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江苏省陆栖濒危脊椎动物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区研究
作 者: 于莉
导 师: 赵言文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江苏省 濒危动物 分布格局 优先保护区
分类号: Q94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濒危物种指所有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植物,它是一项珍贵的、不可替代的、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维护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以县(市)为基本地理单元建立江苏省陆栖濒危脊椎动物二元分布数据库;基于GIS技术,研究濒危动物物种丰富度格局;依据地理单元中物种组成的相似程度进行聚类分析,探讨江苏省濒危动物相似性分布格局;利用Dobson排除算法研究得出江苏省濒危动物优先保护地区并对其保护现状进行评价,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这对江苏省增加濒危动物投入的保护力度、制定行动计划、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科研选题立项等工作,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江苏省陆栖濒危脊椎动物共有35科59属83种。其中,哺乳动物9种、两栖动物4种、爬行动物17种、鸟类53种;按濒危等级分类,极危(CR)3种、濒危(EN)16种、易危(VU)32种、近危(NT)32种。江苏省濒危物种与周边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323、0.309和0.393,说明江苏省濒危物种与其它省份相比相似性不是特别明显,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其数量占全国濒危物种数的9.75%,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2、江苏省73个评价单元中,宜兴濒危物种最多。西南部丘陵山区、盐城、连云港及启东地区濒危物种丰富度较高,江苏中部地区(主要为泰州和淮安)濒危物种丰富度较低。江苏省濒危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与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基本一致,濒危物种丰富度与总物种丰富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n=73),Pearson相关系数为0.756。3、依据物种组成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当组间距离为24.0时,73个地理单元可分为Ⅰ长江以南地区,即南京、镇江、苏州、常州、无锡;Ⅱ盐城;Ⅲ除盐城以外的长江以北地区3组。当组间距离为20.5时,可分为Ⅰ长江以南地区,即南京、镇江、苏州、常州、无锡;Ⅱ盐城;ⅢA连云港,ⅢB长江以北平原地区,即徐州、宿迁、淮安、南通、泰州、扬州4组。当组间距离为18.5时,可分为Ⅰ长江以南地区,即南京、镇江、苏州、常州、无锡;Ⅱ盐城;ⅢA连云港;ⅢBa淮河以北地区,即徐州、宿迁、淮安;ⅢBb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即南通、泰州、扬州5组。该聚类结果表明江苏省陆栖濒危脊椎动物分布受自然地理亚区、地形地貌以及人为活动的共同影响。4、宜兴、大丰、浦口、常熟、新沂和连云港市郊6个县市分布着全省所有83种濒危动物,这些地区同样是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关注的地区,为江苏省濒危动物优先保护区。目前,上述6个县市中只有大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2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它5个县市保护区面积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需通过保护与恢复栖息地环境、迁地保护、强化基因保护和环境监测研究等措施加强濒危物种保护。
|
全文目录
摘要 7-9ABSTRACT 9-11第一章 绪论 11-23 1.1 研究背景 11-12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1.3 研究理论基础 12-13 1.3.1 濒危物种 12 1.3.2 濒危物种丰富度 12-13 1.3.3 分布格局 13 1.3.4 优先保护区 13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23 1.4.1 濒危评价标准 14-17 1.4.2 濒危机制 17-18 1.4.3 地理分布格局 18-19 1.4.4 保护优先性 19-20 1.4.5 保护方法 20-23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3-29 2.1 地理位置 23 2.2 地形地貌 23-24 2.2.1 地形特点 23 2.2.2 地貌类型 23-24 2.3 气候水文 24-25 2.4 植被与土壤 25 2.5 动物地理区划 25-26 2.6 行政区划 26-29第三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29-33 3.1 研究对象 29 3.2 研究内容及目标 29-30 3.2.1 研究内容 29 3.2.2 研究目标 29-30 3.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0 3.3 技术路线 30-31 3.4 研究方法 31-33 3.4.1 调查方法 31 3.4.2 分布格局研究方法 31-32 3.4.4 优先保护区研究方法 32-33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33-53 4.1 江苏省濒危动物物种丰富度 33-42 4.1.1 濒危物种组成 33-35 4.1.2 物种特征分析 35-36 4.1.3 与全国及临近省份的比较 36-41 4.1.4 濒危原因分析 41-42 4.2 江苏省濒危动物分布格局 42-48 4.2.1 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 42-44 4.2.2 物种相似性分布格局 44-48 4.3 江苏省濒危动物优先保护区 48-53 4.3.1 优先保护区 48-49 4.3.2 保护现状 49-51 4.3.3 保护对策 51-53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53-57 5.1 结论 53 5.2 研究展望 53-55 5.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55-57参考文献 57-61致谢 61-62附表 62-70
|
相似论文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X24
- 江苏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与消费生态足迹评价,F123
- 江苏省典型区域农村地表水环境现状空间分析及污染评价,S271
- 江苏省水稻、小麦施肥现状的分析与评价,S511
- 天龙山濒危植物丽豆的环境生态学研究,Q948
- 对江苏省部分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质和体育活动现状的调研,G804.49
- 研究生自主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研究,G807.4
- 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G834
- 江苏省女子沙滩排球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G842
- 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G849.1
- 农民城市化视角下的江苏省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研究,F299.27
- 南方红豆杉种群生态学与种质资源评估,S791.49
- 江苏省利用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项目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F831.2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江苏省六大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评价,F127;F224
- 江苏省土地承载力研究,F301
- 林下灌木生物量方程的验证和生物量分布格局研究,S718.5
- 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天然林种群研究,S718.55
- 江苏省散打后备运动员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52.4
- 江苏省城市中小学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43
-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研究,F323.6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 植物地理学、植物分布(植物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