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合宪性法律解释研究

作 者: 宋冠超
导 师: 郑贤君
学 校: 首都师范大学
专 业: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关键词: 合宪性解释 法律解释 宪法解释 解释方法
分类号: D9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3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宪法尊严需要维护、宪法价值需要落实、法律体系需要安定,对于法律作出符合宪法的解释理所当然。作为英美法系代表的美国基本将合宪性法律解释理解为宪法解释范畴,与之相对,作为大陆法系的德国基本将合宪性法律解释理解为法律解释范畴。笔者认为,合宪性法律解释既有宪法解释的一面,亦有法律解释的一面,二者虽然密不可分,但是存在根本区别。简而言之,如果普通法院的普通法官针对普通案件对于法律作出的符合宪法的解释,则属法律解释;如果宪法法院的宪法法官针对宪法案件对于法律作出的符合宪法的解释,则属宪法解释。掌握适用法院、适用法官、适用案件的区别,即可厘清二者。在我国并不存在宪法法院、亦不存在宪法案件、法院法官也无宪法解释权力的宪政体制下,宪法价值主要依靠立法进行落实,立法落实固然重要,但是还很不够,如何更有效更直接的落实宪法的基本权利和核心价值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长期关注的问题,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可喜的是,我国已经出现法官针对法律作出符合宪法的法律解释的典型个案,已经出现学者的相关论述和分析。因此,研究合宪性法律解释更加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我国的具体法治实践用处很大、这也是本文的写作初衷和关键内容所在。本文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合宪性法律解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对我国合宪性法律解释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推进有所贡献,全文共分五个具体内容:首先明确合宪性法律解释方法的定位和性质,对于学界是否承认合宪性法律解释方法的独立地位和具体属性为何给予归纳和概括,笔者不仅承认合宪性法律解释方法的独立地位,而且主张合宪性法律解释方法具有宪法解释和法律解释的双重属性,只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限于法律解释属性一面而已。其次梳理合宪性法律解释方法的演进历程,结合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主要典型国家、典型案例,将合宪性法律解释方法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尽可能的全部展示出来,以期带给学界合宪性法律解释方法的历史演进全貌。再次归纳合宪性法律解释方法的理论基础,从功能适当原则、立法应受尊重、法制应当统一、法具有安定性以及基本权利具有双重属性五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以期全面展现合宪性法律解释方法的理论基础。又次阐明合宪性法律解释方法的具体运用,从解析规则—冲突规则,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的具体实践力、曲解立法意图、侵犯基本权利、逃避违宪宣告四个弊端等三个合宪性法律解释方法运用当中的各种问题。最后反观我国的文本规定和具体实践,阐明我国的宪法序言具有法律效力,法官具有落实宪法价值、保护基本权利的宪法义务,法官可以运用法律当然包括可以解释法律,当然可以对于法律进行符合宪法的解释,而且针对工伤概不负责案和企业限制员工行为自由案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展现合宪性法律解释方法之于我国的合宪合法基础以及现实实践基础,争取提供一种司法机关落实宪法价值、保护基本权利的新思路。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引言  11-12
一、何谓合宪性法律解释  12-21
  (一) 合宪性法律解释方法的定位  12-15
    1. 解释原则说  12-13
    2. 体系解释、目的解释混合说  13-14
    3. 独立解释方法说  14-15
    4. 笔者观点  15
  (二) 合宪性法律解释方法的性质  15-21
    1. 法律解释方法说  16-17
    2. 宪法解释方法说  17
    3. 双重解释方法说  17-19
    4. 笔者观点  19-21
二、合宪性法律解释方法的演进  21-23
  (一) 英美法系  21-22
  (二) 大陆法系  22-23
三、合宪性法律解释方法的理论基础  23-28
  (一) 功能适当原则  23-25
  (二) 立法应受尊重  25-26
  (三) 法制应当统一  26-27
  (四) 法具有安定性  27-28
  (五) 基本权利具有双重属性  28
四、合宪性法律解释方法的运用  28-38
  (一) 解析规则—冲突规则  29-30
  (二) 合宪性法律解释方法的实践  30-33
    1. 民事案件  30-31
    2. 刑事案件  31-32
    3. 行政案件  32-33
  (三) 滥用合宪性法律解释方法的弊端  33-38
    1. 僭越立法权力  33-35
    2. 曲解立法意图  35-36
    3. 侵犯基本权利  36-37
    4. 逃避违宪宣告  37-38
五、对我国的思考  38-51
  (一) 法官的宪法义务  39-42
    1. 宪法序言具有效力  39-40
    2. 宪法遵守和宪法适用  40-42
  (二) 适用法律包括解释法律  42-48
    1. 法律解释权  43-45
    2. 法律适用权  45-48
  (三) 合宪性法律解释方法的运用界限  48-50
  (四) 宪法司法落实应该关注  50-51
结语  51
参考文献  51-56
致谢  56

相似论文

  1. 论我国法官解释机制的建构,D926.2
  2. 论民事审判中的社会学解释,D926.2
  3. 美国违宪审查中的宪法解释方法,DD911
  4. 论我国宪法司法适用,D921
  5. 论美国司法积极主义,DD916.2
  6. 省思强国主义宪政观,D921
  7. 当代中国宪法的变迁,D921
  8. 对权利入宪“保护泛化”潮流的质疑,D921
  9. 法律文本模糊性的语言分析,H05
  10. 法律语言的语体风格及其文化阐释,H0-05
  11. 论宪法解释权的主体,D921
  12. 法律解释方法之适用问题研究,D90
  13. 论行政执法中的法律解释,D922.1
  14. 论使用拾得的信用卡行为的刑法认定,D924.3
  15. 论合同的解释,D923.6
  16. 哲学诠释学视野下的司法审判活动,D90
  17. 论司法判决中的法律解释,D90
  18. 地方性法规的立法界限探析,D920.0
  19. 论立法语言的模糊性,D90-055
  20. 商业广告诸民事法律问题研究,D91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国家法、宪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