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金圣叹小说美学理论探究

作 者: 张萍
导 师: 孙殿玲
学 校: 沈阳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金圣叹 小说批评 审美
分类号: I207.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金圣叹的小说评点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角度独特,为中国小说美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长期以来学术界的金圣叹研究常着眼于其政治思想、人物性格理论、小说的社会功用理论以及西方的叙事学理论、阐释学理论等,而对于金圣叹美学体系的批评的关注则相对较少。金圣叹的小说美学理论因评点这种形式的限制,分散驳杂,无系统考虑,但存在系统观念。本文试图通过对金圣叹小说审美批评的脉络、范畴、言论、观点的整理,将其小说理论放在美学体系的总体视角下,阐释其审美批评思想,揭示其审美批评的逻辑,分析其审美批评的体系和特点,认识并总结金圣叹对小说美学理论所作的巨大贡献。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小说的审美特性”。从金圣叹对小说和历史著作作的区别入手,阐释金圣叹对小说审美本质的独特看法,即:小说“因文生事”,可以虚构。在此基础上的“锦心绣口”,一改过去文学是政治附庸的说法,以审美娱乐的标准取代政治功利的标准,从美学的高度评价衡量文学的价值,这种文学娱乐观为文学的独立作出了杰出贡献。第二章“小说创造主体的审美素养”。这一章从层层相连的三个方面揭示金圣叹对作家审美素养的认识:作家生活积累时的清澈心胸,艺术构思时的情感体验,艺术传达时的言尽于意或言外有意。第三章“小说审美创造技巧与灵性”。从人物性格、小说情节、小说语言的角度阐发金圣叹对小说审美创造技巧的探索,重点分析了金圣叹对成功人物性格提出的标准及其塑造技巧,同时探求金圣叹对设置奇险情节、传达美感语言的技巧的看法。第四章“小说审美意蕴的兴发”。本章以金圣叹亲身的阅读体验入手论述读者既应带着情感体会作品带来的审美愉悦,又应带着理智看清作品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同时还应于“无字句”处实现小说意义的再创造。从情感性、理智性、创造性三个层面对金圣叹关于小说审美接受的主要理论进行梳理,探求其中蕴含的审美接受思想,力图能够揭示出金圣叹卓越的审美接受智慧。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中国当代汉语诗歌阐释方法上存在的问题,I207.25
  2.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834
  3. 从南北方蒙古族服饰差异看环境对审美心理的影响,J523.5
  4. 中职幼师语文教学与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G633.3
  5. 初中物理教学人文基础的研究,G633.7
  6. 电视传播中的粉丝文化效应,G223
  7. 高中古典文学教学与当代高中生人格培养,G633.3
  8.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伦理研究,B82-05
  9.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审美教育内化问题研究,G718.5
  10. 从音乐审美心理角度对45篇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案例的分析报告,G623.71
  11.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研究,G633.955
  12. 审视传统武术中的古典美学元素,G852
  13. 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探微,G633.3
  14. 赣南客家围屋的美学分析,TU-80
  15. 树根雕中传统人物造型艺术研究,J314.2
  16. 解读瞬间的痕迹,J213
  17. 淮河文化视觉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524
  18. 陕西关中娃娃哨装饰艺术研究,J528
  19. 现代媒介与节日审美文化的新形式,K892.26
  20. 清代家具的镶嵌工艺研究,TS664.05
  21. 审美文化视野中的贾宝玉、光源氏“泛爱论”研究,I313.074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古代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