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研究

作 者: 李现总
导 师: 王文胜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财产保险公司 经营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TOBIT模型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0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提高经营效率不仅是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环节,也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土。本文借助计量分析模型以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为研究对象,以其经营效率测算及差异影响因素分析为研究重点和落脚点,这一方面丰富了当前学术界对于保险业的研究素材,另一方面为管理者考核和完善财产保险公司内部管理水平提高效率提供了可参照的对象。运用两阶段关联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方法)测算了2005-2009年我国19家代表财产保险公司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经营全过程的经营效率静态及动态变化趋势,结果发现:我国财产保险公司保单营销阶段和保费管理阶段均普遍存在严重的投入资源浪费现象,这是由纯技术无效率和规模无效率共同造成的,而且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的财产保险公司资源浪费程度有所差别;我国财产保险公司保费创造阶段整体的全要素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保费管理阶段整体的全要素生产效率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外资财产保险公司虽然进入中国市场时间不长,但本身具有的管理、理念、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未来将获得巨大的效率上升前景。运用双头截尾计量分析模型(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造成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差异和水平普遍较低的主要因素。该部分重点关注公司规模、劳动力素质、成本控制、风险管理、业务扩张、企业合作、经营区域和所有权特征对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员工素质、成本控制、企业合作和所有权特征是影响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最为重要的因素。最后针对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其经营效率的几点建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引言  10-14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0
  1.2 概念的界定  10-1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3
    1.3.1 数据包络分析(DEA)  11-12
    1.3.2 随机前沿面方法(SFA)  12-13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1.4.1 基本思路  13
    1.4.2 研究方法  13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3-14
第二章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测算  14-38
  2.1 两阶段关联DEA模型的推导  14-17
    2.1.1 整体经营效率的推导  15-16
    2.1.2 子阶段经营效率的推导  16
    2.1.3 权重的设计  16-17
  2.2 样本及数据选取  17-19
  2.3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19-21
    2.3.1 第一阶段投入指标  20-21
    2.3.2 中间指标  21
    2.3.3 第二阶段产出指标  21
  2.4 投入产出指标相关性检验  21-22
  2.5 第一阶段经营效率测算  22-29
    2.5.1 经营效率  22-24
    2.5.2 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24-27
    2.5.3 第一阶段效率评估稳健性检验  27-28
    2.5.4 M氏指数动态分析  28-29
  2.6 第二阶段经营效率测算  29-36
    2.6.1 经营效率  29-31
    2.6.2 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  31-35
    2.6.3 第二阶段效率评估稳健性检验  35
    2.6.4 M氏指数动态分析  35-36
  2.7 经营全过程经营效率测算  36-38
第三章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TOBIT因素分析  38-45
  3.1 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影响因素的界定  38-40
    3.1.1 规模经济  38-39
    3.1.2 员工素质  39
    3.1.3 成本控制  39
    3.1.4 风险管理  39
    3.1.5 企业成长性  39-40
    3.1.6 企业合作程度  40
    3.1.7 其他因素  40
  3.2 双头截尾计量模型的建立  40-41
  3.3 指标及数据的选取  41-42
    3.3.1 指标的选取  41
    3.3.2 数据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41-42
  3.4 TOBIT因素回归结果  42-45
    3.4.1 规模经济(PCA)  44
    3.4.2 员工素质(Human)  44
    3.4.3 成本控制(CP)  44
    3.4.4 风险管理(LP)  44
    3.4.5 企业成长性(PIC)  44-45
    3.4.6 企业合作(PP)  45
    3.4.7 经营区域(BF)  45
    3.4.8 所有权特征(AS)  45
第四章 提升经营效率的建议及途径  45-49
  4.1 坚持科学发展,提升企业战略空间  46
  4.2 避免公司同质化现象,加强企业合作  46
  4.3 扩大公司规模,强化市场开拓能力  46-47
  4.4 合理配置人力资本,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47
  4.5 加强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提升配置效率  47-48
  4.6 两阶段均衡发展,提升整体经营效率  48-49
参考文献  49-51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51-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基于三螺旋的区域创新系统效率评价研究,F224
  2. 公共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F124;F224
  3. 研发投入对技术进步影响的研究,F124.3
  4. 青岛港在东北亚港口群中的竞争力研究,F552.7
  5. 基于DEA和SFA的贵州省商业银行效率研究,F224
  6. 鞍山钢铁公司环境经营策略研究,F426.31
  7. 河北省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G649.2
  8. 基于SFA的我国银行业经营效率研究,F224
  9. 外资战略持股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F832.2
  10. 江门不锈钢产业优化与发展模式研究,F224
  11. 快递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F224
  12. 贵州省与部分省份科技水平的比较研究,F224
  13. 河北省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D630
  14. 河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F224;F425
  15. 基于DEA的项目风险评估的模型及方法研究,F272
  16. 产业链组织结构对产业链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F224
  17. 基于DEA方法的股权制衡对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研究,F832.51;F224
  18. 基于对抗交叉DEA模型的物流企业管理效果评价,F224
  19. 高速公路企业经营效率研究,F224
  20. 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F832.2
  21.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效率分析,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