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银川平原城镇区域PREE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作 者: 臧卫强
导 师: 段汉明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银川平原 城镇发展 PREE系统 协调性 优化机制
分类号: TU98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发展理念。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建设和城镇化率有了很大提高,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再到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西北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却有更加突出的矛盾即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问题的核心在于在统筹城镇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使人口良性增长、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健康发展保持在生态环境的可承载范围之内,其本质是城镇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在经济繁荣的大背景下,深层次地了解PREE系统的现状,研究其对区域城镇的发展基础、制约作用和关联规律,探索城镇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发展动力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的措施;另一方面,探索城镇发展对资源优化配置、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生活质量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怎样的反馈与调控作用。本文以银川平原城镇区域人口(P)、资源(R)、环境(E)与经济(E)系统为研究对象,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将信息熵和模糊数学原理应用于银川平原PREE协调发展研究中。首先,分析银川平原城镇发展水平、城镇规模职能等级结构,解析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发展历程和空间布局,研究在这一特殊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情况与互动过程;其次,利用熵值法和模糊数学对PR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作定量评价,计算城镇区域PREE综合发展水平、协调度,探讨了PREE系统协调发展态势;最后,探讨银川平原城镇区域发展对PREE系统协调发展的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银川平原城镇发展受地理因素影响较大,PR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波动式上升发展,区域内部有差异,银川平原PREE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处在脆弱的协调状态,其中,环境子系统成为制约系统协调发展的关键因子;与此同时,银川平原城镇健康发展对人口发展、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环境保护、经济良性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城镇空间布局反应了银川平原人口空间分布和经济格局,是区域发展的增长点。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10
第1章 绪论  10-22
  1.1 研究背景  10-12
    1.1.1 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因素  10
    1.1.2 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  10-11
    1.1.3 城镇化发展的趋势  11
    1.1.4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一部分  11-12
  1.2 研究意义  12
  1.3 研究现状评述  12-18
    1.3.1 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12-14
    1.3.2 系统协调模型发展研究进展  14-16
    1.3.3 银川平原研究评述  16-18
  1.4 研究内容  18
  1.5 研究思路  18-19
  1.6 研究方法  19-22
第2章 PREE系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22-32
  2.1 基本概念的理解  22-23
  2.2 PREE系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23-25
    2.2.1 系统学理论在PREE系统中的应用  23-24
    2.2.2 耗散结构理论在PREE系统中的应用  24
    2.2.3 协同学理论PREE系统中的应用  24-25
  2.3 PREE系统协调发展的机理  25-32
    2.3.1 PREE系统的特征  25-26
    2.3.2 PREE系统的层次结构  26-27
    2.3.3 PREE系统内部协调机制  27-29
    2.3.4 区域协调发展的态势  29-32
第3章 银川平原概况  32-64
  3.1 银川平原概述  32-33
    3.1.1 研究范围  32-33
    3.1.2 自然地理特征  33
  3.2 银川平原城镇发展  33-42
    3.2.1 城镇发展特点  33-36
    3.2.2 城镇空间形态  36-37
    3.2.3 城镇发展水平  37-39
    3.2.4 城镇等级规模  39-42
  3.3 银川平原城镇区域PREE系统现状分析  42-64
    3.3.1 人口子系统现状分析  42-47
    3.3.2 资源子系统现状分析  47-53
    3.3.3 环境子系统现状分析  53-55
    3.3.4 经济子系统现状分析  55-64
第4章 银川平原城镇区域PREE系统协调发展定量评价  64-94
  4.1 PREE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4-67
    4.1.1 PREE系统指标构建意义  64
    4.1.2 PREE系统指标构建的原则  64-65
    4.1.3 PREE系统指标体系的结构  65-66
    4.1.4 原始数据的收集  66-67
  4.2 PREE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方法  67-70
    4.2.1 利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及综合发展水平  67-69
    4.2.2 利用模糊数学建模计算PREE系统协调度  69-70
  4.3 银川平原城镇区域PREE系统协调度定量评价  70-90
    4.3.1 银川市PREE系统协调发展定量描述  70-77
    4.3.2 石嘴山市PREE系统协调发展定量描述  77-84
    4.3.3 吴忠市PREE系统协调发展定量描述  84-90
  4.4 银川平原PREE系统协调发展的评判  90-94
    4.4.1 PR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91-92
    4.4.2 PREE系统静态、动态协调度  92
    4.4.3 PREE系统协调发展过程中制约因素  92-94
第5章 银川平原城镇区域发展对PREE系统协调发展优化机制  94-120
  5.1 城镇区域发展与人口的互动机制  94-100
    5.1.1 城镇区域发展对人口的聚集作用  94-97
    5.1.2 城镇区域发展促进人口城镇化  97-100
  5.2 城镇区域发展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00-111
    5.2.1 城镇区域发展促进资源的开发利用  100-102
    5.2.2 城镇区域发展对资源产生的压力  102-111
  5.3 城镇区域发展对环境的胁迫机制  111-114
    5.3.1 城镇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的耦合机制  111-113
    5.3.2 城镇区域其他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113-114
  5.4 城镇区域发展对经济的聚集作用  114-120
    5.4.1 城镇空间布局是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114-115
    5.4.2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成为银川平原新的经济增长点  115-120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120-124
  6.1 研究结论  120-122
  6.2 研究展望  122-124
参考文献  124-132
致谢  132

相似论文

  1. 西藏地区建筑色彩的研究,TU115
  2. 新疆屯垦戍边型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TU984
  3. 湖北省小城镇发展路径研究,TU984
  4. 多中心组团城市干线道路网布局研究,U412.1
  5. 陕西省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研究,F224
  6. 新疆绿洲生态综合承载力研究,F205
  7.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X321;F224
  8. 稀土分离过程环境协调性评价,TF845
  9. RIS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研究,F273.1;F224
  10. 区域创新模式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F127;F224
  11. 公共户外家具环境协调性的设计研究,TS664
  12. 振动力量训练对跳远运动员下肢肌力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G804.2
  13. 福建省周宁狮浦盆地土地优化布局分析,F301
  14. 北京市人口—水资源系统协调性分析,TV213.4
  15. 重庆市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协调性评价,TU984.191
  16. 山区旅游公路景观协调性综合评价体系研究,U418.9
  17. 双塔双层斜拉桥合理设计索力的确定及变形协调性研究,U448.27
  18. 植被护坡景观协调性研究,U213.15
  19. 论川藏边茶马古道上的城镇,K203
  20. 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北京市土地利用系统协调性研究,F224
  21. 中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性研究,F832.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