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绵阳机场目视飞行程序研究

作 者: 赵巍巍
导 师: 朱代武;陈肯
学 校: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专 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关键词: 目视飞行程序 目视精度 目视进近 保护区 超障高度/高
分类号: V3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民航业的迅猛发展,进出机场的航班量大幅度增加,我国的空域变得越来越紧张。日益严峻的形势对飞行程序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的机场主要使用的还是传统的仪表飞行程序,对地面导航设施的依赖程度很大,这就使得飞行程序受到了很大限制。同时,还存在着导航设施过多、频率浪费严重、飞行程序适应性较差等缺陷,因此,设计出一套安全、经济、简便、同时能够有效应对特殊情况的目视飞行程序十分必要。目视飞行程序是在可见天地线、地标的天气条件下,能够判明航空器飞行状态和目视判定方位的飞行。它主要依赖飞行员参考地面的明显地标来判断飞机空间方位以及保持飞机之间的安全距离,在必要时可以辅助参考无线电定位信息。目视飞行充分利用了自然界本来存在的地理标志,如河流、公路、建筑、湖泊等等,对地面导航设施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同时,实施目视进近能够缩短航路,缩小飞机之间的飞行间隔,这为增加终端区的飞行流量意义十分重大。本文运用仪表飞行程序设计的思想和原则,首先对与目视相关的传统飞行程序设计方法进行系统阐述和介绍;其次研究了人的视觉精度问题,并首次将视觉系统以及误差的分析理论引入到飞行中来,通过与飞行参数相结合,分析建模和仿真研究,得出飞行中视觉精度的误差大小,为后面目视飞行保护区的确定提供了参考信息;再次研究了目视飞行保护区的大小。目视飞行是飞行员视力和导航设施共同完成的,因此保护区的大小既要考虑目视误差的问题,又必须考虑导航台的误差、飞行技术容差、系统计算误差等。由上述诸因素共同作用,从理论上得出了目视飞行保护区半宽以及偏航容差的大小;最后结合绵阳机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机场周边的地理特点,通过参数的计算,设计出适合绵阳机场的目视进近以及目视盘旋飞行程序,确定了参考地标,决策点的坐标,以及目视飞行航迹。本文还分析了目视飞行程序在绵阳机场运行的标准和实施的条件等,并做了综合的阐述。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绪论  10-16
  1.1 研究背景  10-12
  1.2 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12-13
  1.3 研究目视飞行程序的现实意义  13-14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16
第二章 目视飞行程序的设计标准  16-37
  2.1 引言  16
  2.2 基于传统程序的目视飞行程序  16-28
    2.2.1 程序设计的原则  16-22
    2.2.2 转弯参数  22-24
    2.2.3 基于VOR/DME 的仪表进近程序  24-25
    2.2.4 目视盘旋  25-28
  2.3 基于PBN程序的目视飞行程序  28-32
    2.3.1 概念及运行特点  28-29
    2.3.2 导航规范要求  29-31
    2.3.3 PBN 空域  31
    2.3.4 PBN 程序设计标准  31-32
  2.4 综合分析  32-35
    2.4.1 常规及现代程序  32-34
    2.4.2 目视程序  34-35
  2.5 小结  35-37
第三章 目视飞行中的航迹精度分析  37-47
  3.1 引言  37
  3.2 空间方位及目视误差  37-39
    3.2.1 空间方位感  37-38
    3.2.2 最后进近目视误差的分析  38-39
  3.3 误差的合成与分配理论  39-42
    3.3.1 函数系统误差计算  39-40
    3.3.2 系统误差的合成  40-42
  3.4 双目视觉系统与跑道对正  42-43
  3.5 目视精度分析与仿真  43-46
  3.6 小结  46-47
第四章 目视飞行程序保护区的确定  47-60
  4.1 引言  47
  4.2 系统使用精度  47
  4.3 影响导航精度的因素  47
  4.4 飞行技术容差  47-48
  4.5 系统计算容差  48
  4.6 人眼目视误差  48
  4.7 XTT、ATT 和目视保护区半宽  48-52
  4.8 目视盘旋进近  52-56
    4.8.1 保护区的画法  53
    4.8.2 保护区半径的确定方法  53-55
    4.8.3 目视盘旋飞行半径的确定  55-56
  4.9 规定航迹的目视机动飞行  56-59
  4.10 小结  59-60
第五章 绵阳机场目视进近程序设计  60-86
  5.1 引言  60
  5.2 绵阳机场飞行程序的现状和设计意义  60
  5.3 绵阳机场目视飞行程序设计的主要内容  60-61
  5.4 目视起落航线设计  61-67
  5.5 32 号跑道目视离场程序  67-71
  5.6 A 类飞机由P247 报告点沿航路P-01A 加入目视进近  71-75
  5.7 B 类飞机由P247 报告点沿航路P-01A 加入目视进近  75-79
  5.8 C 类飞机由P247 报告点沿航路P-01A 加入目视进近  79-80
  5.9 各类飞机由P248 报告点沿航路P-02A 加入目视进近  80-82
  5.10 目视盘旋进近  82-84
  5.11 小结  84-86
第六章 目视飞行程序在绵阳机场的运行  86-95
  6.1 引言  86
  6.2 目视气象条件(VMC)  86-87
    6.2.1 目视飞行的能见度要求  86-87
  6.3 目视飞行实施前期的准备工作  87-89
    6.3.1 目视飞行前飞行燃油的要求  87
    6.3.2 飞行计划  87
    6.3.3 目视间隔的配备  87-88
    6.3.4 使用目视间隔时的相关信息通报  88
    6.3.5 实施目视进近时应当考虑的条件  88
    6.3.6 实施目视进近时的相关信息通报  88
    6.3.7 起落航线飞行的规定  88-89
  6.4 目视飞行的实施  89-92
    6.4.1 目视飞行安全间隔  89
    6.4.2 最低安全高度  89
    6.4.3 进近目视间隔的建立方法  89-90
    6.4.4 目视进近程序的实施  90-91
    6.4.5 目视盘旋超障余度  91-92
    6.4.6 在运输机场空域外的目视飞行  92
  6.5 目视飞行的设备要求  92-93
  6.6 终端目视飞行及管制移交  93-95
总结  95-97
参考文献  97-9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9-100
致谢  100

相似论文

  1.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2.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3. 江苏省陆栖濒危脊椎动物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区研究,Q948.2
  4. 傣族生态文化及其法律保护研究,D922.6
  5. 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评估与论证研究,S759.9
  6. 滨海湿地保护区与港口的生态相容性研究,X37
  7.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研究,P942
  8. 广东郁南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Q948
  9. 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宜章臭蛙与花臭蛙繁殖期的生境选择与种群动态研究,Q958
  10. 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发展对策研究,X37
  11. 纳版河流域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框架研究,X36
  12.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研究,S646
  13. 不同起源柳杉群落结构特征对比研究,S718.54
  14. 海洋保护区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P7
  15.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种群生态位研究,Q948
  16. ADS-B引导下的目视进近规范及查询软件设计,TP311.13
  17.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华山松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S714
  18. 大沙河自然保护区银杉种群和群落生态学研究,Q948
  19. 乌伊岭湿地水生真菌多样性的研究,Q938
  20. 汗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Q948

中图分类: > 航空、航天 > 航空 > 航空飞行术 > 飞行、驾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