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全息能量及宇宙的全息描述

作 者: 黄鹏
导 师: 黄永畅
学 校: 北京工业大学
专 业: 理论物理
关键词: 全息暗能量模型 稳定性 全息EKMR 全息描述
分类号: P1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综述了暗能量问题的研究现状并详细介绍了全息暗能量模型。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宇宙中的能量的全息性质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对宇宙的整体性质提出了我们的看法。本文包含了三部分的内容。在第一部分里,我们研究了闭宇宙中的全息暗能量模型在微扰下的稳定性;在第二部分里,我们首先提出了全息EKMR模型(EKMR表示来自于空间曲率、物质和辐射的能量总和),然后,我们给出一个宇宙的全息描述;在第三部分里,我们研究了宇宙的全息描述的稳定性。第一部分:我们在牛顿规范下,利用FRW微扰度规及微扰爱因斯坦方程对标量类型的扰动演化作了研究。我们发现扰动是随时间衰减的,这说明闭宇宙中的全息暗能量模型在微扰下是稳定的,这是对其正确性的一个支持。第二部分:全息原理作为一个基本原理应该具有普适性,那么,既然暗能量具有全息性,宇宙间除了暗能量以外的能量也应该具有全息性,从这种思想出发,我们提出了全息EKMR模型,在这个模型里面,来自于空间曲率、物质和辐射的能量可以通过使用粒子视界作为红外截断而得到;结合全息暗能量模型及全息EKMR模型,我们给出了宇宙的全息描述:(1)我们的宇宙是全息的,它由两个全息部分组成,宇宙的演化依赖于这两个全息部分的共同演化;(2)一个给定的宇宙,只要它有粒子视界和事件视界就必定有暗能量及EKMR。第三部分:我们研究了宇宙全息描述的稳定性。类似于第一部分,我们在牛顿规范下,利用FRW微扰度规及微扰爱因斯坦方程对标量类型的来自于全息暗能量和全息EKMR的扰动演化作了研究。我们发现扰动是随时间衰减的,这说明宇宙的全息描述在微扰下是稳定的,这是对其正确性的一个支持。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Chapter 1 Introduction  9-19
  1.1 Elements of FRW cosmology  9-12
  1.2 Elements of cosmological perturbation theory  12-16
  1.3 de Sitter universe  16-17
  1.4 Accelerating universe and dark energy  17-19
Chapter 2 Holographic dark energy model  19-25
  2.1 Introduction  19-20
  2.2 Holographic dark energy model  20-24
  2.3 Conclusion  24-25
Chapter 3 The stability of the holographic dark energy model  25-31
  3.1 Introduction  25
  3.2 Computation  25-30
  3.3 Conclusion  30-31
Chapter 4 Holographic energy and holographic description of the universe  31-39
  4.1 Introduction  31
  4.2 Holographic energy from spacial curvature, matter and radiation  31-36
  4.3 Holographic description of the universe  36-37
  4.4 Conclusion  37-39
Chapter 5 The stability of the holographic description of the universe  39-45
  5.1 Introduction  39
  5.2 Computation  39-43
  5.3 Conclusion  43-45
Chapter 6 Conclusion and Outlook  45-49
参考文献  49-5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和完成的学术论文  52-53
Acknowledgements  53

相似论文

  1. 自变量分段连续型随机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收敛性及稳定性,O211.63
  2.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3. 开关磁阻发电机供电系统仿真分析,TM31
  4. 多层卫星网络稳定性设计研究,TN927.23
  5. 分导飞行器多模型自适应控制,TP273.2
  6. 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TP13
  7. 离散非线性系统输入到状态稳定性研究,TP13
  8. 壳聚糖季铵盐金属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O634
  9. 氯代甲氧基脂肪酸甲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TQ414.8
  10. 高产色素红曲菌株的选育及所产色素性质的研究,TS202.3
  11. 复杂布尔网络稳定性问题的研究,O157.5
  12. 渗流对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分析,TV649
  13. 辣椒碱/环糊精体系的表征及性能研究,TQ450.1
  14. 无铅玻璃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171.6
  15. 气—水可压缩流物质界面的R-M不稳定性研究,O359.1
  16. 鹿血酒的制备、毒理学安全性及稳定性评价,TS262.91
  17. 烤烟打叶复烤片烟结构稳定性评价,TS443
  18. 长期不同种植模式下东北黑土理化性状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差异研究,S153
  19. 连续种植超级稻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S511
  20. 青少年学生自评亚健康状况的随访研究,B844.2
  21. 我国残奥乒乓球运动员注意特征研究,G846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天文学 > 恒星天文学、星系天文学、宇宙学 > 宇宙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