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太原组储层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研究

作 者: 龚业超
导 师: 黄思静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沉积学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太原组 碳酸盐胶结物 成岩作用 储层砂岩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论文主要讨论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太原组储层砂岩碳酸盐胶结物及其形成机制。运用了偏光显微镜分析、阴极发光分析、碳氧同位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等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太原组储层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机制。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太原组储层砂岩主要由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构成,几乎没有长石,极富岩屑和贫长石是研究区太原组储层砂岩骨架颗粒构成的主要特征。研究区太原组储层砂岩具有很高的成分成熟度(平均值4.48),但是,结构成熟度低,杂基含量平均值为10.85%。碳酸盐胶结物是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太原组储层砂岩中最为重要的自生矿物,主要类型有:白云石、方解石和菱铁矿三种。广泛的白云石胶结作用,多数为自形、半自形,基底—孔隙式胶结,很少占据长石溶孔,早于石英次生加大。岩石中白云石胶结物的含量相对最高,白云石胶结物的δ13C平均值-5.9‰,说明其物质来源中可能存在海相碳酸盐的掺和作用。白云石胶结物的δ18O平均值也高于方解石胶结物(分别-12.8‰为和-13.32‰),说明与方解石胶结物相比,白云石的形成温度相对较低,形成时间相对较早。方解石胶结物呈粒状,交代碎屑、充填孔隙,广泛占据长石溶孔,晚于石英次生加大。结合太原组的地质背景、物源区分析和古地温计算,研究了碳酸盐胶结物的沉淀过程中的溶解介质、碳酸盐胶结物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得出:研究区碳酸盐胶结物形成于中成岩阶段。白云石沉淀温度相对较低(103.8℃~138.7℃),白云石胶结物为主的岩石的负胶结物孔隙度相对较高,说明白云石是在相对浅埋藏条件下沉淀的;方解石沉淀温度相对较高(104.1℃~154.8℃),其形成时间相对较晚;方解石的δ13C值(平均值为-7.6‰)较低(靠近-10‰),与有机碳的关系密切;由于研究区储层砂岩的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岩屑砂岩等,这种贫长石富岩屑,方解石胶结物的物质来源可能与长石的溶解有关。东北部太原组储层砂岩中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关性较好,但是孔隙度和渗透率都较低(平均孔隙度为6.08%,平均渗透率为0.3681×10-3μm2),属于致密的砂岩储层。压实作用与胶结作用相对重要性评估,表明压实作用是成岩作用中降低孔隙度的第一重要因素。相对早期胶结的白云石胶结物提高岩石的抗压实能力,使部分原生孔隙得到保存。晚期方解石胶结物堵塞一定孔隙。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第1章 前言  10-15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2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2-13
  1.4 完成工作量  13-15
第2章 地质背景  15-19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15-16
  2.2 区域地质背景  16-19
    2.2.1 太原组地层划分  16
    2.2.2 沉积相  16-19
第3章 储层砂岩的岩石学特征  19-26
  3.1 岩石类型及基本特征  19-21
  3.2 砂岩的骨架组分特征  21
  3.3 储层砂岩的岩石结构  21-26
    3.3.1 碎屑的粒度  21-22
    3.3.2 碎屑的圆度  22-23
    3.3.3 碎屑的分选性  23
    3.3.4 杂基的含量  23-26
第4章 碳酸盐胶结物的总体特征  26-36
  4.1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太原组自生矿物总体构成特征  26-28
  4.2 碳酸盐胶结物的类型、分布特征和赋存状态  28-30
    4.2.1 碳酸盐胶结物的主要类型  28-30
    4.2.2 碳酸盐胶结物的赋存状态  30
  4.3 碳酸盐胶结物的碳、氧同位素特征  30-36
第5章 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机制探讨  36-40
  5.1 已有的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机制  36-37
  5.2 太原组储层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机制探讨  37-38
    5.2.1 不同成岩阶段的碳酸盐胶结物  37-38
    5.2.2 溶解介质  38
  5.3 太原组储层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成因研究  38-40
    5.3.1 太原组储层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沉淀期次  38
    5.3.2 太原组储层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成因探讨  38-40
第6章 碳酸盐胶结物对砂岩储层质量的影响  40-49
  6.1 储层砂岩的孔隙特征及物性  40-46
    6.1.1 储层砂岩的孔隙特征  40-43
    6.1.2 储层砂岩的物性  43-44
    6.1.3 孔隙度—渗透率关系  44-46
  6.2 压实作用与胶结作用相对重要性评估  46-47
  6.3 碳酸盐胶结物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47-49
结论  49-51
致谢  51-52
参考文献  52-57
图版说明及图版  57-63

相似论文

  1. 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延安组延8、延9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2. 安塞油田开发中后期井网调整优化技术研究,TE324
  3. 鄂南富县地区中生界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富集规律研究,P618.13
  4.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山1段和盒8段沉积相特征与储层评价,P618.13
  5. 特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P618.13
  6. 鲁西寒武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P618.13
  7.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晚奥陶世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P618.13
  8.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3油层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P618.13
  9. 白豹地区低孔低渗储层测井解释技术研究,P631.84
  10. 鄂尔多斯盆地中山川地区延长组长6沉积微相和层序地层学研究,P618.13
  11.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苏德尔特构造带的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研究,P618.13
  12. 下二门油田核三段沉积学研究与储层地质建模,P618.13
  13.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露头奥陶系层序地层学研究,P539.2
  14. 姬塬地区长1油藏控制因素研究,P618.13
  15. 西峰油田合水区长8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研究,P618.130
  16. 贵州紫云晚石炭世叶状藻礁灰岩的微相特征和成岩作用研究,P588.248
  17. 裕民地区沉积特征研究,P512.2
  18. 贝尔凹陷南屯组一段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19.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成岩作用数值模拟与有利储层预测,P618.13
  20. 莺歌海盆地成岩作用研究与孔隙演化,P618.13
  21. 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