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证券市场风险非对称性实证研究

作 者: 宋鹤
导 师: 李腊生
学 校: 天津财经大学
专 业: 统计学
关键词: 风险非对称性 市场势力 机构投资者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1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证券市场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其产生的特殊经济背景,我国证券市场是个非常不成熟、不完善的市场,同时又是一个风险高度集中的市场。从理论上讲,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都是上市公司的投资者,都应具有平等的地位,但实际上不同投资者在面对同一风险事件时,由于市场地位不同,他们面临的风险有很大的差异。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存在着明显的势力不均衡,一方是在信息、资金规模以及专业知识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的机构投资者,另一方是人数众多的中小投资者。这种势力不均衡使得中小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他们往往比机构投资者承担更多的风险。所谓证券市场风险非对称性即指由于信息获取程度及资金融通、专业分析等能力的差异所导致的不同投资者面临非对称的风险,风险在向个人投资者积聚。除此之外,中国证券市场产生的历史背景、政府隐性担保等体制因素,以及不合理的发行交易制度和上市公司治理机构不完善等制度因素也是造成风险非对称性的重要原因。将产业市场中的市场势力概念引入证券市场,以基金为研究对象,用基金指数收益率作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用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作为市场平均收益率,用机构投资者是否获得垄断利润率来近似判断证券市场是否存在市场势力,一方面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表明机构投资者凭借其在证券市场中的势力,能够在获得垄断利润的同时降低自有风险,而个人投资者成为了由机构投资者市场势力引发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另一方面在更为复杂的度量收益率波动性的ARCH类模型中引入市场势力指标,建立基于市场势力因素的ARCH类模型,表明市场势力显著加剧了市场波动,而这种波动正是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差异。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改善我国证券市场风险非对称性的措施。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导论  9-18
  1.1 问题的提出  9-10
  1.2 证券市场风险国内外研究综述  10-15
    1.2.1 CAPM 模型  10-11
    1.2.2 ARCH 类模型  11-13
    1.2.3 SV 族模型  13-14
    1.2.4 实现波动率模型  14-15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后续研究  15-18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5-16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6
    1.3.3 后续研究  16-18
第2章 我国证券市场风险非对称性的界定  18-28
  2.1 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  18-22
    2.1.1 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界定  18-19
    2.1.2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构成的发展历程  19-21
    2.1.3 我国投资者的发展现状  21-22
  2.2 以散户投资者为主体的证券市场特征  22-24
    2.2.1 机构操纵市场,噪音信息干扰大  22
    2.2.2 市场投机气氛浓烈  22-23
    2.2.3 市场换手率偏高,异常波动明显  23-24
  2.3 证券市场风险非对称性的界定  24-26
  2.4 风险非对称性对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  26-28
    2.4.1 资源配置功能弱化  26-27
    2.4.2 收入与财富转移  27-28
第3章 风险非对称性的影响因素  28-36
  3.1 证券市场风险非对称性的产生  28-29
  3.2 证券市场风险非对称性的影响因素  29-36
    3.2.1 体制因素  29-30
    3.2.2 制度因素  30-33
    3.2.3 信息非对称  33-35
    3.2.4 投资主体融资能力及专业优势  35-36
第4章 我国证券市场风险非对称性分析——基于市场势力  36-42
  4.1 证券市场市场势力  36-39
    4.1.1 证券市场市场势力的界定  36
    4.1.2 证券市场市场势力的度量  36-38
    4.1.3 我国证券市场市场势力  38-39
  4.2 我国证券市场风险非对称性表现  39-42
第5章 市场势力影响股市波动的实证研究  42-53
  5.1 ARCH 类模型及其相关变形  42-45
    5.1.1 ARCH 模型  42-43
    5.1.2 GARCH 模型  43
    5.1.3 GARCH-M 模型  43-44
    5.1.4 TARCH 模型  44
    5.1.5 EGARCH 模型  44-45
  5.2 ARCH 类模型的建立  45-53
    5.2.1 平稳性检验  45
    5.2.2 相关性检验  45-46
    5.2.3 ARCH 效应  46-47
    5.2.4 引入市场势力因素的 ARCH 类模型  47-51
    5.2.5 ARCH 类模型的检验  51-52
    5.2.6 小结  52-53
第6章 我国证券市场风险非对称性的防范措施  53-58
  6.1 转变政府调控方式,解除政府隐形担保  53-54
  6.2 改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54
  6.3 改革发行制度,发行定价市场化  54-55
  6.4 完善监管体系,加强信息披露  55-56
    6.4.1 完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  55-56
    6.4.2 加强信息披露  56
  6.5 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中小投资者专业能力  56-58
参考文献  58-60
后记  60-61

相似论文

  1.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股权管理办法研究,F276.6
  2.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实证研究,F224
  3.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F832.51
  4. 我国商业银行空间市场势力测度研究,F832.33
  5. 基于机构投资者行为的中国股票市场稳定性研究,F832.51
  6. 机构持股对管理层R&D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F273.1;F224
  7. QFII与开放式基金在中国A股市场持股偏好研究,F224
  8.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动因研究,F832.51;F224
  9. 我国证券市场市场势力的统计测度与评价,F224
  10. 机构持股与股价波动性研究,F832.51
  11. 机构投资者与股票收益时间可预测性,F832.51
  12. 机构投资者参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研究,F276.6
  13. 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研究,F832.51
  14. 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F276.6
  15.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意愿研究,F832.51;F224
  16. 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F272;F224
  17. 我国上市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F276.5
  18.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盈余公告市场反应关系研究,F275;F832.51
  19.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多元化战略关系研究,F832.51;F224
  20. 我国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与投资业绩的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