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神经生长因子活化PC-12细胞钠离子电流及IRF-1的调控作用

作 者: 朱叶牡
导 师: 潘频华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哮喘 干扰素调节因子-1 神经生长因子 PC-12细胞
分类号: R725.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肺内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显著增强,增加的NGF水平是否参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气道神经可塑性改变过程,目前还未完全明了。本实验通过神经生长因子调节类感觉神经元细胞株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中Na+离子电流变化水平,以及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的调控作用来阐明RSV感染后气道神经可塑性的机制。方法:1、用不同浓度的NGF(Ong/ml、50ng/ml及200ng/ml)刺激PC-12细胞,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的NGF的刺激后的Na+电流密度(INa+)。2、用不同浓度的神经生长因子(NGFOng/ml~200ng/mk)刺激PC-12细胞不同的时间,采用实施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al-time PCR)检测PC-12细胞中IRF-1mRNA表达变化。3、将NGF及IFN-γ刺激的PC-12细胞分为四组,为NGF组、NGF+IFN-γ组、IFN-γ组及空白组,刺激2小时后,用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bloting)来检测不同组中PC-12细胞核蛋白中IRF-1的活化程度。4、将干扰PC-12细胞分为三组,分别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及实验组,用200ng/ml NGF分别刺激干扰后的PC12细胞2小时,然后再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感染后的不同组中Na+电流密度和电流密度-电压曲线。结果:1、不同浓度的NGF刺激PC-12细胞后所检测的Na+电流密度与不同浓度的NGF有浓度-电流密度依赖关系。2、用不同浓度的NGF刺激PC12细胞,当NGF刺激的时间为2h的时候,PC-12细胞中IRF-1mRNA表达最高。3、用Western-bloting检测不同组PC-12细胞中的IRF-1的表达时,NGF、NGF+IFN-γ、IFN-γ分别与空白组相比较,均有体统计学意义。4、在IRF-1被干扰后,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各组中PC-12细胞中Na+电流密度,空白组为(31.26±1.72 n=5)pA/pF,阴性对照组为(34.81±0.64 n=5)pA/pF,实验组为(12.92±0.55 n=5)pA/Pf。在阴性对照组与空白组中的比较中,Na+电流密度无统计学意义。而与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的Na+电流密度明显受到抑制,有统计学意义。而I Na+I-V曲线,与实验组相比较,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I-V曲线下移,但Na+电压依赖不变,对激活电位、峰值电位、及I-V曲线的形态轨迹无影响。结论:1.NGF可以活化PC12细胞中Na+离子电流。2.IRF-1是调控Na+离子电流的信号机制之一。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11-12
第一章 前言  12-14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4-24
  2.1 实验细胞与主要试剂及实验器材  14-15
  2.2 PC-12细胞培养  15-17
    2.2.1 PC-12细胞的准备  15-16
    2.2.2 NGF浓度梯度膜片钳试验的细胞准备  16
    2.2.3 Real-time PCR的细胞准备  16-17
    2.2.4 Western-bloting的细胞准备  17
    2.2.5 IRF-1-RNAi-LV感染用的细胞准备  17
  2.3 电溶液的配制  17-18
  2.4 Real-time PCR的试验过程  18-19
    2.4.1 RNA的提取  18
    2.4.2 去除gDNA及逆转录实验  18
    2.4.3 Real-time PCR  18-19
  2.5 NGF浓度梯度Na~+电流密度测定  19
  2.6 PC-12细胞核蛋白的提取及用Western-bloting检测IRF-1的活化  19-23
    2.6.1 常用溶液及缓冲液的配备  19-20
    2.6.2 PC-12细胞核蛋白的提取  20
    2.6.3 蛋白浓度测定  20-21
    2.6.4 SDS-PAGE电泳  21
    2.6.5 免疫印迹操作-转膜  21-22
    2.6.6 免疫检测  22
    2.6.7 显影和定影  22-23
  2.7 慢病毒干扰及Na~+电流密度和电流-电压的测定  23
    2.7.1 IRF-1-RNAi-LV配备病毒溶液  23
    2.7.2 慢病毒感染PC-12细胞(35mm2培养皿)  23
    2.7.3 NGF刺激病毒感染的PC-12细胞  23
    2.7.4 Na~+电流密度和电流-电压的测定  23
  2.8 统计学方法  23-24
第三章 结果  24-30
  3.1 NGF活化PC-12细胞后,PC-12细胞Na~+电流的变化  24-25
  3.2 NGF刺激PC-12细胞中IRF-1的表达与活化  25-27
    3.2.1 NGF在不同时间刺激下IRF-1mRNA的表达变化  25-26
    3.2.2 NGF及IFN-γ对PC-12细胞中IRF-1蛋白活化的影响  26-27
  3.3 IRF-1对NGF活化PC12细胞Na~+电流的调控作用  27-30
    3.3.1 转染实验  27-28
    3.3.2 阻断IRF-1,抑制NGF对PC-12细胞Na~+离子电流活化  28-30
第四章 讨论  30-33
第五章 结论  33-34
参考文献  34-37
综述  37-47
致谢  47

相似论文

  1. 维生素A联合BCG早期干预对成年后SD哮喘大鼠肺部CD11C+和抗OVA-IgE的影响,R562.25
  2. 维生素A不同给药途径对持续性哮喘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IL-4、IFN-γ细胞因子的影响,R562.25
  3. 维生素A和孟鲁司特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细胞及Th1/Th2平衡的影响,R725.6
  4. 穴位埋线对哮喘模型大鼠IL-4等影响的实验研究,R245
  5. 微波对实验性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R651.3
  6. 支气管哮喘不同发病阶段IL-18、IL-33等炎性因子水平与肺功能相关性研究,R562.25
  7. 三位一体支气管哮喘教育管理模式对患者控制现状和认知程度的评估,R562.25
  8. 盐酸丙卡特罗加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R562.25
  9. 体内特异性阻断白介素17在BALB/c小鼠已建立哮喘模型中作用的研究,R562.25
  10.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一氧化氮呼气检测与血清ECP、IL-13、IL-8的关系,R562.25
  11. 健康教育管理对哮喘控制影响的Meta分析,R562.25
  12. 哮喘小鼠血清IL-17的变化及布地奈德对其干预作用的研究,R562.25
  13. 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大鼠Aiolos基因表达及血清IgE的影响,R562.25
  14. 哮喘儿童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回顾性研究,R725.6
  15. 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时IL-13、嗜酸细胞计数与IgE水平的表达及意义,R725.6
  16. 哮喘小鼠血清IL-17与IgE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R562.25
  17. 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18、IL-33水平的影响,R562.25
  18.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白介素-16的测定及临床意义,R725.6
  19.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儿童中度哮喘小气道功能的影响,R725.6
  20. HA及其受体CD44在慢性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重构中作用的实验研究,R562.25
  21. 孟鲁司特联合吸入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体内IL-33表达的影响,R562.2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儿科学 > 小儿内科学 > 小儿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