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内蒙古鄂尔多斯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过程研究

作 者: 张益源
导 师: 贺康宁
学 校: 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关键词: 鄂尔多斯退耕还林 生物多样性 植被演替
分类号: Q9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由于土地荒漠化问题日益凸显,退耕还林成为当地荒漠化治理的一种主要手段,因此,对沙区退耕还林地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植被格局、植被演替、土壤变化规律以及恢复的过程和机理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样地和样方法对内蒙古鄂尔多斯退耕还林地进行调查,对不同退耕还林年限下退耕地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相似性系数、种群分布格局、生态位进行了计算,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典型对应分析(CCA)、除趋势对应分析(DCA)等方法,对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物种多样性、物种消长及优势度、种群格局变化等进行了分析,对植被演替规律过程和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植被演替机制与进程研究,本文将沙区植被演替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退耕还林6年以内形成的半流动沙丘,退耕地内主要为一年生沙生植被,种群密度相对较小,总盖度一般为30%~45%之间,高度低,种群之间无明显竞争、抗干扰能力差、空间格局分布随机,其特征群落为沙竹+巴锡藜群落等。其植被演替态势是向着正向发展,但是如果受到干扰可能使其停止或者逆向发展。第二阶段为退耕还林6-14年形成的半固定沙丘,退耕地内主要为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混合生长,主要特点为种群密度适中,总盖度一般为60%左右、种群高度较低、空间格局分布均匀、抗干扰能力一般,其特征群落为牛心朴子+乳浆大戟等。其植被演替态势是向着正向发展,是演替快速发展的初期。第三阶段为退耕还林14-18年形成的固定沙丘,退耕地内主要为灌木和多年生植物混合生长,主要特点为种群密度较大、总盖度基本在70%左右、种群高度较高、空间格局分布出现集群分布现象、种群之间的竞争相当明显、抗干扰能力较强,其特征群落为油蒿+羊柴群落等。其植被演替态势是向着逆向发展,是植被演替的消长期。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1 引言  8-14
  1.1 研究背景  8-9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10
  1.3 植被演替研究  10
  1.4 退耕还林的研究现状  10-12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0-12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2
  1.5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12-14
    1.5.1 研究内容  12-13
    1.5.2 技术路线  13-14
2 研究区概况  14-22
  2.1 自然概况  14-15
  2.2 地形地貌  15
  2.3 气候  15-16
  2.4 水文  16-17
  2.5 地质、地震及岩土概况  17
  2.6 土壤  17-18
  2.7 植被  18
  2.8 自然资源  18-19
  2.9 社会经济状况  19-20
  2.10 土地利用现状  20
  2.11 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  20-22
3 研究方法和内容  22-27
  3.1 样地样方调查  22-23
  3.2 重要值计算方法  23
  3.3 物种多样性计算方法  23-24
  3.4 相似性系数的测定  24-25
  3.5 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方法  25
  3.6 生态位计算方法  25-27
    3.6.1 生态位宽度  25
    3.6.2 生态位重叠计算方法  25-27
4 鄂尔多斯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  27-49
  4.1 植被群落演替序列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7-36
    4.1.1 植物组成  27
    4.1.2 研究区植被分类排序  27-31
    4.1.3 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1-36
  4.2 物种多样性分析  36-41
    4.2.1 多样性指数PCA分析  36-40
    4.2.2 不同退耕年限样地内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分析  40-41
  4.3 研究区植被演替过程  41-43
    4.3.1 物种消长及优势度分析  41-43
    4.3.2 群落层次和生活型结构变化规律  43
  4.4 研究区退耕还林地演化过程中群落组成结构变化  43-45
  4.5 相似性和相异性系数  45-49
    4.5.1 退耕过程中主要种群格局的变化  45-46
    4.5.2 耕还林地演化过程中主要种群生态位的变化  46-49
5 结论及建议  49-51
  5.1 结论  49
  5.2 建议  49-51
参考文献  51-56
个人简介  56-57
导师简介  57-58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58-59
致谢  59

相似论文

  1. 不同类型稻田非作物生境的节肢动物多样性,S435.112
  2. 连作花生红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及微生物制剂对连作花生的影响,S565.2
  3. 模拟土壤环境对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影响,S154.3
  4. 浙江西苕溪流域城镇溪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X826
  5. 土壤有机营养添加物对土壤微生态的修复效果与机制分析,S143
  6. 连作烟田烟草青枯病的生态控制技术及其微生态机制,S435.72
  7. 不同管理模式稻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S511
  8. 儒家生物多样性智慧研究,B222
  9. 无锡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研究,X176
  10. 南方红黄壤地区土壤微生物碳素循环相关基因多样性研究,S154.3
  11. 太原东山油松人工林数量特征与生物多样性研究,S791.254
  12. 野生植物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922.68
  13. 基于区域发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研究,Q16
  14. 厄瓜多尔旅游专发展研究,F597.76
  15. 竹炭对梨园土壤碳—氮—磷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X172
  16. 遗传算法的改进—生物多样性,TP183
  17. 福建武夷山区生物多样性生态补偿研究,X176
  18. 新疆甘草内生菌物种多样性的非培养分析,Q93
  19. 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发展对策研究,X37
  20. 外来海洋生物入侵防控法律制度研究,X171
  21. 普洱茶产业发展中的若干环境法律问题研究,F426.82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