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耻”“乐”圆融

作 者: 卢旭华
导 师: 陈德述
学 校: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专 业: 中国哲学
关键词: 文化模式 儒家 耻感 乐感
分类号: B82-0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对传统文化思想的研究必须走进历史,走进人类的生活与心灵。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考察,主要以对先秦儒家著作的解析为基础,在揭示其内在含蕴的前提下,从文化形态及文化的内在结构方面进行论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既不是单纯“耻”的文化,也不是单纯“乐”的文化,而是“耻”与“乐”纠结、融通最终又圆融一体的文化,并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扬这种文化模式对我们生活的规范和指导作用。文章首先明确何为文化,以及何为文化模式,并介绍几种具体文化模式。基于人的生与活,提出文化就是价值场。显明并强调“文化”的这种对人(“生”并且“活”)的效用。在明确基本概念的前提下,从自然根源、社会根源以及我-你对待式思维基础方面,探讨耻乐纠结合一的可能性。对耻感的伦理结构和乐感的伦理结构分别展开分析,认为耻感以仁为内在标准,以礼为外在标准,同时耻感对践仁行礼,以及某种程度上沟通内在“仁”与外在“礼”起着重大作用。外在的规范(礼等)为主体了解后,经过“耻”的认同与呵护,才能为主体所接受与固有,从而成为主体实有诸己的德性。内在的善端(仁等),在“耻”的“自省”作用关注下,才更好的推之于外。通过分析先儒对乐的相关论述,可以发现善是美的基础,道德心性是乐的基础。“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乐之为乐应是“乐得其道”的,是通向仁义之道的,而不能是“乐得其欲”的,“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耻感与乐感都有情感性,并都与人之德性相关,都追求和的境界。当然,耻侧重负面,乐侧重正面。耻侧重表达人肩头之沉甸甸的责任,生之义务;乐则侧重表达人内心的欢乐,生之趣味。就在人之生活里它们纠结并融通为一。“耻·乐”文化心理模式的初步分析、建构完成之后,文章又着重对该文化模式的内外结构特点进行探讨,认为该耻乐之中,“理”中有“情”、“情”中有“理”,即理性、理智与情感的交融、渗透、贯通、统一,即情理一统为其内结构特征。传统农业生产中的依赖自然,半赖人力的特点,使自然(天)成为我们生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由于生存,我们便与在于人(类)之外者合一,耻乐之感也必然的反映这一合一,以逆天、害天为耻,以顺天、乐天为荣,以体会并达到天人合一境界为最大的乐事。况且“人能群”成了保证人生存繁衍的重要条件之一。再加上宗法社会形成的独特社会成员系统,任何个人都在纵向上成为血缘延续的一个环节,又在横向上成为宗族乃至社会的一个成员,这样在我们重“血缘”、“宗法”的社会中,个体之人便与一己之外的同类者(他人)合二为一。所以一己之耻乐便与他者或类相连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天与人,人(个体)与人(类)都在人类生存延续的基础上和合为一。我们就在这“一”中生并且活,并且力争活的和谐、温馨、美好。天与人在人(类)生及活的层面统一在一起,成为耻乐文化的外结构特征。再以司马迁为代表,介绍并直观感受这一文化模式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最后,讨论随着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思维模式由我-你对待式思维,转化为我-他对待式思维,传统耻乐文化模式进行现代转化的可能路径。即把耻感的“仁”“礼”对比标准,剥离“家族性”的外衣,换上或者充实进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社会人条件下的个人,而非家族人条件下的个人)品德三种新内容,以塑造一种更体现时代精神,更符合时代要求的伦理标准。以违背家族性道德(家庭美德)为羞耻,更以违背或者损害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为耻辱。四位一体,成为一个清醒而自觉、自为的“个体‘人’”,一个真正的“我”。也把乐从家族性之中解脱出来,使它从相对单纯的道德之乐丰富为具有功利性、社会性、个体性之乐。更明确一点说就是,既注重道德(此道德包含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等内涵)性,体会或者强调“以道修身”之乐,又注重体会“能力价值”(工具性知识的掌握)提升之乐,更注重体会“社会性价值”(非传统上下顺从关系,强调个人独立自主,以社会为中心,涉及人际关系)和“个人性价值”(非传统家族性个人,而是自由组合之社会人前提下的独立个体,以自我为中心)和谐为一之乐。这样,先儒们思想中蕴含或创设的耻乐文化模式,在新时代就既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又融合吸纳了现代性因素,因而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气息、时代面貌,也必将发挥时代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6
前言  6-11
  一、选题目的  6-8
  二、研究现状  8-9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一点说明  9-11
第一章 文化、文化模式及几种具体文化模式的介绍  11-19
  第一节 何谓文化  11-13
  第二节 何谓文化模式  13-15
  第三节 几种具体文化模式简介  15-19
    一、罪感文化  16
    二、耻感文化  16-17
    三、乐感文化  17-19
第二章 “耻”“乐”纠结与融通的诸因由浅说  19-34
  第一节 自然、社会根源  19-24
    一、自然根源  19-21
    二、社会根源  21-24
  第二节 思维基础  24-27
  第三节 伦理结构  27-34
    一、耻感之伦理结构分析  27-31
    二、乐感之伦理结构分析  31-34
第三章 “耻·乐”文化心理模式的内外结构  34-39
  第一节 情理一统:耻乐文化心理模式的内结构  34-36
  第二节 天人合一:耻乐文化心理模式的外结构  36-39
第四章 “耻·乐”文化心理模式的案例析证  39-41
第五章 “耻·乐”文化心理模式的现代转换  41-46
  第一节 时代条件的变化  41-44
    一、生产方式的变化及其影响  41-42
    二、宗法关系的变化及其影响  42-43
    三、思维方式的衍变  43-44
  第二节 现代转换的思路  44-46
结语  46-47
参考文献  47-49
致谢  49-50
个人简历  50

相似论文

  1.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2. 道统与济世,C912.4
  3. 浅析冯友兰人生境界说,B26
  4. 儒家生物多样性智慧研究,B222
  5. 中国古代生态思想与当代环境伦理观的构建,B82-058
  6. 儒家民本思想及其现代诠释,D092
  7. 论先秦儒家之“义”的道德精神,B222
  8.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G633.3
  9. 先秦儒家文学传播思想研究,G206
  10. 方太集团儒家文化管理模式研究,F426.6
  11. 论儒家伦理在韩国影视剧中的表现,B312.6
  12. 儒家仁爱与基督教博爱思想比较研究,B978
  13. 儒家伦理与新加坡家庭价值观教育研究,B823.1
  14. 试论儒家作品的思想对越南文化的影响,G133.3
  15. 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D648
  16. 先秦时期“情理”论研究,I01
  17. 论西夏刑事法律制度,D929
  18. 试论泰国华人族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D634
  19. 从“科玄论战”看中国现代知识阶层文化建构问题,D663.5
  20. 儒家“五伦”思想与中国伊斯兰“五典”思想的比较,B968
  21. 儒家家庭伦理思想在当代中国家庭伦理建设中的价值研究,B823.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伦理学(道德哲学) > 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 > 伦理学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