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作 者: 苏炳驰
导 师: 韩睿
学 校: 昆明医学院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单倍体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分类号: R587.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6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目的](1)检测云南省昆明地区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 I (rs2228570)、Bsm I (rs1544410)、Apa I (rs7975232)、Taq I (rs731236)酶切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以及单倍体型的分布情况。(2)研究云南省昆明地区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 I、Bsm I、Apa I、Taq I酶切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云南省昆明地区汉族人群288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和139名健康对照者(NGT)的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 I、Bsm I、Apa I、Taq I酶切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并比较两组间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和单倍体型分布以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VDR基因Bsm I、Apa I、Taq I三个位点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连锁不平衡;Bsm I与Apa I、Apa I与Taq I、Bsm I与Taq I之间的等位基因关联度分别为90.3%、90.9%、72.6%。(2)T2DM组的“bb”基因型频率较NGT组的高(91.7%vs84.9%)(X2=4.564,P<0.05);“b”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组和NGT组中分别是95.31%和90.29%,“B”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组和NGT组中分别是4.69%和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92,P<0.05)。(3)T2DM组和NGT组有“Bat”、“BAT”、“bAT”和“baT”四种单倍体型。其中,“BAT”单倍体型出现在NGT组显著高于在T2DM组(5.04%vs1.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919,P<0.05)。[结论](1)昆明地区汉族人群VDR基因Bsm I、Apa I和Taq I等位基因存在显著的遗传连锁不平衡。(2)VDR基因多态性与昆明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存在相关性,Bsm I位点的“b”等位基因可能是昆明汉族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3)VDR基因“BAT”单倍体型可能对昆明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患病具有保护作用。[目的]研究云南省昆明地区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 I (rs2228570)、Bsm I (rs1544410)、Apa I (rs7975232)、Taq I (rs731236)酶切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云南省昆明地区汉族人群28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合并视网膜病变即DR组117例,无视网膜病变即NDR组171例)的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 I、Bsm I、Apa I、Taq I酶切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并比较两组间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和单倍体型分布以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VDR基因Fok I、Bsm I、Apa I、Taq I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DR组和NDR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DR组和NDR组所有对象中有“Bat”、“bAT”和“baT”三种单倍体型,三种单倍体型分布在DR组和NDR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DR基因Fok I, Bsm I, Apa I和Taq I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昆明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无关联,VDR基因可能不是昆明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的易感基因。第三部分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目的]研究云南省昆明地区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 I (rs2228570) Bsm I (rs1544410)、Apa I (rs7975232)、Taq I (rs731236)酶切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288例云南省昆明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合并糖尿病肾病即DN组108例,无肾病即NDN组180例)的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 I、Bsm I、Apa I、Taq I酶切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并比较两组间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和单倍体型分布以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VDR基因FokⅠ、Bsm I、Apa I、Taq I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DN组和NDN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q I位点的“t”等位基因频率在pN组中和NDN中分别是2.31%和6.11%,“T”等位基因频率在DN组和NDN组中分别是97.69%和9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5,P<0.05),其他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2)DN组和NDN组所有对象中有“Bat”、“bAT”和“baT”三种单倍体型,三种单倍体型分布在DN组和NDN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NDN组作为参照,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paⅠ位点的“aa”和“Aa”基因型相对于“AA”基因型是DN发生的危险因素(B值分别是-1.735和-1.694,P值分别是0.026和0.031,OR值分别是0.176和0.184)。[结论](1)在昆明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中,VDR基因多态性与DN的发病相关,Taq I位点的“T”等位基因可能是DN的易感基因;(2)ApaⅠ位点的“aa”和“Aa”基因型相对于“AA”基因型可能是DN发生的危险因素。第四部分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目的]研究云南省昆明地区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 I (rs2228570) Bsm I (rs1544410)、Apa I (rs7975232)、Taq I (rs731236)酶切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云南省昆明地区汉族人群28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即AS组164例,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即NAS组124例)的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 I.Bsm I.Apa I.Taq I酶切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并比较两组间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和单倍体型分布以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VDR基因FokⅠ、BsmⅠ、ApaⅠ、TaqⅠ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AS组和NAS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S组和NAS组所有对象中有“Bat”、“bAT”和“baT”三种单倍体型,三种单倍体型分布在AS组和NAS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DR基因Fok I、Bsm I、Apa I和Taq I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昆明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无关联,VDR基因可能不是昆明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易感基因。

全文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6-8
摘要  8-11
ABSTRACT  11-15
前言  15-17
第一部分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17-52
  引言  17
  材料和方法  17-36
  结果  36-43
  讨论  43-48
  结论  48
  参考文献  48-52
第二部分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52-63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54
  结果  54-58
  讨论  58-61
  结论  61
  参考文献  61-63
第三部分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63-74
  引言  63
  材料和方法  63-64
  结果  64-70
  讨论  70-72
  结论  72-73
  参考文献  73-74
第四部分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74-84
  引言  74
  材料和方法  74-75
  结果  75-80
  讨论  80-82
  结论  82
  参考文献  82-84
综述  84-94
  参考文献  91-9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94-95
致谢  95

相似论文

  1. 2型糖尿病患者A-FABP血清水平变化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R587.1
  2.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R743
  3. 刘燕池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R249
  4. 鱼腥草对糖尿病的影响及药理学分析,R285.5
  5.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R816.1
  6. 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时血管内膜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胶原及中膜CPT-Ⅰ、GLUT-4的变化,R543.5
  7. 高糖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表达和分泌的影响及阿司匹林的干预作用,R587.2
  8. MTRR基因A66G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R542.22
  9. 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与载脂蛋白C3、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R743.33
  10. DPP-IV抑制剂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R914
  11. IL-8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机制及G31P的作用初探,R363
  12.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NF-κB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R587.1
  13.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研究,R587.1
  14. 小剂量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探讨,R587.2
  15. 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4、IL-6、IL-10的影响,R587.1
  16. 每日一次双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R587.1
  17. 口服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及影响血糖达标的因素,R587.1
  18. 2型糖尿病伴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R587.1
  19. 抗生素干预小鼠及菌群相关疾病患者肠道菌群蛋白组分研究,R446.5
  20. P-选择蛋白对人单核细胞源性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免疫功能成熟的影响,R543.5
  21. Cx-43、caspase-3、MMP-2在人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内皮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初步研究,R541.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 > 胰岛疾病 > 糖尿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