杆还田处理的地块,土壤中养分的全量、速效值及有机质均高于未采用秸杆还田处理的地块。2、与春耙茬和原垄种的耕作方式相比,嫩江县深松耕作方式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通气透水性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促进大豆生长发育,提高大豆产量。该区域原垄种及秋耙茬+重茬产量最低,仅为913.88~1285.47kg/hm2,比其他种植模式产量低8%~38%,同时呈现连作时间越长产量越低的趋势。大西江农场浅翻深松种植产量为2080.34kg/hm2,为该地区最高。3、氮、磷、钾不同配比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不同。氮、磷、钾施肥量和大豆的产量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通过"3414”试验建立嫩江县大豆施肥模型可以指导当地大豆施肥。通过大田试验,平衡施肥能够促进大豆生长发育,提高产量,三个示范区增产率分别为17.2%、12.5%和11.7%。4、与对照相比,浅翻深松+有机肥处理株高、根长、植株鲜重、根鲜重、根瘤重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通过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建立的酸化治理模式提高了土壤pH值和部分速效养分含量。2007年大豆增产268.0kg/hm2,增产率19.96%,增产效果显著。2008年有机肥处理大豆产量较对照增加了4.87%。综上所述,基于嫩江县黑土的耕作技术、大豆施肥技术和有机培肥技术研究,提出嫩江县土壤肥力提升技术模式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对大豆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正效应,增加大豆产量大豆增产率分别为8.1%、22.9%。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绪论  10-15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0-11
    1.1.1 研究背景  10-11
    1.1.2 研究意义  11
  1.2 沃土工程研究现状  11-14
    1.2.1 保护性耕作  11-12
    1.2.2 合理施用化学肥料  12
    1.2.3 施用有机肥  12-13
    1.2.4 秸秆还田  13
    1.2.5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14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15
    1.3.1 土壤肥力提升单项技术研究  14
    1.3.2 土壤肥力提升技术集成模式  14
    1.3.3 技术路线  14-15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5-18
  2.1 试验设计  15-17
    2.1.1 嫩江县种植模式现状分析  15
    2.1.2 土壤耕作技术研究  15
    2.1.3 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15-16
    2.1.4 土壤有机培肥技术研究  16
    2.1.5 土壤肥力提升技术集成模式研究  16-17
  2.2 测定方法及数据分析  17-18
第三章 嫩江县土壤肥力提升单项技术研究  18-30
  3.1 嫩江县种植模式现状分析  18-21
    3.1.1 种植模式调查  18-19
    3.1.2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的影响  19
    3.1.3 不同种植模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19-20
    3.1.4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菌量的影响  20-21
  3.2 嫩江县土壤耕作提升地力技术研究  21-24
    3.2.1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21-22
    3.2.2 不同耕作措施对作物生育的影响  22-23
    3.2.3 不同耕作措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23-24
  3.3 嫩江县大豆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24-27
    3.3.1 施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24-25
    3.3.2 施肥模型的建立  25
    3.3.3 大豆平衡施肥技术应用  25-27
  3.4 嫩江县有机培肥技术研究  27-28
    3.4.1 有机培肥技术对大豆生育状况的影响  27
    3.4.2 有机培肥技术对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影响  27-28
    3.4.3 有机培肥技术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8
  3.5 小结  28-30
    3.5.1 嫩江县种植模式分析  28
    3.5.2 嫩江县耕作技术研究  28
    3.5.3 嫩江县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28-29
    3.5.4 嫩江县有机培肥技术研究  29-30
第四章 嫩江县土壤肥力提升技术集成模式  30-38
  4.1 不同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0-31
  4.2 不同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1-32
  4.3 不同模式对大豆生育状况的影响  32-34
    4.3.1 不同模式对不同时期叶绿素的影响  33
    4.3.2 不同模式对不同时期株高的影响  33
    4.3.3 不同模式对不同时期植株干重的影响  33-34
  4.4 不同模式对大豆根系的影响  34-36
    4.4.1 不同模式对不同时期根长和根干重的影响  34-35
    4.4.2 不同模式对不同时期根系活力的影响  35
    4.4.3 不同模式对不同时期根瘤固氮活性的影响  35-36
  4.5 不同模式对大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36-37
  4.6 小结  37-38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38-42
  5.1 主要结论  38
  5.2 讨论与展望  38-42
    5.2.1 土壤肥力提升单项技术  38-40
    5.2.2 土壤肥力提升技术集成模式  40-41
    5.2.3 研究展望  41-42
参考文献  42-45
致谢  45-46
作者简历  46

相似论文

  1. 长沙市郊稻田土壤肥力调查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研究,S147.2
  2. 嫩江县大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S565.1
  3. 渭北旱塬有机培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生长特性的影响,S513
  4. 有机培肥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生长的影响,S141
  5. 丹玉39号高产栽培综合技术研究,S513
  6. 不同耕作方式下紫色水稻土农田生态系统甲烷排放的研究,S511
  7. 不同农作措施对小麦品质的影响,S512.1
  8.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S153.6
  9. 不同因素对西辽河流域土壤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S154
  10. 吉林省西部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虚拟水影响的研究,S513
  11. 不同耕作方式和轮作模式对河南褐潮土肥力的影响,S158
  12. 土壤水分和耕作方式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S512.1
  13. 耕作方式对小麦病害发生及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S435.121
  14. 旱作区有机培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冬小麦生长的影响,S512.11
  15. 川西平原不同耕作措施适应性评价,S344
  16. 有机物料对渭北旱塬土壤肥力特性的影响,S158
  17. 不同耕作方式下稻草分解与养分释放特点及对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S511
  18. 长期与短期秸秆还田后稻米品质的差异性变化研究,S511
  19. 耕作方式与地表覆盖量对苜蓿及小麦地水蚀过程的影响,S157
  20. 冀西北高原不同植被与不同耕作方式农田的生产生态效应研究,S157.4
  21. 冀西北高原不同植被与农田保护耕作的生产与生态效应研究,S157.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土壤学 >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