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赵固井田地质环境评价及预警体系研究

作 者: 赵明坤
导 师: 王心义
学 校: 河南理工大学
专 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 指标体系 评价及预警
分类号: X1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极大需求,每年有大量的矿产和围岩从地表和地下开采出,破坏了地球表面和岩石圈的自然平衡,使地质环境持续恶化,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毁损严重、地质灾害频发、环境污染加剧,对周围大气、土壤、地下水、生态甚至景观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针对焦作矿区在以往的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的调查和分析,预测了赵固井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根据地下水、土地、生态等方面的污染因子对矿区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建立了赵固井田的地质环境指标体系;用单因子评价法和赋权综合评价法建立了赵固井田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并对其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在采用赋权综合评价法时,由于各指标因素的物理意义彼此不同、单位不同,对评价对象的作用趋势也不同,各指标之间不具可比性。所以对其进行了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赵固井田地质环境质量的预警模型,为下一步电子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 前言  9-22
  1.1 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评价及预警研究的意义  9
  1.2 地质环境预警的相关概念及其依据  9-14
    1.2.1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9-11
    1.2.2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概念及方法  11-13
    1.2.3 矿山地质环境预警概念及方法  13-14
    1.2.4 预警体系研究的依据  14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0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4-18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8-20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0-22
    1.4.1 主要研究内容  20
    1.4.2 技术路线与方法  20-22
2 赵固井田概况  22-25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2
    2.1.2 地形地貌及水系  22
    2.1.3 气象  22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25
3 矿区地质环境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及其评价方法概述  25-31
  3.1 建立矿区地质环境指标体系的原则  25-26
  3.2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26-31
    3.2.1 单因子评价法  26
    3.2.2 赋权综合评价法  26-31
4 赵固井田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31-73
  4.1 赵固井田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的研究  31-54
    4.1.1 焦作矿区水污染和破坏概况  32-41
    4.1.2 煤矿水污染的危害  41-43
    4.1.3 矿区地下水质量评价  43-54
  4.2 矿区土地破坏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54-65
    4.2.1 矿区土地破坏现状  54-60
    4.2.2 矿区土地破坏及复垦评价指标体系  60-62
    4.2.3 矿区土壤污染质量评价  62-65
  4.3 矿区生态质量评价体系  65-73
    4.3.1 矿区绿色植物的生态服务功能  65-67
    4.3.2 赵固矿区绿化状况  67-69
    4.3.3 矿区生态(绿地)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69
    4.3.4 矿区生态(绿地)指标的评价标准  69-71
    4.3.5 矿区生态评价的方法  71-73
5 赵固井田地质环境质量预警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73-81
  5.1 矿区地质环境质量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73-74
    5.1.1 预警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73
    5.1.2 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73-74
  5.2 矿区地质环境质量预警模型-GM(1,1)灰色预测模型  74-78
    5.2.1 GM(1,1)灰色预测模型  74-77
    5.2.2 GM(1,1)灰色预测模型的精度分析  77-78
  5.3 矿区地质环境的预警评价方法  78-81
    5.3.1 矿区地质环境的单指数预警评价  79
    5.3.2 矿区地质环境的综合指数预警评价  79-81
6 赵固井田地质环境质量预警分析  81-86
  6.1 矿区主要环境质量指标值的确定  81-84
  6.2 单指数评价预警分析  84-85
  6.3 综合指数评价预警分析  85-86
7 结论与建议  86-88
  7.1 主要研究结论  86
  7.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86-88
参考文献  88-93
致谢  93-94
附录Ⅰ 专家调查表  94-96
附录Ⅱ 发表的论文  96-114

相似论文

  1.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2.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3. 基于GIS的区域水环境压力分区研究,X321
  4.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5.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6.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7.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X826
  8.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X2
  9. 高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G647
  10. 应急物流通道的选择与评价研究,X43
  11. 苏中地区镇域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研究,X826
  1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江苏省种植模式优势度评价,S344
  13. 中国的教育公平监测:理论探索与案例分析,G521
  14. 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G643
  15. 中职生通用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及实施研究,G712.0
  16.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危机评价研究,G258.6
  17. 阳城煤矿安全生产综合评价与安全投入优化,X936
  18. 青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C964.2
  19. 我国基础教育品牌培育研究,G639.2
  20. 工科高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研究,G642.4
  21. 西航职院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设计,G717.2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地学 > 环境地质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