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宜章臭蛙与花臭蛙繁殖期的生境选择与种群动态研究

作 者: 费冬波
导 师: 杨道德
学 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专 业: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关键词: 宜章臭蛙 花臭蛙 生境选择 繁殖策略 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分类号: Q95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3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07年费梁等将分布于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莽山保护区)的龙胜臭蛙(Odorrana lungshengensis)订为新种宜章臭蛙(O. yizhangensis),由于宜章臭蛙多年来一直被误认为是龙胜臭蛙,到目前为止未见有关于宜章臭蛙的其他报道。在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作者分别于2009年7月25日~8月5日、8月26日~9月5日、10月19日~24日,对莽山保护区宜章臭蛙繁殖期的生境选择和种群动态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选择生态习性相近的花臭蛙(O.schmakeri)进行对比研究。作者对宜章臭蛙与花臭蛙具体分布地点及分布规律;宜章臭蛙与花臭蛙的生境特征,及生境选择;宜章臭蛙与花臭蛙的种群动态及繁殖生物学;宜章臭蛙与花臭蛙的繁殖策略开展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发现:(1)宜章臭蛙显著选择晚上活动,显著选择海拔1051~1350m、植被为灌草乔木混交林、郁闭度高、气温21.0-26.8℃、空气湿度57.0%~70.0%、河道宽度9.5~17.5m、水面宽度3.7~8.3m、水流速度缓、水温21.1~24.8℃、pH值小于7.0、溶氧量小于4.5mg·L-1、水深10~30 cm、距公路距离大于100m、距水坝距离大于1000m、水中石岛较多的生境;花臭蛙显著选择晚上活动,显著选择海拔450~750m、植被类型灌草从、郁闭度低、气温21.0~26.8℃、空气湿度71.0%~84.0%、河道宽度大于25.5m、水面宽度13.0~17.6m、水流速度较急、水温21.1~24.8℃、pH值7.0~7.3、溶氧量4.5~5.5mg·L-1、水深大于10cm、距公路距离小于100m、距水坝距离小于1000m、裸露石滩较多的生境。(2)繁殖期94.12%的宜章臭蛙会选择海拔1051~1350m的河段作为繁殖场,低海拔河道未见宜章臭蛙分布,而80.56%的花臭蛙会选择海拔450-750m的河段,少量花臭蛙也会分布在高海拔河道,在不同海拔繁殖场的选择上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随着温度的降低,花臭蛙会从中海拔河段向低海拔河段迁移,而宜章臭蛙会大量离开河道向森林迁移。(3)本研究发现性成熟的宜章臭蛀雄蛙头体长为49.5±2.6(n=23),雌蛙头体长63.2±4.0(n=8);成熟的花臭蛙雄蛙头体长43.3±2.3(n=223),雌蛙头体长78.7±5.3(n=19);宜章臭蛙和花臭蛙的性比♀:(?)分别为1:5.4和1:13.3,雌蛙数明明显少于雄蛙;宜章臭蛙怀卵量约为371,依据文献记载花臭蛙怀卵量约为1500,两者相距甚大。可能由于不同的生存压力而形成不同的繁殖策略:花臭蛙具有较高的繁殖力,用数量众多的后代未应对环境压力;而宜章臭蛙的生境压力较小,繁殖力也较低。(4)宜章臭蛙的繁殖期期为7~9月,花臭蛙的繁殖期为7~8月,没有明显的分化,但通过对两者繁殖期生境选择分析表明两者在产卵场选择的多个生态因子上分化极为显著。宜章臭蛙和花臭蛙在莽山保护区呈同域分布,但它们对生境选择和利用的差异避免了资源竞争。有力地保证了避免产卵场的竞争及蝌蚪为食物资源的竞争。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绪论  10-11
2 文献综述  11-20
  2.1 基本概念  11-12
    2.1.1 野生动物管理  11
    2.1.2 生境及生境选择  11
    2.1.3 种群及种群动态  11-12
  2.2 研究对象介绍  12-14
    2.2.1 分类地位  12
    2.2.2 形态特征  12-13
    2.2.3 生物学特性  13
    2.2.4 利用价值  13-14
  2.3 有关研究进展  14-17
    2.3.1 臭蛙属研究进展  14-15
    2.3.2 动物生境选择研究进展  15-16
    2.3.3 动物种群动态研究进展  16-17
  2.4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17-20
    2.4.1 研究目的  17-18
    2.4.2 研究内容  18
    2.4.3 研究意义  18-20
3 研究地概况  20-24
  3.1 自然条件概况  20-22
  3.2 溪沟周边植被概况  22-23
  3.3 公路交通概况  23-24
4 研究方法  24-31
  4.1 调查方法  24-28
    4.1.1 调查时间和方法  24
    4.1.2 样方设置  24-25
    4.1.3 生境选择研究方法  25-27
    4.1.4 种群动态研究方法  27
    4.1.5 繁殖生物学研究方法  27-28
  4.2 统计方法  28-31
    4.2.1 生境选择统计方法  28-29
    4.2.2 种群动态统计方法  29-30
    4.2.3 繁殖生物学统计方法  30-31
5 结果与分析  31-46
  5.1 宜章臭蛙与花臭蛙繁殖期生境选择研究结果  31-42
    5.1.1 宜章臭蛙与花臭蛙繁殖期生境选择调查概况  31-33
    5.1.2 宜章臭蛙繁殖期生境选择研究结果  33-36
    5.1.3 花臭蛙繁殖期生境选择研究结果  36-39
    5.1.4 宜章臭蛙与花臭蛙繁殖期生境选择差异研究结果  39-42
  5.2 宜章臭蛙与花臭蛙繁殖期种群动态研究结果  42-43
    5.2.1 宜章臭蛙与花臭蛙繁殖期种群波动研究结果  42
    5.2.2 宜章臭蛙与花臭蛙繁殖期种群估计研究结果  42-43
  5.3 宜章臭蛙与花臭蛙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结果  43-46
    5.3.1 宜章臭蛙与花臭蛙繁殖时间  43
    5.3.2 宜章臭蛙与花臭蛙繁殖的生态条件  43-44
    5.3.3 宜章臭蛙与花臭蛙的性二征与性比  44
    5.3.4 宜章臭蛙与花臭蛙的怀卵量及产卵批次  44-46
6 讨论  46-49
  6.1 宜章臭蛙与花臭蛙繁殖期生境选择的差异  46
  6.2 宜章臭蛙与花臭蛙繁殖策略比较  46-47
  6.3 人为活动对宜章臭蛙与花臭蛙繁殖的影响  47-49
参考文献  49-62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62-64
致谢  64

相似论文

  1. 福建兴化湾西岸越冬水鸟多样性与生境选择研究,Q958
  2. 广义花臭蛙的形态量度和遗传分化研究,Q958
  3. 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公路死亡研究及生物通道设计,S863
  4. 苏北海滨湿地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扩张能力研究,X171
  5. 小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利用对黑熊栖息地的时空尺度和食物资源的影响,S863
  6. 冈斯底里山南坡草青期西藏马鹿生境选择及其适宜性评价,S829.9
  7. 雄性秦岭羚牛繁殖策略和行为的初步研究,S865
  8. 基于“3S”技术的扎龙湿地恢复初期丹顶鹤繁殖期生境选择研究,Q958.1
  9. 森林采伐对马鹿冬季生境选择的影响,Q958.1
  10. 秦岭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交配行为的研究,Q958.1
  11. 基于3S技术灰鹤冬季生境选择研究,Q958.1
  12. 基于3S技术的高黎贡山羚牛生境评价研究,S863
  13. 额济纳荒漠绿洲胡杨繁殖特性的研究,S792.11
  14. 水位波动对水生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生态学研究,Q948
  15. 松嫩草地蔓委陵菜无性系种群及构件数量动态,Q948
  16. 鳄蜥的景观格局分析和生境选择,Q958
  17. 贺兰山丁香繁殖对策的初步研究,Q948
  18.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改进及其在航迹规划中的应用研究,V249.1
  19. 米氏冰草繁殖生态学特征及种群竞争机制,S543.9
  20. 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和马鹿(Cervus elaphus alxaicus)的食性及生境选择比较研究,Q958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动物学 >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