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乡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及其运行机制

作 者: 李婷
导 师: 吴声怡
学 校: 福建农林大学
专 业: 企业管理
关键词: 乡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工作站 大学生创业
分类号: F5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愈发严重,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如何更好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如何鼓励大学生转变就业创业观念,到基层就业创业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通过国内外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借鉴,本文提出“大学生工作站”、“新农人”的新概念,把这两个大问题整合成一个问题解决,并提出了相应的模式与运行机制。从农村社区化建设的角度出发,丰富大学生工作站的各种功能与平台作用,推动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本章主要包括研究背景、意义、相关的文献综述,提出本研究内容、可能创新之处、基本方法及技术路线图。第二章,国内外乡村建设模式借鉴及对中国乡村建设的启示。本章主要是介绍国内30年代以及国外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并提出对现代国内乡村建设的借鉴意义。本章分为三大部分:首先,阐述中国乡村建设的历史回顾及其理论提示;其次,总结国外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模式比较及其借鉴;最后,提出中国现代乡村建设的出路——农村社区化建设。第三章,新农人文化行动视野下的乡村建设新路径。本章在第二章的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农村社区化建设的主体“新农人”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主要分为四部分:一、对新农人的概念进行界定;二、阐述新农人文化行动的内涵;三、进一步说明新农人文化行动的模式;四、阐述新农人文化行动与新型农民培育的关系,从梁漱溟对新型农民培育的重视到国家对选聘村官的政策,提出“新农人文化行动”对“新农人”的培育模式。第四章,大学生工作站:乡村建设的模式创新。本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阐述大学生工作站的内涵,分析大学生工作站功能与意义;其次,阐述大学生工作站的源起——燎原行动,明确大学生工作站在燎原行动中的定位;再次,运用数据分析大学生工作站模式的各个影响因素以及这个模式构筑的可能性;再者,从大学生工作(总)站、大学生工作站的申报、大学生工作站项目的形成、大学生工作站的建立四个方面阐述大学生工作站的运行机制与运行模式;最后,提出乡村建设的新路径选择,燎原志愿者就是培育出来“新农人”中的一种,“农家书屋”作为大学生工作站的基地。第五章,文化实验:沙县大学生工作站的运行机制及其推进的可行性分析。本章利用第四章提出的模式,以沙县作为试验点。首先,阐述沙县工作的发展条件;其次,在此基础上运用大学生工作站的模式在沙县进行第一期工程的试验;最后,提出推进全国大学生工作站发展的建议。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总结了本研究得出的相关结论,并客观地分析了研究不足与未来的努力方向。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1 引言  12-30
  1.1 研究背景  12-13
  1.2 研究意义  13-14
    1.2.1 理论意义  13
    1.2.2 现实意义  13-14
  1.3 研究文献综述  14-25
    1.3.1 乡村建设理论的研究  14-17
      1.3.1.1 国外研究现状  14
      1.3.1.2 国内研究现状  14-17
    1.3.2 就业理论的研究  17-20
      1.3.2.1 国外研究现状  17-18
      1.3.2.2 国内研究现状  18-20
    1.3.3 “大学生工作站”模式的研究  20-22
    1.3.4 农村社区化理论的研究  22-24
      1.3.4.1 农村社区概念的研究  22-23
      1.3.4.2 农村社区建设的研究  23-24
    1.3.5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24-25
  1.4 研究内容、创新之处和基本方法  25-30
    1.4.1 研究内容  25-26
    1.4.2 研究创新之处  26
    1.4.3 研究方法  26-27
    1.4.4 研究技术路线图  27-30
2 国内外乡村建设模式借鉴及对中国乡村建设的启示  30-49
  2.1 中国乡村建设的历史回顾及其理论提示  30-40
    2.1.1 乡村建设的概念辨析  30
    2.1.2 近代以来中国乡村建设的历史进程  30-33
      2.1.2.1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实验活动  30-31
      2.1.2.2 革命建设时期共产党人领导的乡村建设  31-32
      2.1.2.3 新世纪的新农村建设形态特征  32-33
    2.1.3 中国乡村建设的模式  33-40
      2.1.3.1 阎锡山:山西模式  33-34
      2.1.3.2 梁漱溟:邹平模式  34-36
      2.1.3.3 晏阳初:定县模式  36-37
      2.1.3.4 高阳:无锡模式  37-38
      2.1.3.5 黄炎培:徐公桥模式  38
      2.1.3.6 江宁模式  38-39
      2.1.3.7 卢作孚:乡村现代化模式  39-40
  2.2 国外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模式比较及其借鉴  40-43
    2.2.1 日本的“造村运动”  40-41
    2.2.2 韩国的“新村运动”  41-42
    2.2.3 德国模式  42
    2.2.4 法国的“振兴农业农村行动”  42
    2.2.5 美国模式  42-43
    2.2.6 其他国家模式的借鉴  43
  2.3 中国乡村建设的出路——农村社区化建设  43-49
    2.3.1 欧盟十国的乡村社区建设  44-45
    2.3.2 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45-46
    2.3.3 农村社区化建设借鉴  46-49
3 新农人文化行动视野下的乡村建设新路径  49-57
  3.1 新农人的概念界定  49-50
  3.2 新农人文化行动的内涵  50
  3.3 新农人文化行动的模式  50-51
  3.4 新农人文化行动与新型农民培育的关系  51-57
    3.4.1 梁漱溟对乡村建设的人才观  51-52
    3.4.2 新农村建设的新主力——村官  52-54
      3.4.2.1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必要性  52-53
      3.4.2.2 大学生村官计划存在的问题  53-54
    3.4.3 燎原竞争讲习所培训特种兵  54-57
4 大学生工作站:乡村建设的模式创新  57-96
  4.1 大学生工作站的内涵  57-60
    4.1.1 大学生工作站概念  57
    4.1.2 创新四个结合  57-58
    4.1.3 实现四个突破  58
    4.1.4 解决七个问题  58-60
  4.2 大学生工作站的源起——燎原行动  60-64
    4.2.1 燎原行动提出的背景  60-61
    4.2.2 燎原行动的内涵  61-63
      4.2.2.1 燎原行动  61-63
      4.2.2.2 燎原基金  63
      4.2.2.3 专家委员会  63
      4.2.2.4 青年农村发展中心  63
    4.2.3 大学生工作站与燎原行动的关系  63-64
  4.3 大学生工作站的调查分析  64-83
    4.3.1 农村需求分析  64-71
    4.3.2 县乡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分析  71-72
    4.3.3 大学生需求分析  72-81
    4.3.4 综合分析  81-83
  4.4 大学生工作站的模式  83-88
    4.4.1 大学生工作站(总)站  83
    4.4.2 大学生工作站的申报  83-85
    4.4.3 大学生工作站项目的形成  85-86
      4.4.3.1 项目来源  85
      4.4.3.2 项目评估  85-86
    4.4.4 大学生工作站的建立  86-88
      4.4.4.1 下派志愿者,初建体系  86
      4.4.4.2 建立筹备站,整合资源  86-87
      4.4.4.3 创业青年及志愿者,建成正式站  87-88
  4.5 乡村建设的新路径选择:大学生工作站  88-96
    4.5.1 燎原志愿者——新农人  88-94
      4.5.1.1 燎原志愿者  88
      4.5.1.2 燎原志愿者的培训  88
      4.5.1.3 燎原半年历  88-93
      4.5.1.4 燎原志愿者的考核  93-94
    4.5.2 大学生工作站的基地——农家书屋  94-96
      4.5.2.1 农家书屋  94-95
      4.5.2.2 农家书屋举办活动的参考方案  95-96
5 文化实验:沙县大学生工作站的运行机制及其推进的可行性分析  96-104
  5.1 沙县大学生工作站的发展条件  96-97
    5.1.1 国家级示范县  96
    5.1.2 经济特色  96-97
    5.1.3 文化特色  97
  5.2 沙县大学生工作站经营管理体制及运行模式研究  97-102
    5.2.1 点面相结合  97-98
    5.2.2 燎原论坛·沙县  98
    5.2.3 燎吧·沙县  98-100
    5.2.4 风雅颂·沙县  100-102
  5.3 推进全国大学生工作站发展的建议  102-104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4-106
  6.1 主要结论  104
  6.2 展望  104-106
参考文献  106-110
附录1 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调查问卷(农户问卷)  110-113
附录2 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调查问卷(村级干部问卷)  113-116
附录3 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调查问卷(县级干部问卷)  116-117
附录4 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调查问卷(大学生问卷)  117-125
致谢  125-126

相似论文

  1. 城郊型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267.2
  2. 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研究,X171
  3.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4. 丽江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67
  5. 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D422.6
  6.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制教育研究,D920.0
  7. 盐城市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422.6
  8.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业高职院校发展研究,G718.5
  9. 盐城市农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F320.1
  10.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F327
  11.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G647.38
  12.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女性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G725
  13. 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G647.38
  14. 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G647.38
  15. 南马匠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F327
  16. 对随州市吉祥寺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研究,F327
  17. 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C912.82
  18. 一个山村的民居自发更新与设计参与研究,TU241.4
  19. 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G647.38
  20. 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F327
  21. 新农村建设中湖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研究,F321.42

中图分类: > 经济 > 交通运输经济 > 陆路、公路运输经济 > 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