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研究

作 者: 黄亚林
导 师: 李明贤
学 校: 湖南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利益协同 农业风险保障权 SAR模型 协同机制
分类号: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加剧,农业生产风险增大并且集中化,灾害事故的破坏力和经济损失越来越大。从2004年到2013年(除2011年外),9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然而,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农业风险的弱可保性、农业保险标的的脆弱性、农业保险产品的准公共物品性等)和各主体参与保险的目的不同等因素造成了农业保险三大主体潜在利益的冲突,而有效的利益协同机制的缺失导致主体间的潜在冲突现实化。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共同形成一个开放的协同系统,单个主体为其子系统,在自组织过程中,通过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能够逐渐从无序演进到有序、从低级有序演进到高级有序,形成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是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内生式”发展道路,协同的根本联结点是利益。本研究首次将协同学理论和保险学理论相结合,通过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阐述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主要内容与研究创新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由第三章到第五章组成。这一部分分别从协同度的评价和协同效应的分析两方面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进行了现实评价。首先,通过构建SAR模型评价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度。经过测算,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系统历年的协同度都比较低。这揭示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系统各子系统在特定时间段内的关联并不强,表明在该时间段内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系统在宏观上仍处于低有序的发展状态中。其次,基于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演化的历程和实例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效应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农业保险系统的演进同样是周期性成长、螺旋式上升,与协同效应的演化规律相符合,在大的演化规律中包含了小的演化规律。并以农业大省湖南省为例,对样本采用描述方法和构建Logistic模型来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系统各主体利益的协同效应。同时,探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动力,揭示了驱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演进的各种力量。第三部分由第六章到第七章组成。这一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机制的完善提出建议:一是激励机制的完善,即各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达到政策性农业保险系统稳健发展目标,这主要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合同的合理设计来实现;二是保障机制的完善,即如何保持各主体的目标行为与整个系统的发展方向相符,这主要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来实现;三是效率机制的完善,即如何提高各主体的行动效率,这主要通过双到户模式的采用与智能系统的引入来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机制的完善,有助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6
第一章 导论  16-33
  1 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和意义  16-17
    1.1 问题的提出  16
    1.2 研究的目的  16-17
    1.3 研究的意义  17
  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7-27
    2.1 国外研究现状  17-24
    2.2 国内研究现状  24-26
    2.3 相关研究述评  26-27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7-29
    3.1 研究思路  27
    3.2 研究方法  27-29
  4 研究内容和可能创新  29-33
    4.1 研究的内容框架  29-30
    4.2 可能的创新点  30-33
第二章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的理论基础  33-48
  1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的界定  33-41
    1.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界定  33-38
    1.2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的内涵与外延  38-41
  2 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中的协同学理论  41-47
    2.1 协同学理论  41-43
    2.2 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的协同学特征  43-46
    2.3 基于协同学的农业保险系统分析  46-47
  3 本章小结  47-48
第三章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度评价  48-97
  1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48-50
    1.1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的概念  48-49
    1.2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的目的和意义  49
    1.3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不协同的后果  49-50
  2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取向的现状分析  50-70
    2.1 农业保险需求与农户的利益取向  51-58
    2.2 农业保险供给与保险公司的利益取向  58-63
    2.3 农业保险市场均衡与政府的利益取向  63-70
  3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的协同度评价  70-87
    3.1 政策性农业保险系统序参量的选取  70-72
    3.2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的协同度概念  72
    3.3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的协同度测算  72-87
  4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度低的原因分析  87-96
    4.1 农业保险政策还处于一个完善过程中  89-90
    4.2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不一致  90-91
    4.3 保险公司的利益难以满足  91
    4.4 农户的利益有待进一步保障  91-96
  5 本章小结  96-97
第四章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的协同效应分析  97-137
  1 协同效应及其演化规律  97-101
    1.1 协同效应  97-98
    1.2 协同演化规律  98-101
  2 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演化的历程  101-116
    2.1 (1950-1958年)利益高度集中  102-103
    2.2 (1982-1992年)主体利益分化  103-105
    2.3 (1993-2003年)主体利益分裂  105-107
    2.4 (2004年-至今)主体利益多元化  107-116
  3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效应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116-136
    3.1 湖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情况  116-119
    3.2 政府利益的实现:农业保险对农作物生产影响效应  119-124
    3.3 保险公司利益的实现:农业保险的经营状况  124-128
    3.4 农户利益的实现:农业保险市场的需求  128-133
    3.5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还存在不协同现象  133-136
  4 本章小结  136-137
第五章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的动力分析  137-158
  1 政策性农业保险系统各主体的动力  137-138
  2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的内生动力  138-147
    2.1 从混沌到协同的涨落力  138-141
    2.2 自组织临界点的突破力  141
    2.3 从突破点到新有序的调整力  141-142
    2.4 基于内生动力的农业保险各主体协同博弈分析  142-147
  3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的外部环境  147-157
    3.1 外部环境的构成及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的影响  148
    3.2 外部间接环境对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的影响  148-149
    3.3 外部直接环境对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的影响  149-157
  4 本章小结  157-158
第六章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机制的完善  158-185
  1 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的共同目标及其属性  158-165
    1.1 防灾防损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的共同目标  158-162
    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属性是自愿基础上的强制  162-165
  2 政策性农业保险合同的合理设计  165-170
    2.1 政策性农业保险合同中各主体利益的体现  165-166
    2.2 政策性农业保险条款的优化以激励各主体行为的有效性  166-170
  3 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  170-179
    3.1 推进有差别的政策性农业保险  170-172
    3.2 开展区域产量农业保险  172-173
    3.3 引进天气指数农业保险  173-179
  4 双到户模式与智能系统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采用  179-184
    4.1 政策性农业保险双到户模式及各主体的利益体现  179-182
    4.2 智能系统的引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效率  182-184
  5 本章小结  184-185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85-190
  1 基本结论  186-188
    1.1 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度的评价  186
    1.2 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的协同效应  186-187
    1.3 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动力  187
    1.4 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机制的完善  187-188
  2 政策建议  188-189
  3 研究展望  189-190
参考文献  190-204
附录A 第三章原始数据和拟合数据  204-206
致谢  206-207
作者简介  207-208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208

相似论文

  1. 贵州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F842.6
  2. 基于敏捷制造的供应链协同机制的评价研究,F224
  3. 基于协同机制的机关后勤保障管理模式研究,G647.4
  4. 基于协同机制的企业呼叫中心建设与管理的研究,TN99
  5. 农业保险制度研究,D922.284
  6.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研究,F842.6
  7. 我国高校应急管理协同机制研究,G647.1
  8. 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F842.6
  9. 基于信息管理的协同应灾机制研究,X4
  10. IT项目动态联盟利益协同机制研究,F407.6
  11. 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研究,F842.6
  12. 政策性农业保险风险防范研究,F842.6
  13. 春风供水有限公司运营问题研究,F299.24
  14. 基于网络的战区作战协同问题研究,E837
  15. 金融监管机构的协同机制研究,F830
  16. 第四方物流的协同机制研究,F252
  17.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协同机制研究,G644
  18. 敏捷供应链利益协同机制研究,F274
  19. 适应性企业战略协同机制研究,F273.7
  20. 统一法人制改革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绩效的影响研究,F832.2
  21. 基于协同机制的房地产建设项目组织界面管理研究,F293.3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