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频率的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作 者: 王焕梅
导 师: 焦杨
学 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专 业: 针灸推拿学
关键词: 电针 频率 腰椎间盘突出症
分类号: R2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不同证型证候评分的变化,分析不同频率电针对不同证型的疗效比较,初步探讨不同频率的电针刺激的补泻作用,并对其进行总结,在临床科研工作中,提供规范、客观的量化标准的治疗方法,使其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和运用。方法:筛选符合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来自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60例患者根据其证候分为虚证和实证两大类,根据就诊顺序分别随机分为低频电针治疗组和高频电针对照组各30例(低频电针治疗组中含有虚证和实证患者各15例;高频电针对照组中也含有虚证和实证患者各15例)。对上述患者采用相同的电针波形连续波,相同的穴位,分别以频率为2HZ和90HZ的电针进行治疗,6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一天,共治疗4个疗程。其间观察其疼痛改善程度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及证候体征评分变化,疗程结束,评价其疗效。结果:各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改善程度评分和疼痛综合评分及证候体征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后疼痛改善程度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低频电针治疗组对疼痛的改善程度高于高频电针对照组。两组间治疗后症状积分差值及体征积分差值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低频电针治疗组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高于高频电针对照组。两组间治疗后证候体征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低频电针治疗组对于虚证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高频电针对照组对于实证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说明低频电针可能具有偏于补虚的作用,高频电针偏于泻实的作用。两组疗效比较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低频电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显著高于高频电针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表明低频电针组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及治愈率的疗效上优越于高频电针对照组。结论:不同频率的电针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有确切疗效,低频电针治疗疗效明显高于高频电针,低频电针的镇痛效果优于高频电针,低频电针对虚证的治疗效果好,高频电针对实证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推测低频电针偏于补的作用,高频电针偏于泻的作用。基于电针的补泻作用,我们在临床上更好的运用不同频率的电针治疗不同证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同时在针刺研究中,把具有容易规范针刺量化标准的电针,取代传统针刺手法,为科研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形成统一规范的量化标准。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0
中英文缩略词表  10-11
前言  11-12
临床研究  12-19
  1. 临床资料  12-14
    1.1 研究对象  12
    1.2 一般资料  12-13
    1.3 诊断标准  13
    1.4 病例纳入标准  13
    1.5 病例排除标准  13
    1.6 中医辨证分型  13-14
  2. 研究方法  14-16
    2.1 治疗方法  14-15
    2.2 观察指标  15-16
    2.3 疗效评定标准  16
  3. 统计方法  16
  4. 结果分析  16-18
    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16-17
    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综合评分差值的比较  17
    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体征评分  17-18
    4.4 两组间疗效结果比较  18
  5. 安全性评价  18-19
讨论  19-23
  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9
  2.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探讨  19
  3. 本课题处方选穴的理论依据  19-21
  4. 电针补泻作用的初步探讨  21-22
  5. 结果分析  22-23
结语  23-24
参考文献  24-25
综述  25-38
附表  38-41
致谢  41

相似论文

  1. 调频式电容位移传感器高速测频与非线性校正技术研究,TH822
  2. 基于数字滤波技术的直线电机伺服控制系统设计,TM359.4
  3. 基于LC谐振充电和POS的功率脉冲电源研究,TN782
  4. 跳频通信系统中同步及频率自适应算法研究,TN914.41
  5.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方法研究,TN914.42
  6. 下肢神经查体在L4-5及L5-S1LDH鉴别诊断中的意义,R681.53
  7. 二化螟温州种群Cry1Ab抗性基因频率的F2检测及氨肽酶N基因CsAPN3的克隆,S435.112.1
  8. 基于空间—频率域的织物组织识别新技术研究,TS101.923
  9. 翻堆覆盖工艺及季节对槽式堆肥的影响,S141.4
  10. 二化螟温州种群Cry1Ab抗性基因频率的F2检测及氨肽酶N基因CsAPN2的克隆,S435.112.1
  11. 豫、鄂、渝三省(市)小麦白粉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S435.121
  12. 独活寄生汤对兔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体内肿瘤坏死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R285.5
  13. 新疆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人群17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R394
  14. 电针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记忆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R245
  15. 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R246.1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直腿抬高试验与CT、MRI影像学相关性研究,R681.53
  17. 偏心压缩条件下H形钢柱应力电学谱纹测试研究,TU392.1
  18. 单层紧凑型双频RFID天线的研究分析,TN822
  19. FBAR温度传感器研究,TP212.11
  20. 光通信用不同增益材料雪崩光电二极管的研究,TN364.2
  21. 基于频域SBR无线信道的分析,TN929.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