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趋化素样因子1(CKLF1)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作 者: 张建辉
导 师: 唐嗣泉
学 校: 川北医学院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趋化素样细胞因子1 CCR4 CKLF1 C端肽C19 CKLF1 C端肽C27 Th2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分类号: R765.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CKLF1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的表达和意义目的:研究CKLF1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变应性鼻炎患者20例、鼻息肉患者20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术晨收集静脉血清,ELISA检测IL-4、IFN-γ、IgE。术前半小时做鼻腔分泌物涂片及下鼻甲黏膜刮片,行瑞氏染色,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占炎性细胞百分比,手术取下变应性鼻炎组、正常对照组下鼻甲黏膜及鼻息肉组鼻息肉,各分成两份,一份经4%中性甲醛固定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CKLF1、CCR4的表达,另一份样本行RT-PCR检测CKLF1mRNA表达。并对CKLF1和CCR4表达的相关性及与血清IL-4、IFN-γ、IgE含量、鼻腔分泌物涂片及下鼻甲黏膜刮片、切片Eos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AR组鼻腔分泌物涂片及下鼻甲黏膜刮片炎性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3.40±1.23,7.25±1.99)显著高于鼻息肉组(3.9±1.12,1.75±0.72)和正常对照组(0.65±0.93,0.25±0.44),鼻息肉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中IL-4、IgE含量AR组(分别为907.50±226.13 IU.ml-1,81.55±23.68 pg.ml-1 )显著高于鼻息肉组(分别为22.20±10.17 ,55.45±19.58)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9.05±7.08,39.50±14.6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FN-γ含量AR组(21.00±11.69 mg.ml-1)显著低于鼻息肉组(87.74±30.39)和正常对照组(92.55±22.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稍低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E染色显示从炎性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结果看,AR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13.30±2.15),显著高于鼻息肉组(5.15±2.11)和正常对照组(0.90±1.02),两两比较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00,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CKLF1在变应性鼻炎、鼻息肉及对照组下鼻甲黏膜阳性表达物质定位于黏膜上皮、腺体细胞及浸润炎性细胞胞浆,呈棕黄色,细颗粒状,CKLF1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下鼻甲黏膜中的表达染色阳性面积百分比(0.64±0.09)明显高于鼻息肉组(0.30±0.06)及正常对照组(0.07±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鼻息肉患者中息肉组织与对照组下鼻甲黏膜表达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4在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及对照组下鼻甲黏膜中阳性表达物质定位于黏膜上皮、腺体细胞及浸润炎性细胞胞膜及部分细胞胞浆,呈棕黄色,细颗粒状,变应性鼻炎组(0.71±0.16)及鼻息肉组(0.69±0.17)中CCR4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0.13±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应性鼻炎组及鼻息肉组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5、RT-PCR结果:CKLF1 mRNA相对内参基因GAPDH表达量,在变应性鼻炎(0.71±0.11)明显高于鼻息肉组织(0.41±0.06)及对照组(0.08±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鼻息肉患者中息肉组织与下鼻甲黏膜表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6、相关性分析结果:CKLF1 mRNA表达量与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含量成正相关(r=0.899,p<0.05),同样与IL-4含量成正相关(r=0.842,p<0.05),但与IFN-γ含量成负相关(r=-0.819,p<0.05)。CKLF1基因、蛋白表达量呈正性相关(r=0.896,p=0.00)。CKLF1与CCR4蛋白表达量呈正性相关(r=0.734,p=0.00)结论:CKLF1在人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转录及蛋白水平表达增强,参与变应性鼻炎Th2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活化及浸润,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相关。第二部分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目的:探讨卵清白蛋白致敏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及其评价体系,为下一步应用CKLF1 C末端肽C19、C27干预AR研究创造条件。方法:采用SD大鼠为对象,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AR组、对照组,各10只。AR组以卵清白蛋白10mg作为致敏原,氢氧化铝15mg作为佐剂,生理盐水溶解制备为0.5ml混悬液腹腔注射进行基础致敏,隔日1次,连续8次(15d),自16日开始,连续10天每天AR组鼻腔用1%卵清白蛋白溶液滴鼻,每侧鼻腔25μl,进行激发。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卵清白蛋白,其余方法和步骤与AR组相同。通过行为学评分、鼻腔组织学观察及血清IgE、IL-4、IFN-γ检测综合判断造模成功与否。结果:AR组鼻腔激发后行为学评分(x±s)为6.3±0.67,对照组为2.1±0.7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鼠鼻黏膜HE染色,AR组鼻黏膜上皮内杯状细胞增多,上皮下层不同程度的组织水肿,血浆渗出及动脉血管扩张,嗜酸粒细胞和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并伴有腺体增生。对照组大鼠鼻黏膜上皮内杯状细胞数量少,上皮下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无明显组织水肿及腺体增生。血清总IgE、IL-4、IFN-γELISA检测结果:AR组血清中IL-4、IgE含量分别为(52.10±6.01ng.ml-1,49.90±15.04 pg.ml-1)显著高于对照组(2.00±2.21,10.70±2.9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血清中IFN-γ含量(30.80±5.01mg.ml-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89.40±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卵清白蛋白致敏成功建立了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可以继续下一步实验。血清总IgE、IFN-γ、IL-4含量可作为建立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的客观评价指标。第三部分CKLF1、CCR4在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的表达及CKLF1 C末端肽C19、C27干预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的影响研究目的:探讨CKLF1、CCR4在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的表达及CKLF1C末端肽C19、C27干预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的影响。方法:变应性鼻炎及对照组造模同第二部分。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于连续10天AR激发前30min分别鼻腔喷丙酸氟替卡松1喷(50μg)干预;C19干预组及C27干预组:于连续10天AR激发前30min分别双侧鼻腔共滴C19 10ug及C27 10ug干预。制成符合本研究的动物模型。观察药物治疗后大鼠行为学表现。ELISA法检测IgE、IL-4、IFN-γ含量。末次激发,取出鼻中隔黏膜分为两份,一份经4%中性甲醛固定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CKLF1、CCR4的表达,另一份样本RT-PCR检测CKLF1mRNA的表达。取一侧股骨骨髓涂片,瑞氏染色,骨髓Eos计数。并对CKLF1、CCR4表达的相关性及与血清IL-4、IFN-γ、IgE含量、组织切片和骨髓中Eos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综合判断C19、C27干预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的影响。结果:1、致敏15天后,AR组、C27干预组动物鼻腔激发后行为学评分均超过5分,对照组、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C19干预组动物仅少数出现偶有打喷嚏及抓鼻现象。AR组(6.10±0.74)、C27干预组(6.20±0.7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20±0.63)、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2.20±0.79)、C19干预组(2.60±0.52),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19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比较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组、C27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骨髓涂片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AR组(13.00±1.15)、C27干预组(13.00±1.8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80±0.79)、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1.60±0.70)、C19干预组(6.00±1.54),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19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C27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R组血清中IgE、IL-4含量(51.74±1.86 ng.ml-1,30.63±1.38 pg.ml-1)、C27干预组(51.84±1.07,30.04±2.0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4.38±1.31,12.15±1.35)、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15.26±1.03,13.53±1.54)、C19干预组(30.51±1.76,25.13±1.18),血清中IFN-γ含量AR组(50.62±1.80 mg.ml-1)、C27干预组(51.80±1.30)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92.32±2.25)、氟替卡松干预组(81.20±1.55)、C19干预组(49.46±1.66),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C19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C27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比较,IgE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IL-4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HE染色结果:鼻黏膜炎性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AR组(12.80±1.55)、C27干预组(13.10±1.52)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1.10±0.86 )、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1.70±0.67)、C19干预组(4.80±1.2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19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C27干预组比较,C27干预组稍高于A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CKLF1在大鼠鼻中隔黏膜阳性表达物质定位于黏膜上皮、腺体细胞及浸润炎性细胞胞浆,呈棕黄色,细颗粒状,CKLF1表达量相对面积百分比在AR组(49.92±3.84)、C27干预组(51.82±3.50)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67±2.16)、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6.67±2.23)、C19干预组(22.76±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9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C27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比较,p=0.4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4在鼻中隔黏膜阳性表达物质定位于黏膜上皮、腺体细胞及浸润炎性细胞胞膜及部分细胞胞浆,呈棕黄色,细颗粒状,CCR4表达量相对面积百分比在AR组(40.46±2.95)、C27干预组中的表达(41.40±3.3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 23±2.02)、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10.81±2.63)、C19干预组(20.83±3.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19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C27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比较,p=0.4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CKLF1 mRNA相对内参基因GAPDH表达量,在AR组(0.70±0.07)、C27干预组(0.71±0.06)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0.10±0.03 )、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0.11±0.03)、C19干预组(0.3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19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C27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丙酸氟替卡松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相关性分析:CKLF1蛋白表达量与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含量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KLF1蛋白表达量与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含量成正相关(r=0.881,p<0.05),同样与IL-4含量成正相关(r=0.986,p<0.05),但与IFN-γ含量成负相关(r=-0.949,p<0.05)。对鼻黏膜CKLF1基因、蛋白表达量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KLF1基因、蛋白表达量呈正性相关(r=0.980,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KLF1与CCR4蛋白表达量呈正性相关(r=0.963,p<0.05)结论:1、CKLF1在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鼻黏膜中转录及蛋白水平表达增强,CKLF1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密切相关。2、C19通过抑制Th2细胞的活化及浸润,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在骨髓产生及鼻腔浸润,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显示出一定的治疗作用。C27经鼻腔干预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治疗作用不明显。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13
英文摘要  13-19
第一部分 CKLF1 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的表达和意义  19-46
  前言  19-20
  材料与方法  20-30
  结果  30-39
  讨论  39-43
  结论  43-44
  参考文献  44-46
第二部分 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46-54
  前言  46
  材料与方法  46-49
  结果  49-50
  讨论  50-52
  结论  52-53
  参考文献  53-54
第三部分 CKLF1、CCR4 在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的表达及CKLF1C 末端肽C19、C27 干预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的影响研究  54-78
  前言  54-55
  实验材料与方法  55-58
  结果  58-70
  讨论  70-75
  结论  75-76
  参考文献  76-78
综述:新的趋化因子-趋化素样因子1(CKLF1)相关研究进展  78-88
  参考文献  85-88
附录: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88-8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89-90
致谢  90-91
个人简历  91

相似论文

  1. 趋化因子CCL22及受体CCR4与胃癌腹膜乳斑转移关系的研究,R735.2
  2. 葎草花粉过敏性鼻炎与HLA-DQA1基因的关系,R765.21
  3. 大连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调查和78例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分析,R765.21
  4.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一氧化氮呼气检测与血清ECP、IL-13、IL-8的关系,R562.25
  5. p38MAPK对变应性鼻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4、IL-5的影响,R765.21
  6. 联合手术治疗34例严重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R765.9
  7. 变应性鼻炎外周血Th17、CD4+IL-10+Treg、Th1/2细胞功能研究,R765.21
  8. 肿瘤细胞对CD4~+Foxp3~+调节性T细胞影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R392
  9.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12和IL-27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初探,R765.21
  10.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CD14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的关联研究,R765.21
  11. 儿童哮喘危险因素和TIM基因多态性研究,R725.6
  12. 结核性脓胸的外科治疗及嗜酸性粒细胞变化临床分析,R655
  13.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过敏性休克大鼠器官中的作用及其表达规律,R593.1
  14. FLG基因突变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R562.25
  15. 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调查及单克隆抗12D5保护性效果的研究,R532.1
  16. 变应性鼻炎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血清IgE、ECP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比较,R765
  17. 变应性鼻炎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血清IL-2和IL-6水平的差异及其意义,R765.21
  18. 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后主观疗效的两种相关因素分析,R765
  19. 宁夏地区变应性鼻炎与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相关性研究,R765.21
  20. 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共治的临床观察,R765.21
  21.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GATA3、Th1/Th2细胞因子变化及地塞米松对足细胞表达的影响,R582.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耳鼻咽喉科学 > 鼻科学、鼻疾病 > 鼻腔疾病 > 鼻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