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社会转型期贫困大学生群体心理危机表现与干预对策研究

作 者: 杨蕾
导 师: 顾凡
学 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危机状况 心理危机干预 主观幸福感
分类号: B8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学者们开始将研究热点放在特殊群体的范畴之内,有关特殊群体学生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贫困大学生群体,该群体是大学生群体中发生心理疾病和恶性事件的高发群体。开展对此群体的研究,不仅可以为上级主管部门全面掌握我省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可信数据和结论,为政府制定相关教育政策提供依据。而且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健全人格发展,保持校园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SCL-90问卷、自尊量表(SE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国际大学调查量表5种问卷,对陕西省三所高校开展调查,对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进行对比性研究,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自尊水平、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主观幸福感五个方面的差异性,以及专业、性别、年龄、专业排名(学习成绩)等因素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影响,主要探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表现。共测查问卷718份,贫困生347份,非贫困生371份,研究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3.0进行描述性统计。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自尊水平、人格特征、生活满意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还发现,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存在着年级和专业差异、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存在专业差异、贫困大学生自尊水平存在专业差异、贫困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水平和自尊水平密切相关。上述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危机状态,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主观幸福感理论、社会转型期心理矛盾冲突理论为依据,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进行了成因分析。最后就贫困生消除心理困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性建议。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离异家庭与非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家庭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比较研究,G449
  2. 大学生人际互动性的结构与测量,B841
  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培养路径,B844.2
  4. 全职母亲人格类型(MBTI)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B844.2
  5. 高校贫困大学生问题及对策研究,G645.5
  6.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研究,G641
  7. 基于自然灾害的居民心理卫生服务需求调查研究,R195
  8. 当代女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B844.2
  9. 团体音乐治疗干预对福利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618.9
  10. 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G641
  11. 论思政教育视域下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缺失与提升,B844.2
  12. 农村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运作机制研究,G647.5
  13.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与对策,B844.2
  14. 论我国高校资助体系中大学生权利的法律保障,D922.16
  15. 昆明理工大学贫困生党员生活质量调查研究,D267
  16. 老年人体育锻炼提升主观幸福感相关性研究,G812.48
  17.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G807.4
  18. 建立和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研究,G647
  19. 贫困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分析,G641
  20. 寻求公平与倡导诚信,G649.2
  21. 抗逆力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B844.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