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 者: 陈彦霞
导 师: 朱铁年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氧化应激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iNOS NT
分类号: R587.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重大疾病之一。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据统计超过70%的DM患者死于糖尿病血管病变。近年来,大量证据表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过氧亚硝基阴离子(peroxynitrite,ONOO-)产生过多有关。高血糖可诱导血管内皮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增多,一氧化氮(NO)生成量明显增多,过量生成的NO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其次,过量生成的NO还可与超氧阴离子( )迅速结合生成氧化作用更强的ONOO-。ONOO-可使蛋白质酪氨酸残基或游离酪氨酸发生硝基化反应,形成最终产物硝基酪氨酸(nitrotyrosine,NT)。蛋白质硝基化后能诱导酶活性的丧失、细胞的坏死和凋亡。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为二硫氨基酸酯,因其分子所含巯基(thiol)结构,具有抗氧化及金属螯合作用,可以特异性抑制NF-κB活性,有效抑制氧化损伤所致的NF-κB活性的表达,减少多种炎症介质的表达,从而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已有多项研究表明,PDTC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本实验研究目的在于观察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高脂高糖喂养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中主动脉血管内皮iNOS表达、NT生成的变化,并应用PDTC进行干预,观察其整体降糖作用及对主动脉血管内皮iNOS表达及NT生成的影响,为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参照Reed等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8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7只,体重180-210g,由河北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许可证号(冀)2008-1-003,批号:901010)。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12只和高脂饮食组(HFD组)25只,NC组喂以标准大鼠饲料,HFD组喂以高脂高糖饲料,8周后HFD组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耐量试验证实出现胰岛素抵抗时,给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27mg/kg,NC组大鼠给予等体积柠檬酸缓冲液腹腔注射,72h后,尾静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7.8mmol/L者为2型糖尿病大鼠。再将HFD组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PDTC治疗组(PDTC组)。PDTC治疗组每日腹腔注射PDTC 50mg/kg,NC组和DM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腹腔注射。实验末,PDTC治疗组1只大鼠因行胰岛素耐量时出现低血糖而死亡,正常对照组(NC组)大鼠12只,糖尿病组(DM组)12只,PDTC治疗组(PDTC组)大鼠剩余12只。每组大鼠于实验开始、注射STZ前及实验结束时均称重、取血。每组大鼠于注射STZ之前和注射STZ10天后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耐量试验(ITT)。大鼠自采血前一日20:00起禁食,实验日8:00分别从内眦静脉取血3ml,分离血清,用于各指标的检测。PDTC治疗1周末,断头处死动物,分别留取胸主动脉检测各指标。1.血糖、胰岛素的测定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胰岛素采用ELISA法测定。应用稳态模型(Homeoe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评价胰岛素抵抗的程度。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耐量试验(ITT)OGTT以2g/kg葡萄糖灌胃,分别测定0、30min、60min、90min、120min血糖水平。ITT以1IU/kg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腹腔注射,分别测0、15min、30min、60min、90min血糖水平。3.血脂的测定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Cu2+比色法测定游离脂肪酸(FFA)水平。4. SOD、GSH-PX、MDA的测定制备组织匀浆,低温离心机3000r/min离心10-15min,留上清弃沉淀,然后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分别测定SOD、GSH-PX、MDA。5.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学变化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分别进行石蜡切片,常规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6.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iNOS、NT的表达选用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分别进行石蜡切片,经常规免疫组化染色,在光镜下观察主动脉内皮细胞iNOS、NT的含量变化。7.免疫荧光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iNOS、NT的表达常规方法制备大鼠主动脉石蜡切片,行免疫荧光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主动脉内皮细胞iNOS、NT的含量变化。8.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差异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进行比较。显著性用P值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1. STZ造模前两组大鼠的比较1.1两组大鼠空腹血糖和体重的比较实验开始时,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大鼠(NC组)和高脂饮食组(HFD组),两组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均无统计学差异。大鼠喂养8周后,HFD组大鼠体重(361.92±19.22g)明显高于NC组大鼠(313.17±19.95g),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空腹血糖仍无统计学差异。1.2两组大鼠胰岛素、HOMA-IR和ISI的比较大鼠喂养8周后,HFD组大鼠胰岛素水平(18.01±2.63μIU/ml)明显高于NC组大鼠(10.67±0.83μIU/m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HFD组大鼠HOMA-IR(1.22±0.17)明显高于NC组大鼠(0.68±0.0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HFD组大鼠ISI(-4.43±0.17)明显低于NC组大鼠(-3.79±0.0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1.3两组大鼠血脂的比较大鼠喂养8周后,HFD组大鼠TC(8.79±1.83mmol/L)明显高于NC组(2.18±0.11mmol/L),有显著性差异(P<0.05);HFD组大鼠TG(1.12±0.31mmol/L)明显高于NC组(0.66±0.07mmol/L),有显著性差异(P<0.05);HFD组大鼠LDL(1.72±0.28mmol/L)明显高于NC组(1.10±0.07mmol/L),有显著性差异(P<0.05);HFD组大鼠FFA(1.82±0.14mEq/L)明显高于NC组(1.27±0.13mEq/L),有显著性差异(P<0.05)。1.4两组大鼠OGTT、胰岛素耐量试验的比较大鼠喂养8周后,行OGTT结果示:NC组大鼠口服葡萄糖后30min血糖达高峰;HFD组大鼠,90min血糖达高峰,各时间点血糖水平较NC组明显升高,其中90min、120min二个时间点有显著性差异(P<0.05)。胰岛素耐量结果示:HFD组大鼠腹腔注射胰岛素后各时间点血糖明显高于NC组,其中15min、60min、90min三个时间点有显著性差异(P<0.05)。2. STZ造模后各组大鼠的比较2.1各组大鼠血糖的比较注射STZ 72h后,HFD组大鼠空腹血糖(26.16±3.38mmol/L)明显高于NC组(4.41±0.56mmol/L),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Table 1)。PDTC治疗1周后,DM组大鼠空腹血糖(26.55±2.90mmol/L)明显高于NC组(5.58±0.43mmol/L),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DTC治疗组大鼠空腹血糖(11.55±2.89mmol/L)明显低于DM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仍高于NC组(P<0.05)。2.2各组大鼠OGTT、胰岛素耐量的比较PDTC治疗1周后,行OGTT结果示:PDTC治疗组各时间点血糖均明显低于DM组,其中120min时间点有显著性差异(P<0.05)。胰岛素耐量结果示:PDTC治疗组各时间点血糖明显低于DM组,其中0、15min时间点有显著性差异(P<0.05)。2.3各组大鼠SOD、GSH-PX、MDA活力的比较PDTC治疗1周后,DM组大鼠的SOD活力(71.5±3.01)明显低于NC组(188.73±1.49),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DTC治疗组大鼠的SOD活力(161.00±2.55)明显高于DM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DM组大鼠的GSH-PX活力( 1667.32±81.16 )明显低于NC组(2437.51±259.19),有显著性差异(P<0.05),PDTC治疗组大鼠的GSH-PX活力(2392.78±174.01)明显高于DM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DM组大鼠的MDA含量(5.10±1.01)明显高于NC组(0.89±0.17),有显著性差异(P<0.05);PDTC治疗组大鼠的MDA含量(1.60±0.64)明显低于DM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4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学变化经HE染色,光镜下观察显示,NC组动脉血管壁光滑,内皮完整,平滑肌排列整齐,细胞轮廓清晰;DM组动脉血管内膜中断,内皮间断脱失,平滑肌排列紊乱,间质水肿;PDTC治疗组内膜表面较光滑,内皮缺损及间质水肿较DM组明显减轻。2.5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iNOS、NT的表达iNOS在DM组大鼠主动脉内皮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C组;在PDTC治疗组大鼠主动脉内皮表达水平明显低于DM组。NT在DM组大鼠主动脉内皮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C组;在PDTC治疗组大鼠主动脉内皮表达水平明显低于DM组。2.6免疫荧光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iNOS、NT的表达DM组大鼠主动脉内皮可见绿色iNOS荧光信号,荧光强度明显高于NC组;PDTC治疗组大鼠主动脉内皮iNOS荧光强度较DM组明显减低。DM组大鼠主动脉内皮可见绿色NT荧光信号,荧光强度明显高于NC组;PDTC治疗组大鼠主动脉内皮NT荧光强度较DM组明显减低。结论:1通过高脂高糖饮食及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可成功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且出现糖尿病大鼠大血管早期病理改变。2 2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氧化防御受损,氧化还原严重失衡,同时血管内皮细胞iNOS表达、NT生成明显增多,表明氧化应激损伤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3 PDTC不仅具有降血糖作用,而且可以减少iNOS的表达,进而减少ONOO-及NT的产生,延缓了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早期应用PDTC可预防2型糖尿病因“代谢记忆”所致的大血管损伤。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2. 三氯乙烯致敏豚鼠肾损伤及其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R363
  3. β-酪啡肽7和酪蛋白水解肽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R587.1
  4. 小剂量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探讨,R587.2
  5. β-酷啡肽-5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R587.1
  6. 金钗石斛多糖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学习记忆减退及机制研究,R285.5
  7. 别嘌呤醇对舒张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R541.6
  8. 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氧化应激及超微结构的影响,R587.1
  9. 糖康对糖尿病大鼠和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285.5
  10. 藁本内酯对抗D-半乳糖和过氧化氢致氧化应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R285.5
  11. 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肾脏中解偶联蛋白2的表达及其意义,R587.1
  12. 窖蛋白-1在波动性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R587.1
  13. 低温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PPAR-γ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R605.971
  14. 高压氧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iNOS表达的影响,R651.2
  15. 低砷饮水暴露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膳食营养因素作用的研究,R151
  16. 富勒醇对海马突触可塑性影响的离体研究,R741
  17. 昆布在实验性高脂血症中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R285.5
  18. DNA加合物dA在慢性萎缩胃炎、胃癌前病变和胃癌中的表达及与CYP2E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R735.2
  19. 不同地区颗粒物毒性的比较实验研究,R114
  20. 氯化消毒饮用水孕期暴露与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关系,R123.1
  21.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R285.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 > 胰岛疾病 > 糖尿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