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宣威地名的语言与文化研究

作 者: 沈媛
导 师: 蔡英杰
学 校: 云南大学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宣威 地名学 语辞结构 修辞 演变
分类号: K9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存在着大量汉族与少数民族混居的县市,对这些县市的地名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即能反映此类地区的诸多社会信息,也是我国语言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以云南省宣威市这样一个汉彝杂居地区的地名作为研究对象,以《宣威县地名志》中所收录的所有地名为语料,分析了该地区的地名特征,分析归纳了宣威地名的语辞结构、通名用词和地名中体现的修辞方式,研究了宣威地名的发展与演变。文章主要分以下六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首先简要分析了语言学与地名学的关系;对地名学的定义及研究范畴进行了归纳;通过大量资料的查阅与归纳总结,分析了汉语地名学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简要地介绍了云南省宣威市,并从语言学与地名学的研究视角切入,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一章介绍了宣威地名的概况,按语言类型将宣威地名划分为汉语地名、彝语音译地名及混合地名三类以方便后面的研究,并从混合性、多重性以及彝语分布广泛三方面阐述了宣威地名的特征。第二章按照第一章的划分方法从地名学角度对宣威地名的通名进行了整理,从构词法与造词法方面对宣威地名的语词结构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从语音修辞、修辞格修辞与语义修辞方面对宣威地名中体现出来的修辞方式进行了分析。从汉语地名的音节发展和平仄种类上体现了宣威地名的语音修辞,并对地名的音节发展趋势及平仄不同所带给地名的语音感受进行了分析。修辞格方面,本文首先对修辞格的研究界限进行了浅析,并对宣威地名中所使用的修辞格进行了归纳。本章最后部分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切入,针对地名语义中所反映的经济、军事、文化、地理四类信息对宣威地名的语义修辞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分析了宣威地名的变迁原因,总结为民族变迁、宗族变迁、生态环境变迁和区域发展四个方面,并对宣威地名的演变方式进行了分析与分类。最后,指出了本文将来可以延伸研究的四个方向。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绪论  7-14
  0.1 语言学中的地名研究  7-11
    0.1.1 语言学与地名学息息相关  7
    0.1.2 地名学的定义及研究范畴  7-8
    0.1.3 汉语地名学研究现状  8-11
  0.2 研究对象简介  11-12
  0.3 选题的意义  12-13
    0.3.1 理论意义  12-13
    0.3.2 实践意义  13
  0.4 研究方法  13-14
第一章 宣威地名概况及其特征  14-18
  1.1 宣威地名概况  14-15
  1.2 宣威地名的特征  15-18
    1.2.1 地名的混合性  15-16
    1.2.2 地名的多重性  16
    1.2.3 彝族地名分布广泛  16-18
第二章 宣威地名的通名与语词结构  18-31
  2.1 宣威地名中的通名  18-23
    2.1.1 通名与专名的关系  18
    2.1.2 宣威地名通名用词考察  18-23
      2.1.2.1 汉语地名通名用词整理  18-20
      2.1.2.2 彝语音译地名通名用词整理  20-23
  2.2 宣威地名的语词结构  23-31
    2.2.1 宣威地名的构词法  23-27
      2.2.1.1 汉语地名的构词法  23-25
      2.2.1.2 彝语音译地名的构词法  25-27
    2.2.2 宣威地名的造词法  27-31
      2.2.2.1 汉语地名的造词法  27-29
      2.2.2.2 彝语音译地名的造词法  29-31
第三章 宣威地名的修辞形式  31-48
  3.1 语音修辞  31-35
    3.1.1 地名字方言读音  32-33
    3.1.2 地名的音节  33-34
    3.1.3 地名的平仄  34-35
  3.2 修辞格修辞  35-39
    3.2.1 修辞格的界定  35-36
    3.2.2 地名的修辞格研究意义  36-37
    3.2.3 修辞格在宣威地名中的使用  37-39
  3.3 语义修辞  39-48
    3.3.1 反映地域经济信息  40-41
    3.3.2 反映军事信息  41-42
    3.3.3 反映文化信息  42-46
    3.3.4 反映地理信息  46-48
第四章 宣威地名的演变  48-57
  4.1 以地名演变作为乡土研究方法的意义  48-52
    4.1.1 作为民族、宗族变迁的有力佐证  48-50
    4.1.2 作为生态环境变迁的佐证  50-51
    4.1.3 作为区域发展的佐证  51-52
  4.2 宣威地名演变的形式分类  52-56
    4.2.1 修改地名使之更符合命名意图或命名规则  52-53
    4.2.2 典雅化  53-55
    4.2.3 化繁为简  55-56
  4.3 对宣威地名演进的展望  56-57
结束语  57-60
参考文献  60-62
致谢  62

相似论文

  1.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2. 《庄子》修辞策略探析,B223.5
  3.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4. 小学语文教材风波修辞析,G623.2
  5. 常用修辞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G623.2
  6.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7. 从西方修辞的角度评析新华网对外报道的有效性,H315
  8. 朝阳地区参考作物腾发量演变特征与预测模型研究,S161.4
  9. 修辞格教学与高中英语写作,G633.41
  10. 排球竞赛规则修改的演变对排球运动发展的影响,G842
  11. 从社会变迁视角探究村落民俗体育演变,G812.4
  12. 农村精英转化的政治传播策略,G206
  13.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与重庆经济发展研究,F127
  14. 跨越中西绘画的界限,J205
  15. 解读瞬间的痕迹,J213
  16. 1990年以来吉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F127
  17. 篮球规则的演变对我国男篮技战术发展的影响研究,G841
  18. 黎城方音历史演变考,H17
  19. 基于深度融合和曲面演变的多视点三维重建及其应用,TP391.41
  20. 规划填海前后莱州湾冲淤演变研究,TV148
  21. 近40年来长江水沙变化背景下的长江口海岸线演变,P737.1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地理 > 中国地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