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贺兰山断裂构造

作 者: 孙保平
导 师: 钱壮志
学 校: 长安大学
专 业: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关键词: 贺兰山构造系统 逆冲推覆 滑脱构造 走滑断层 构造演化 控矿
分类号: P5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9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贺兰山地区地处鄂尔多斯西缘,是连接我国北方西部与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枢纽地区,是我国地层、构造、地貌以及各种地球物理场的重要分界区域。贺兰山区域内构造长期经历不同方式的构造变动,其明显的地貌特征及构造格局历来备受地学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贺兰山区域内构造的研究,系统总结了贺兰山断裂构造系统的构造特征,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和新进展:1.本文系统总结了鄂尔多斯西缘贺兰山区域内的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划分出了六盘山弧形构造系统和贺兰山逆冲构造系统,其中贺兰山逆冲构造系统主要有小松山逆冲推覆构造、宗别立逆冲推覆构造,石炭井逆冲推覆构造、呼吉尔台逆冲推覆构造、厢根达赖—科学山逆冲推覆构造,以及大南沟和榆树沟冲断带,在贺兰山南段涉及六盘山弧形构造系统,主要的逆冲推覆构造为,三关口逆冲推覆构造和土井子—青铜峡逆冲推覆构造。2.通过对柳树沟、龙墩尖子~大磴沟~马莲滩一带的地层及构造进行考察和分析,新发现汝箕沟滑脱构造的存在,圈定了滑脱体的范围,还研究了滑脱层的结构特征,其巨大滑脱面主要为石炭系—二叠系的煤系岩层,并在滑脱层上段构成复杂的双冲叠瓦状构造,下段则形成强烈的牵引褶皱,而在滑脱体的上形成侏罗山式褶皱。3.分析了贺兰山东、西麓的阶梯状断层对于现今存在的地质地貌的构造影响,对于走滑断层着重分析总结正谊关断裂的多期活动性。4.提出了贺兰山区域逆冲推覆构造的扩展样式为前展式和后展式。5.总结了贺兰山区域内构造的动力学机制和构造演化阶段,其主要演化阶段为基底演化阶段、陆内冷裂谷—陆缘盆地(伸展)、隆升夷平(挤压)、板内伸展、板内变形(伸展—挤压)、盆岭构造演化等六个阶段,其次探讨了研究区内断裂构造对矿产的控制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引言  10-14
  1.1 研究历史和现状  10-12
  1.2 本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12-13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1.4 主要工作量  13-14
第二章 逆冲推覆构造及冲断带  14-48
  2.1 贺兰山逆冲构造系统(V)  17-38
    2.1.1 小松山逆冲推覆构造(V_(2a))  17-20
    2.1.2 宗别立逆冲推覆构造(V_(2b))  20-23
    2.1.3 石炭井地区逆冲推覆构造(V_(2c))  23-30
    2.1.4 呼吉尔台逆冲推覆构造(V_(2e))  30-32
    2.1.5 厢根达赖—科学山逆冲推覆构造(V_6)  32-36
    2.1.6 区域冲断带(V_3)  36-38
  2.2 六盘山弧形构造系统(VI)  38-42
    2.2.1 三关口逆冲推覆构造(V_4)  38-40
    2.2.2 土井子—青铜峡逆冲推覆构造(VI_1)  40-42
  2.3 岗德尔山—桌子山陆缘褶皱带(V_1)  42-48
    2.3.1 桌子山陆缘褶冲带(V_(1a))  43
    2.3.2 乌海—乌达背冲带(V_(1b))  43-46
    2.3.3 岗德尔山—桌子山—苏海图地区构造联系  46-48
第三章 滑脱构造  48-60
  3.1 滑脱构造概况(V_(2d))  48
  3.2 滑脱面(层)特征  48-53
    3.2.1 滑脱层层位  48-50
    3.2.2 滑脱断层结构  50-53
  3.3 滑脱褶皱  53-58
    3.3.1 汝箕沟复向斜特征  54-57
    3.3.2 汝箕沟复向斜基本特点  57-58
  3.4 滑脱层下盘构造  58
  3.5 形成方式、年代和动力学特征  58-60
第四章 正断层及走滑断层  60-67
  4.1 贺兰山东麓阶梯状断层  60-61
    4.1.1 苏峪口—贺兰口正断层(HDF_1)  60
    4.1.2 大南池红窑沟断层(HDF_2)  60
    4.1.3 头关—转子沟断层(HDF_3)  60-61
  4.2 贺兰山西麓断层  61-63
    4.2.1 巴音达来断层(HX_1)  62
    4.2.2 巴音浩特断层(HX_2)  62
    4.2.3 南寺断层(HX_3)  62
    4.2.4 毡帽山东正断层(HX_4)  62-63
  4.3 东西向走滑断层  63-67
    4.3.1 牙马乌苏—巴彦呼都格断裂(YMWF)  63
    4.3.2 宗别立—正谊关断裂带(ZZF)  63-66
    4.3.3 庙前梁子沟断裂(MQF)  66-67
第五章 构造动力学机制及构造演化  67-79
  5.1 贺兰山逆冲构造系统动力学机制(V)  67-71
    5.1.1 逆冲推覆方向  67-68
    5.1.2 形成时代  68-70
    5.1.3 扩展方式  70-71
    5.1.4 推覆距离  71
  5.2 六盘山弧形构造系统动力学机制(VI)  71-74
    5.2.1 逆冲推覆方向  71-72
    5.2.2 形成时代  72-73
    5.2.3 推覆构造扩展样式  73-74
    5.2.4 推覆距离  74
  5.3 区域构造演化  74-77
  5.4 断裂构造控矿作用分析  77-79
结论  79-80
参考文献  80-83
附录  83-90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0-91
致谢  91

相似论文

  1. 云南省勐腊县南坡铜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P618.41
  2. 云南东川铜矿构造演化与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P618.41
  3. 云南新平大红山铁铜矿区构造演化及遥感找矿分析,P618.31
  4.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构造变形研究,P542
  5. 松辽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研究,P531
  6. 南宫凹陷中、新生界油气地质条件研究,P618.13
  7. 济阳坳陷孔店组转型期构造演化对原型盆地的控制影响研究,P542.3
  8. 云南马关都龙锌铟多金属超大型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P618.51
  9. 帕米尔弧东段山前构造特征及地质意义,P618.13
  10. 祁东矿井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TD713
  11.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早寒武世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P588.14
  12. 七星矿井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TD712
  13. 西天山伊宁地层小区阿克沙克组研究,P535
  14. 新疆沙瓦布齐地区构造与砂岩型铀矿成矿关系研究,P619.14
  15. 大巴山前陆带构造演化及流体碳氢氧同位素研究,P597
  16. 陶二井田瓦斯地质规律研究与瓦斯预测,TD712
  17. 杉木树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及瓦斯预测研究,TD712
  18. 老王寨金矿床赋矿岩石特征和成矿机制分析,P618.51
  19. 连云港—苏州区域剖面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P618.13
  20. 五沟煤矿瓦斯地质规律研究与瓦斯预测,TD71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构造地质学 > 构造运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