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吉林省西部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虚拟水影响的研究

作 者: 常永智
导 师: 秦丽杰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
关键词: 虚拟水 耕作方式 水资源高效利用
分类号: S5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3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水资源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到环境的平衡,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初,虚拟水的概念为解决缺水国家和地区水资源安全问题提供了一种途径,成为水资源问题研究的热点。目前,对虚拟水的研究多集中在宏观层次上,从问题发生的范围之外找寻解决区域内部问题的应对策略,提倡虚拟水贸易,通过实施虚拟水战略最终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问题。在中观层面上则研究各地区、各省市虚拟水的相关数据;选择调水工程还是选择虚拟水贸易等。然而,这些研究尚未涵盖虚拟水概念的全部内涵。吉林西部春季大风、降水少和生长季里降水不均及年际变化大等因素,使玉米产量低、产量不稳,农田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影响农业生产安全。本文从微观层面上,在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生态实验站进行改变玉米传统耕作方式的实验,将在垄台上播种改为在垄沟中播种,并把传统65cm种植垄距一律调整为43cm、98cm、130cm,将传统的耕作方式与非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形成6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即传统耕作方式下65cm垄台种植;非传统耕作方式下65cm垄沟种植、43cm垄台种植、43cm垄沟种植、98cm双行垄台种植、130cm三行垄台种植。通过应用CROPWAT需水量计算软件,计算6种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单位质量玉米“虚拟水”含量,对比分析同种耕作方式年际间对“虚拟水”含量变化的影响,以及同一年中不同耕作方式对“虚拟水”含量变化的影响,从而得到非传统耕作方式43cm垄沟种植下的单位质量玉米虚拟水消耗最稳定,虚拟水消耗数量也较低,有利于实现吉林西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最优的玉米种植模式。从内因角度为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新突破,拓宽了以往虚拟水研究的思路。提高看不见的水的利用效率,无形中丰富该地区的水资源。对于缺水国家或地区将是一场重新认识水资源、转变生产用水方式的革命。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引言  8-13
  1.1 虚拟水研究现状  8-11
    1.1.1 国外虚拟水研究现状  8-10
    1.1.2 国内虚拟水研究现状  10-11
  1.2 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11-13
2. 虚拟水研究的理论基础与量化方法  13-20
  2.1 虚拟水定义及其相关术语  13-16
    2.1.1 虚拟水定义  13
    2.1.2 相关术语  13-14
    2.1.3 虚拟水的特征  14-16
  2.2 虚拟水研究的理论基础  16-17
  2.3 农作物虚拟水含量的计算  17-20
    2.3.1 虚拟水的量化方法  17
    2.3.2 农作物虚拟水含量的步骤及计算方法  17-20
3. 长岭县实验地概况  20-24
  3.1 长岭县概况  20-21
    3.1.1 长岭县自然概况  20
    3.1.2 长岭县社会经济概况  20-21
  3.2 实验地概况  21
  3.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21-24
    3.3.1 研究方法  21
    3.3.2 研究内容  21-24
4. 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虚拟水含量的变化及其种植模式的优化  24-29
  4.1 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虚拟水含量的计算  24-26
  4.2 计算结果分析  26-29
    4.2.1 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虚拟水含量的变化  26-27
    4.2.2 玉米虚拟水含量稳定性  27-28
    4.2.3 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最优种植方式  28-29
5. 结论与讨论  29-30
  5.1 结论  29
  5.2 讨论  29-30
参考文献  30-33
致谢  33

相似论文

  1. 虚拟水与我国粮食贸易结构优化研究,F326.11;F752.6
  2. 山西省虚拟水战略研究,TV213.4
  3. 海河流域京津冀地区虚拟水实证研究,TV213.4
  4. 中国农产品虚拟水流动研究,TV213.4
  5. 干旱对农业影响评估与应对干旱的作物布局调整对策,S423
  6.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天津市虚拟水贸易分析,F205
  7. 农产品虚拟水及云南种植业结构优化,F326.1
  8. 丹玉39号高产栽培综合技术研究,S513
  9. 基于虚拟水理论的绿洲灌区农作制优化,S274
  10. 山东省水资源与宏观经济关系定量分析研究,TV213.4
  11. 不同耕作方式下紫色水稻土农田生态系统甲烷排放的研究,S511
  12. 我国林产品虚拟水贸易理论与实证研究,F426.8
  13. 不同农作措施对小麦品质的影响,S512.1
  14.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S153.6
  15. 不同因素对西辽河流域土壤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S154
  16. 不同耕作方式和轮作模式对河南褐潮土肥力的影响,S158
  17. 虚拟水在我国农作物产品对外贸易中的应用,F752
  18. 基于虚拟水理论的三江平原农畜产品需水量研究,S273
  19. 土壤水分和耕作方式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S512.1
  20. 中国西北地区虚拟水战略影响评价,F205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玉蜀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