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小米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及小米茶的制备

作 者: 王力立
导 师: 双少敏;任贵兴
学 校: 山西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小米 主要成分 近红外 小米茶
分类号: S5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小米的营养成分特性,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并对检测方法及小米应用进行了综述。第二章:本文收集了59种全国主栽谷子品种,经脱壳制成小米,并粉碎过60目筛制得分析样品,采用化学法分别测定59种小米中主要的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总淀粉、直链淀粉、15种氨基酸、维生素E和硒),结果表明总淀粉含量达到75%,而脂肪含量只有3.66%,粗蛋白含量为15.36%,谷氨酸是含量最高的氨基酸同时小米也富含维生素E和硒。第三章:为建立快速、准确、高效、低成本的小米营养品质检测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值和傅里叶-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和交叉验证法建立分析模型,探讨利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技术(FT-NIRS)分析小米中主要成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除了赖氨酸、维生素E和硒以外,其余18种主要成分均能利用FT-NIRS来进行分析,其中粗蛋白具有最优的分析模型(R2=0.979, RMSECV=0.342, RPD=5.14)。第四章:以小米为原料制备一种纯天然小米茶,研究其加工方法并确定了小米茶加工过程中的最佳条件。最优加工条件为:浸泡时间为1h,蒸制时间为7min,烘焙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50℃和30min,此条件下加工而成的小米茶具有较好的风味和色泽。第五章:在研究小米茶加工工艺的同时也测定了其在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和总淀粉)和挥发油含量的变化。其中挥发油种类及相对含量的测定方法是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结果表明小米茶加工过程中粗蛋白和总淀粉含量基本没有变化,粗脂肪含量逐渐降低;各加工过程对不同的挥发性成分具有不同的影响,泡过后挥发性成分总离子流峰面积减小,蒸和烘使峰面积逐渐增大,加工使酯类和醛类物质减少,而醇类物质有所增加。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13-14ABSTRACT  14-16第一章 绪论  16-26  1.1 前言  16-17  1.2 小米的理化性质及检测方法  17-21    1.2.1 小米的物理性质  17      1.2.1.1 堆积密度  17      1.2.1.2 糊化特性  17    1.2.2 小米的营养成分  17-21      1.2.2.1 蛋白质和氨基酸  18-19      1.2.2.2 脂肪和脂肪酸  19      1.2.2.3 碳水化合物  19-20      1.2.2.4 维生素  20      1.2.2.5 矿物质  20      1.2.2.6 微量元素  20      1.2.2.7 色素  20      1.2.2.8 其他  20-21  1.3 小米的食疗保健及养生作用  21  1.4 小米的应用  21-22    1.4.1 小米在食品加工行业的应用  21-22    1.4.2 小米在医药行业的应用  22    1.4.3 小米在化工中行业的应用  22  1.5 小米的发展方向  22-23    1.5.1 培育小米新品种  22    1.5.2 开拓小米产品市场  22-23    1.5.3 发展小米深加工  23  1.6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23-25    1.6.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简介  23    1.6.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  23-24    1.6.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  24    1.6.4 近红外光谱分析的特点  24-25  1.7 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25-26    1.7.1 立题背景  25    1.7.2 研究内容  25    1.7.3 主要创新点  25-26第二章 小米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  26-36  2.1 前言  26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6    2.2.1 实验材料  26    2.2.2 实验试剂  26    2.2.3 实验仪器  26  2.3 实验方法  26-29    2.3.1 样品制备  26-27    2.3.2 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27    2.3.3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27    2.3.4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27    2.3.5 粗淀粉含量的测定  27-28    2.3.6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28    2.3.7 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  28    2.3.8 硒含量的测定  28-29  2.4 结果与讨论  29-36    2.4.1 小米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的分析  29-30    2.4.2 小米其他营养成分含量的分析  30-36第三章 小米中主要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36-42  3.1 引言  36  3.2 实验仪器  36  3.3 实验方法  36-37    3.3.1 采集光谱数据  36    3.3.2 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36-37    3.3.3 异常样品的剔除  37    3.3.4 建立NIRS定量分析模型  37  3.4 结果与讨论  37-42    3.4.1 小米样品近红外光谱特征分析  37-38    3.4.2 样品集的划分  38-39    3.4.3 最佳预处理方法  39    3.4.4 近红外分析模型的评价  39-42第四章 小米原味茶的制备  42-46  4.1 引言  42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    4.2.1 实验材料  42    4.2.2 实验设备  42  4.3 实验方法  42-43    4.3.1 浸泡  43    4.3.2 蒸  43    4.3.3 烘  43    4.3.4 杀菌与包装  43  4.4 结果与讨论  43-46    4.4.1 浸泡时间  43    4.4.2 蒸制时间  43-44    4.4.3 焙烤时间  44    4.4.4 杀菌与包装条件  44-46第五章 小米茶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  46-52  5.1 引言  46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6    5.2.1 实验材料  46    5.2.2 实验试剂  46    5.2.3 实验仪器  46  5.3 实验方法  46-47    5.3.1 营养成分的测定  46    5.3.2 小米挥发油的测定  46-47  5.4 结果与讨论  47-52    5.4.1 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  47    5.4.2 挥发油成分及含量的变化  47-52第六章 结论  52-54参考文献  54-62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2-63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63-64致谢  64-68

相似论文

  1. 葡萄籽原花青素制备工艺及真菌毒素检测,TQ461
  2. 铋掺杂硅磷酸盐玻璃近红外发光性质及机理研究,TQ171.1
  3.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水稻叶片氮素营养监测研究,S511
  4. 黄淮和南方地区大豆育成品种籽粒性状遗传构成的分子标记解析及等位变异优选,S565.1
  5.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尖椒叶片生长信息获取中的应用,S641.3
  6. 黍稷近红外测定方法及其抗氧化品质性状分析,S516
  7. 基于卟啉集团的聚合物溶解氧传感器的合成及性能研究,TP212.2
  8. 阅读障碍儿童家庭环境因素及语音激活的脑功能成像研究,R749.94
  9. 基于DSP+FPGA的近红外检测仪关键技术研究,TN791
  10. 杂粮复合肉制品的研制及品质特性研究,TS251.7
  11. 莲子小米面条的研制,TS213.24
  12. 基于近红外光谱和机器视觉的土壤含水率快速检测方法研究,S152.7
  13.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透明质酸分子量及含量快速检测研究,TQ920.1
  14. 玉米芯主要成分水热处理的迁移转化研究,TQ353.1
  15. 两类不同质地莲藕的特性研究,TS255.1
  16. 柴油十六烷值近红外机理模型开发,TE626.24
  17.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柴油性质机理模型开发,TE626.24
  18. 烟叶四种成分的近红外模型的建立、维护与转移,TS411
  19. 用于识别、检测细胞内阴离子(CI~-、OCI~-)的新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应用,Q503
  20. 稻米氨基酸含量的近红外定标模型的创建及应用,S51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粟(谷子、小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