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情性聊自适 意闲境来随

作 者: 寇海利
导 师: 罗漫
学 校: 中南民族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中隐 中隐文学 闲适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白居易中隐文学为研究对象,侧重探讨的思想内核及其艺术特征。全文分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中隐文学的界定及其文学史溯源,着重分析中隐文学提出的原因和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是“白居易中隐思想的形成及其实质”,主要从白居易中隐思想的形成历程和中隐思想的内涵进行分析。中隐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坚守十年的“兼济之志”,到贬谪生涯的幽愁暗恨,最后停靠在洛阳晚年寂寞与悠闲的中隐生涯的港湾。白居易中隐思想的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主要体现为亦官亦隐的中庸思想,对现实妥协后的知足长乐与精神的自由。第三部分是白居易中隐文学的艺术特征及其心理内涵。白居易中隐文学呈现独特的艺术风貌,真实再现写实之风中隐生活。中隐文学表现了闲适之意,包含了诗人远离政治之后心灵的超脱与生活的惬意,但是一些作品也流露出感伤之情,是对诗人苦闷沉潜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虽然诗人有重重的心理的羁绊与现实的物质束缚,但最终通过外顺内脱的超越方式,建立起成熟的心理调节机制,使得中隐文学达到旷达的艺术境界。第四部分主要分析白居易中隐文学对于文学史的价值,及其对于后世文人价值观的影响。白居易的中隐是我国隐逸文化精神内涵转变的转折点,消解了文人隐逸精神的执著品格,开启了文人世俗化的道路。白居易中隐文学对于文学的发展主要的影响表现在推动文学的通俗化发展,同时对于文人的个体影响则体现在文人精神的内倾化。文章最后是结语部分,白居易中隐文学的影响与历史地位。白居易七十六岁,留下三千八百多首诗作,这些都是他生活思想的记录,也是中唐时期社会下士大夫生活的真实写照。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宋代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绪论  9-11
第一章 执着与通达——白居易中隐思想的形成及其实质  11-20
  一、白居易中隐思想的形成  11-15
    (一) 讽喻——坚守十年的“兼济之志”  11-12
    (二) 感伤——贬谪生涯的幽愁暗恨  12-14
    (三) 闲适——洛阳晚年的寂寞与悠闲  14-15
  二、外儒内道——中隐思想的实质  15-20
    (一) 中庸——亦官亦隐的折中之路  17-18
    (二) 知足——理想与现实夹缝中的无奈  18
    (三) 自由——文人个体生命的关怀与人性回归  18-20
第二章 闲适与感伤——中隐文学的心理内涵及其艺术特征  20-33
  一、写实之风  20-23
  二、闲适之意  23-26
  三、感伤之情  26-29
  四、旷达之境  29-33
第三章 通俗化与内倾化——白居易中隐文学的特殊价值与影响  33-37
  一、隐逸文化纯粹性消解  33-34
  二、文人精神内倾化趋势  34-35
  三、推动文人词的发展  35-37
结语  37-38
参考文献  38-40
致谢  40-41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1

相似论文

  1. 桑榆向晚,I207.6
  2. 李益诗歌意象意蕴研究,I207.22
  3. 从仕宦履历看白居易“中隐”递嬗及其意义,I207.22
  4. 宋代隐逸审美文化,K244
  5. 白居易中隐思想与其诗歌创作之关系研究,I207.22
  6. 了却归洛愿,适性作闲人,I207.22
  7. 白居易闲适诗研究,I207.22
  8. 北宋初期咏物诗研究,I207.22
  9. 论南唐诗,I207.22
  10. 论30年代林语堂的文艺思想,I206.6
  11. 宋南渡词坛研究,I207.23
  12. 宋代对白居易诗歌思想艺术的批评,I207.22
  13. 吴门画派的园林绘画,J209.2
  14. 白居易闲适诗思想研究,I207.22
  15. 生活的艺术与艺术的生活,I206.6
  16. 吾亦适所愿 求闲而得闲,I207.22
  17. 荆公词研究,I207.23
  18. 论梁实秋的散文创作,I207.6
  19. 白体诗派新探,I207.22
  20.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著现代文章,I206.7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