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现代汉语“X就X在Y(上)”构式研究

作 者: 谢明英
导 师: 齐沪扬;姚占龙
学 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X就X在Y(上)” 构式 形成机制 “X在Y(上)”
分类号: H1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在结构的描写上,本文试图从构式的角度进行考察,对该构式的内部构成、语义表达和外部表现进行阐述,以期对该构式有更深的挖掘。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选题范围,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作了综述,说明了本文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主要研究考察了格式“X就X在Y(上)”的句法特征。我们通过对语料的仔细分析,对可以进入该构式的X和Y的类型作了详细的描写和分类,认为可以进入该构式的X和Y均有四类;考察了进入该构式的X的形成拷贝机制;最后,对“在”与“上”的隐现规律作了描述。第三章从构式的角度对该构式的构式义和构件的语义特征进行了考察。我们指出该构式之所以为构式的理据性;推导出其构式义为表达强调意义和评价意义;对其子构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可以它表示评价意义及原因、状态及原因以及顺接的意义;指出进入该构式的X均具有评价义的特点,Y则可以表达处所、范围及原因等意义,副词“就”可以起加强语气和限定范围的作用,介词结构“在……(上)”可以引入处所、范围等内容。第四章主要对构式“X就X在Y(上)”的形成机制及其语用功能作了演绎和分析。运用拷贝式话题结构理论对该构式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对其派生结构和不对称现象从认知理论方面作了解释;认为该构式的语用功能主要表现为表达主观性、凸显焦点和篇章衔接。第五章分析比较了该构式和其相近构式“X在Y(上)”。我们从句法特征、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上进行了一番对比。通过比较,我们认为这两个构式的确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但是它们在句法、语义、语用上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第六章为结语和余论。归纳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说明了本文的价值和创新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研究留下了探讨的空间。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绪论  10-17
  1.1 选题意义  10
  1.2 选题范围  10-1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1-16
    1.3.1 构式语法与现代汉语研究  11-12
    1.3.2 关于“X 就X 在Y(上)”的句法研究综述  12-14
    1.3.3 关于“X 就X 在Y(上)”的语义研究综述  14
    1.3.4 关于“X 就X 在Y(上)”的语用研究综述  14-15
    1.3.5 关于“X 在Y(上)”的研究综述  15-16
  1.4 研究拟采用的理论、方法和语料  16-17
    1.4.1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16
    1.4.2 语料来源  16-17
第二章 “X 就X 在Y(上)”的构件分析  17-28
  2.1 X 的句法描写  17-22
    2.1.1 X 为性质形容词  17-19
    2.1.2 X 为动词及其拷贝方式  19-22
    2.1.3 X 为“有/没+抽象名词”  22
  2.2 Y 的句法描写  22-24
    2.2.1 Y 为体词或体词性短语  22-23
    2.2.2 Y 为方位短语  23
    2.2.3 Y 为谓词或谓词性短语  23-24
    2.2.4 Y 为小句或句群  24
  2.3 “在”和“上”的隐现  24-27
    2.3.1 “在”的隐现  25-26
    2.3.2 “上”的隐现  26-27
  2.4 本章小结  27-28
第三章 “X 就X 在Y(上)”的构式义考察  28-41
  3.1 “X 就 X 在 Y(上)”作为构式的提出  28-29
    3.1.1 标准构式的判断条件  28
    3.1.2 “X 就X 在Y(上)”作为一个构式的理据性  28-29
  3.2 “X 就 X 在 Y(上)”的构式义及其推导机制  29-34
    3.2.1 构式义的内涵  29-30
    3.2.2 “X 就X 在Y(上)”构式义的推导  30-32
    3.2.3 “X 就X 在Y(上)”的子构式义  32-34
  3.3 “X 就 X 在 Y(上)”中构件的语义特点  34-39
    3.3.1 X 的语义特点  35-38
    3.3.2 Y 的语义特点  38-39
    3.3.3 “就”的语义特点  39
    3.3.4 “在……(上)”的语义特点  39
  3.4 本章小结  39-41
第四章 “X 就X 在Y(上)”构式的形成与语用分析  41-50
  4.1 “X 就 X 在 Y(上)”构式的形成机制  41-45
    4.1.1 “X 就X 在Y(上)”的形成机制  41-43
    4.1.2 “X 就X 在Y(上)”的派生结构  43-44
    4.1.3 “X 就X 在Y(上)”的不对称现象研究  44-45
  4.2 “X 就 X 在 Y(上)”的语用分析  45-48
    4.2.1 表达主观性  45-46
    4.2.2 凸显焦点  46-47
    4.2.3 篇章衔接  47-48
  4.3 本章小结  48-50
第五章 “X 就X 在Y(上)”与“X 在Y(上)”的对比分析  50-55
  5.1 句法上的对比  50-52
    5.1.1 X 的对比  50-51
    5.1.2 Y 的对比  51-52
  5.2 语义上的对比  52-53
  5.3 语用功能的对比  53
  5.4 本章小结  53-55
第六章 结论和余论  55-57
  6.1 结论  55-56
  6.2 余论  56-57
    6.2.1 性质形容词的进入问题  56
    6.2.2 “就”和 Y 的属性问题  56-57
参考文献  57-60
后记  60-61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1

相似论文

  1.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2.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3. 副词“就”的义项设置及其在教材中的编排策略,H195
  4. 现代汉语隐现句研究,H146
  5. 危机与逃遁,I712
  6.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拓展研究,S379
  7. 英汉左移位构式的认知研究,H04
  8. 中文V+O~P结构的认知语用阐释,H13
  9. 人民汇率波动给我国商业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带来的影响,F832.6
  10. 曲靖三宝地热水形成机制分析与开发利用潜力评价,P314
  11. 我国电力价格两部制竞价上网机制研究,F426.61
  12. 汉语名量构式研究,H146
  13.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研究,F832.6
  14. 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析构式直接交易方法,F426.61
  15. 中古汉语的“著”及相关问题研究,H146
  16. “V你的N”结构研究,H146
  17. “VR”与“V得/不R”结构比较,H146
  18. 现代汉语“说X就X”格式研究,H146
  19. “想X就X”格式的多角度考察,H146
  20. 同一动词的V就VP格式考察研究,H146
  21. “X就X”的多角度考察,H14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法 > 近代、现代语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