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形成机理及对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

作 者: 王会清
导 师: 曹武奎;段毅力
学 校: 天津医科大学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慢性肝功能衰竭 营养支持 胃肠道功能 菌群失调 硫代乙酰胺
分类号: R575.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研究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所致肝损伤形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机理,探讨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存在以及保护胃肠道功能的治疗策略对改善预后的影响。方法(1)测定造模成功大鼠血清内毒素、血清D-乳酸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取部分回肠、淋巴结、肝、脾组织置于生理盐水中,进行上述组织内容物细菌培养。取部分肝脏及回肠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脱水后石蜡包埋切片,进行肝脏及回肠病理学检测。研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硫代乙酰胺所致急性肝损伤中形成机理。(2)以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分析48例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确诊时检查肠鸣音及腹平片,检测粪球杆菌比例、粪分泌性IgA(sIgA).血清内毒素、血清D-乳酸及TNF-α水平。给予患者清洁肠道:隔日一次大黄水煎液保留灌肠;每日补充肠道益生菌;个体化肠内外混合营养支持治疗,制订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①总能量按30kca]/(kg.d)计算;②合理调整各营养素比例;③以肠内营养为主胃肠外营养为辅,建立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保护胃肠道功能,减轻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肠道屏障功能损伤,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肠内毒素的产生与吸收,降低病死率。以本次研究以前住院的49例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为对照,观察其对病死率的影响,并观察胃肠道功能变化。结果(1)TAA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后,血清内毒素水平上升明显,血清TNF-α含量升高明显,且与内毒素水平升高呈正相关。同时出现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道菌群失调,肠道细菌易位。回肠病理所示肠绒毛明显变短、破坏,炎性细胞浸润增多。(2)治疗前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有60.42%存在肠鸣音减少,有64.58%存在腹部胀气,粪sIgA(378.12±101.23mg/L)、血清内毒素(592.75±189.63EU/ml)、血清D-乳酸(13.56±2.89μg/ml)、血清TNF-α(71.23±45.13 pg/ml)水平均升高。结果显示:胃肠道功能损害越严重病死率越高;经保护胃肠道功能措施治疗4周病死率为37.5%,低于对照组(46.94%),胃肠蠕动能力好转,粪sIgA.血清内毒素、血清D-乳酸水平、血清TNF-α水平下降。结论(1)肠粘膜结构改变、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道菌群失调及肠道细菌易位是形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重要因素。内毒素血症通过促进TNF-α的表达加重肝损伤。(2)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存在胃肠道蠕动能力下降,胃肠屏障功能受损,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予补充肠道有益菌、清洁肠道内积聚的毒素及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可调节菌群失调、减少毒素再吸收及改善营养状况、减轻胃肠道功能损害、降低病死率。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符号说明  10-11
前言  11-14
  研究现状、成果  11-12
  研究目的、方法  12-14
一、硫代乙酰胺所致急性肝损伤形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机理的实验研究  14-28
  1.1 材料与方法  14-18
    1.1.1 材料  14-15
    1.1.2 实验方法  15-18
    1.1.3 统计学处理  18
  1.2 结果  18-24
    1.2.1 大鼠一般状态观察  18
    1.2.2 各组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18
    1.2.3 各组血清内毒素结果分析  18-19
    1.2.4 各组血清D-乳酸检测结果分析  19
    1.2.5 各组血清TNF-α结果分析  19
    1.2.6 血清内毒素与ALT及TNF-α含量相关性分析  19-20
    1.2.7 各组肠道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20-22
    1.2.8 肝、脾、淋巴结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  22
    1.2.9 肝脏和回肠黏膜改变  22-24
  1.3 讨论  24-27
  1.4 小结  27-28
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变化对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  28-42
  2.1 对象与方法  28-33
    2.1.1 病例来源  28
    2.1.2 治疗方法  28-29
    2.1.3 观察项目  29-33
    2.1.4 统计学处理  33
  2.2 结果  33-37
    2.2.1 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营养及胃肠道功能状况  33-34
    2.2.2 肝衰竭研究组与肝衰竭对照组病死率及生存时间比较  34-35
    2.2.3 肝衰竭存活者血清白蛋白、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肌酐变化  35-36
    2.2.4 肝衰竭存活者胃肠道功能状况变化  36-37
  2.3 讨论  37-41
  2.4 小结  41-42
结论  42-43
参考文献  43-47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47-48
附录  48-53
综述  53-61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肝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  53-58
  综述参考文献  58-61
致谢  61

相似论文

  1. 湖南省三级医院ICU营养支持治疗现状调查,R459.3
  2. 犬高能营养注射液的研究,S829.2
  3. 急性肝衰竭大鼠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的改变,R575.3
  4. 藉六偏磷酸钠/次氯酸钠增敏的化学发光体系的分析应用,O657.3
  5.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R739.8
  6.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R735.2
  7.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营养状况评价及术前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研究,R459.3
  8. 温脾实肠法组方治疗脾阳不足型泄泻机理的初步研究,R285.5
  9. 腹部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R459.3
  10. 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临床价值,R459.7
  11. 呼吸道感染咽部菌群失调及其耐药性研究,R446.5
  12. 通腹汤对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R269
  1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营养支持方式的探讨与比较,R459.3
  14. 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R614
  15. 枯草芽孢杆菌对菌群失调小鼠肠道肠三叶因子表达的影响,S852.6
  16. 黑质氯离子共转运体KCC2和NKCC1参与肝性脑病致运动障碍及其机制的研究,R747.9
  17. 丹参大黄合剂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R285.5
  18. 电针刺下合穴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影响的研究,R246
  19. 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及清胰汤对其影响的研究,R285
  20. 部分透析中肠外营养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R459.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 肝及胆疾病 > 肝功能衰竭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