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中国现代政治标语、口号中的暴力美学

作 者: 朱贝伦
导 师: 储冬爱
学 校: 华南理工大学
专 业: 美学
关键词: 中国 现代政治标语口号 暴力美学 激情煽动 情感结构 理性
分类号: B8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标语、口号是我国党政在革命、建设过程中广泛运用的政治传播方式,作为激发民众情感、进行社会动员的基本手段。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改革开放,标语、口号以铺天盖地之势渗透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上个世纪中国最显著的政治文化景观,在我国的现代化历史进程起到独特的作用。但其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新的时代环境中,政治标语、口号在式微中寻求转型。本文从美学角度,结合哲学、政治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政治标语、口号进行考察,认为中国现代政治标语、口号是一种煽动性、情性的政治传播模式,其情感属性为美学研究的切入奠定了逻辑起点。中国现代政治标语、口号是一种内在地充满社会制约及政治规约的“暴力符号”体系,与革命战争、阶级斗争等“直接暴力”密切相关,其暴力性主要体现在渗透、排斥等“结构性暴力”和“文化暴力”上。因此,中国现代政治标语、口号展现出迥异于我国传统中和美学的暴力美学风格,其暴力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本质上的暴力性、激情煽动性、能指上强烈的感官刺激、所指上内在的精神压迫四大方面。在这个基础上,本文进而分析、归纳了土地革命战争至建国初期、大跃进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四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标语、口号的暴力美学发展形态及其所折射的精神实质;继而逐步对其审美价值、存在的根源作出深入考察。最后得出结论并从和谐政治美学的真正内涵和必然要求出发,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与积极探索的美学目标上,对政治标语口号的改进与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对新时期政治传播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对建构和谐社会、实现真正的“自由王国”作出有益思考。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绪论  11-19
  1 标语、口号的研究现状  11-16
    1.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1-14
    1.2 海外相关研究成果  14-16
    1.3 对现有成果的评析  16
  2 研究对象和思路  16-17
  3 研究意义、目的和方法  17-19
    3.1 研究意义  17-18
    3.2 研究目的  18
    3.3 研究方法  18-19
第一章 我国政治标语口号的暴力美学特征  19-28
  1.1 我国政治标语口号及其暴力美学界定  19-23
    1.1.1 政治标语、口号及政治传播  19-21
    1.1.2 政治标语口号的审美表现形式  21-22
    1.1.3 政治标语口号的“暴力美学”含义  22-23
  1.2 我国现代政治标语口号的暴力美学特征  23-27
    1.2.1 本质上的暴力性  23-24
    1.2.2 激情煽动性  24-25
    1.2.3 能指上强烈的感官刺激  25-26
    1.2.4 所指上内在的精神压迫  26-27
  小结  27-28
第二章 我国现代政治标语口号暴力美学的历史发展形态  28-40
  2.1 土地革命至建国初期:发端与形成  28-31
    2.1.1 土地革命红色标语  28-29
    2.1.2 抗日战争标语口号  29-30
    2.1.3 解放战争时期标语口号  30
    2.1.4 建国初期标语口号  30
    2.1.5 以暴力抵抗敌人,实现自由独立  30-31
  2.2 大跃进时期:虚幻与失真  31-33
    2.2.1 大跃进标语口号  31
    2.2.2 以暴力征服自然  31-32
    2.2.3 以精神暴力征服感性生命  32-33
  2.3 文革时期:扭曲与极端  33-36
    2.3.1 红色标语口号  33-34
    2.3.2 白色标语口号  34-35
    2.3.3 以暴力征服人性  35-36
  2.4 改革开放:延续与转型  36-37
  2.5 我国现代政治标语口号暴力美学的特点  37-39
    2.5.1 暴力性与非理性相互交织  37-38
    2.5.2 暴力诉求以实现国家、集体利益为价值依据  38
    2.5.3 “大一统”的集权主义美学追求  38-39
  小结  39-40
第三章 政治标语口号暴力美学的审美价值  40-55
  3.1 政治标语口号暴力美学的主要审美价值类型  40-43
    3.1.1 壮美与崇高  40-41
    3.1.2 悲情与悲剧  41-43
    3.1.3 滑稽和荒诞  43
  3.2 灌输、渗透功能对“情感结构”的塑造作用  43-50
    3.2.1 以爱国主义形成情感核心  44-47
    3.2.2 以理想“乌托邦”构造“盛世情结”  47-48
    3.2.3 以利益共同体巩固忠诚  48-49
    3.2.4 以理性崇高抑制感性欲望  49
    3.2.5 以魅力中心凝聚向心力  49-50
  3.3 我国现代政治标语口号暴力美学的历史价值  50-53
    3.3.1 实现意识形态的想象与激情  50-51
    3.3.2 有助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与巩固  51-52
    3.3.3 政治合法化与社会化的实现与推进  52-53
  小结  53-55
第四章 标语口号暴力美学的产生根源  55-64
  4.1 历史现实层面  55-57
    4.1.1 崇武尚力适应救国图存  55-56
    4.1.2 国权与民权二元关系的失衡  56-57
    4.1.3 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  57
  4.2 思想文化层次  57-60
    4.2.1 暴力叙事的普遍合法性  57-59
    4.2.2 暴力是实现理性启蒙的强力手段  59-60
  4.3 民众接受层面  60-62
    4.3.1 群体具有激情盲从易感染的非理性  60-61
    4.3.2 群体意识压倒人性自由  61
    4.3.3 救国图强压倒理性启蒙  61-62
  小结  62-64
结论与反思  64-67
参考文献  67-70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0-71
致谢  71-72
附件  72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3.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转换的研究分析,G841
  4.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结构研究,TS941.1
  5. 后配额时代中印纺织品贸易发展关系研究,F752.7
  6.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7.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8.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9. 中国区域行政合作的非均衡演进研究,D630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11.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研究,C913.68
  12.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922.68
  13.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14.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15.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16.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研究,D616
  17. 我国大学文科教育本质和功能的反思,G649.2
  18.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19. 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G301
  20. 夏南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肉品特性的比较研究,S823
  21. 道安与佛教中国化,B948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