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科学技术哲学视角看“两种文化”的融合

作 者: 赵玲
导 师: 黄政新
学 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科学文化 人文文化 融合途径 融合动因 新文化系统
分类号: N0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8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959年C·P斯诺在剑桥大学做的一次著名演讲中曾指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离,因“两种文化”的分裂,人文学者和科技专家都认为对方没有文化而加深了敌对,又因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所占越来越重的地位,使人文文化的地位越来越弱,甚至被忽视。在一定意义上,历史上发生的“科学大战”证明了,在理性和实践上两种文化存在差异,但不一定是根本冲突;在未来社会中这种冲突可以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不断化解。分裂的两种文化的沟通,要从知识论层面向存在论层面提升;跨越两种文化之间的鸿沟,建立起两种文化与人的感性生命存在之间的人格联系,以此为基础视文化为人性的存在。无论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都离不开“两种文化”的融合。因此,无论是对于进一步认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自身还是对现代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影响,这一研究都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首先在总结前人研究此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此问题进行新的拓展,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内涵、特征、相互关系作基本解释的前提下,探讨二者的融合。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途径与动因分成两节,以科学文化走向人文文化以及人文文化走向科学文化的形式,提出价值途径、交叉学科途径并进一步探寻促使“两种文化”融合的动因,推出社会现实危机迫使、科学家作用、市场经济推动等原因。其次,利用系统学理论与原理来分析说明“两种文化”融合的未来,提出一个新概念“新文化系统”,正是这个系统说明着“两种文化”发展的最终结果,并对其特点、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再次,从西方文化发展三阶段的世界观,传统文化阶段、近现代文化阶段、后现代文化阶段来重新认识、剖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自身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在后现代文化领域影响下的科学哲学转向与“两种文化”融合的内在联系与影响。最后,对“两种文化”自身和科学的发展进程与文化关系进行哲学反思。进一步分析科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一章 绪论  8-13
  1.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8-9
    1.1.1 课题的理论意义  8
    1.1.2 课题的现实意义  8
    1.1.3 课题的目的  8-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1
  1.3 本文的框架和创新点  11-13
    1.3.1 本文的框架  11-12
    1.3.2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2-13
第二章 关于科学文化人文文化  13-22
  2.1 “两种文化”问题的历史考查  13-16
    2.1.1 “两种文化”问题在古代的表现  13
    2.1.2 “两种文化”问题在近代的表现  13-15
    2.1.3 “两种文化”问题在当代的表现  15-16
  2.2 “两种文化”的内涵、特征及互动关系  16-20
    2.2.1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内涵、特征  16-17
    2.2.2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互动关系  17-19
    2.2.3 “科学大战”与“两种文化”  19-20
  2.3 “两种文化”与“一门科学”  20-22
第三章 “两种文化”的融合  22-35
  3.1 “两种文化”融合的必然性与现实可能性  22-23
    3.1.1 “两种文化”融合的必然性  22
    3.1.2 “两种文化”融合的现实可能性  22-23
  3.2 从科学文化走向人文文化  23-28
    3.2.1 从科学文化走向人文文化的途径  23-26
    3.2.2 从科学文化走向人文文化的动因  26-28
  3.3 从人文文化走向科学文化  28-31
    3.3.1 从人文文化走向科学文化的途径  28-29
    3.3.2 从人文文化走向科学文化的动因  29-31
  3.4 “两种文化”融合的未来  31-35
    3.4.1 新文化系统与子系统关系的分析  31-32
    3.4.2 新文化系统的特点  32-34
    3.4.3 新文化系统的功能  34-35
第四章 西方文化历程与“两种文化”  35-40
  4.1 从西方文化发展三阶段的世界观来看“两种文化”  35-38
    4.1.1 从古希腊、中世纪文化的世界观来看“两种文化”  35
    4.1.2 从近现代文化的世界观来看两种文化  35-37
    4.1.3 从后现代文化的世界观来看“两种文化”  37-38
  4.2 科学哲学的转向与“两种文化”  38-40
第五章 “两种文化”融合的哲学维度  40-43
  5.1 “两种文化”自身的反思  40-41
  5.2 科学发展与文化变迁的反思  41-43
第六章 结语  43-46
参考文献  46-48
致谢  48-49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9

相似论文

  1. 科学文化发展机制研究,G322
  2. 新中国早期的“大科学”体制与科学文化,G322
  3. 两种文化:从分裂到融合,G0
  4.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交融,G02
  5. 从南路壮剧的兴衰看科技对民间文化的影响,J825
  6.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科学文化传播的影响,G206
  7. 国际科学文化名人访沪及其影响(1919~1937),K258
  8. 约瑟夫·阿伽西的科学文化观,N02
  9. 论唐代本土与异域服饰文化的融合,J523.5
  10. 科学文化视角下的科学批判,G301
  11. 科幻文艺对科学文化传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G206
  12. 当前我国农村的贫困与文化扶贫问题研究,F323.8
  13. 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素养及其培养研究,G640
  14. 任鸿隽,K825.46
  15. 科学文化与中国科学教育,G301
  16. 透过“公众理解科学”发展历程探讨发展特点,G301
  17. 伦理学视野下的科学文化,B82-05
  18. 胡适的科学文化观,G129
  19. 中医病因学的科学与文化分析,R228
  20.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法律制度浅议,D922.4

中图分类: > 自然科学总论 >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 科学的哲学原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