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茶多酚芦荟苷复合制剂安全毒理学评价及祛黄褐斑功效研究

作 者: 孙培培
导 师: 王岳飞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茶学
关键词: 茶多酚芦荟苷复合制剂 黄褐斑 稳定性 毒理学
分类号: R2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8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黄褐斑患者越来越多,黄褐斑的防治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与挑战。本文根据国家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对自制的茶多酚芦荟苷复合制剂的安全毒理学评价和祛黄褐斑功效进行了系列研究。茶多酚芦荟苷复合制剂主要功效成分茶多酚和芦荟苷的平均含量分别是24.81%和1.98%,符合企业质量标准。卫生学检验和稳定性实验中各项指标都在质量标准规定范围内,可以稳定保存24个月以上。茶多酚芦荟苷复合制剂急性毒性试验测定得出大鼠、小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均大于21.5g/kg BW,根据国家卫生部剂量分级标准规定,该样品属无毒级;三项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的阴性结果表明该制剂无遗传毒性作用;大鼠30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茶多酚芦荟苷复合制剂三个剂量组的一般情况、体重、食物利用率、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体比及高剂量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异常。茶多酚芦荟苷复合制剂人体试食试验显示:试食组黄褐斑颜色积分和黄褐斑面积的下降幅度分别为21.05±5.46%和14.85±6.81%,自身前后比较(P<0.01)及与对照组比较(P<0.01),均有极显著性差异,且不产生新的黄褐斑。总有效率为41.18%,与对照组的8.00%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证实了该制剂具有良好的祛黄褐斑功效。茶多酚芦荟苷复合制剂在临床观察实验条件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其应用安全可靠且具有良好的祛黄褐斑功效,该保健品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全文目录


致谢  5-6
摘要  6-7
Abstract  7-8
缩略词表 Abbreviation  8-9
目次  9-12
表图索引  12-13
1 文献综述  13-25
  引言  13
  1.1 黄褐斑形成原因及治疗机理研究  13-17
    1.1.1 中医学对黄褐斑的研究进展  13-14
    1.1.2 现代医学对黄褐斑的研究进展  14-17
  1.2 茶多酚祛黄褐斑的研究进展  17-20
    1.2.1 茶叶的美容保健功效  17-18
    1.2.2 茶多酚祛黄褐斑的机理研究  18-20
  1.3 芦荟苷祛黄褐斑理论探究  20-22
    1.3.1 芦荟保健食品  20-21
    1.3.2 芦荟美容  21
    1.3.3 芦荟苷祛斑机理  21-22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和意义  22-25
    1.4.1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  22-23
    1.4.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3-24
    1.4.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的  24-25
2 茶多酚芦荟苷复合制剂的卫生学检验和稳定性试验  25-33
  2.1 材料与方法  25-26
    2.1.1 检验样品  25
    2.1.2 仪器设备  25
    2.1.3 检验方法  25-26
  2.2 结果与分析  26-31
    2.2.1 卫生学安全性分析结果  26-31
    2.2.2 稳定性实验结果  31
  2.3 讨论  31-33
3 茶多酚芦荟苷复合制剂的安全毒理学评价  33-50
  3.1 材料与方法  33-36
    3.1.1 样品  33
    3.1.2 实验动物  33
    3.1.3 实验仪器  33
    3.1.4 急性毒性试验  33-34
    3.1.5 遗传毒性试验  34-35
    3.1.6 30天喂养试验  35-36
  3.2 结果与分析  36-45
    3.2.1 急性毒性试验  36
    3.2.2 遗传毒性试验  36-40
    3.2.3 30天喂养试验  40-45
  3.3 讨论  45-50
    3.3.1 急性毒性试验探讨  45-46
    3.3.2 遗传毒性试验探讨  46-48
    3.3.3 30天喂养试验探讨  48-49
    3.3.4 总结  49-50
4 茶多酚芦荟苷复合制剂祛黄褐斑功能研究  50-57
  4.1 材料与方法  50-52
    4.1.1 受试样品  50
    4.1.2 受试对象  50-51
    4.1.3 实验仪器  51
    4.1.4 试食方法  51
    4.1.5 观察指标  51-52
    4.1.6 数据统计  52
  4.2 结果与分析  52-55
    4.2.1 一般情况  52
    4.2.2 安全性指标观察结果  52-53
    4.2.3 黄褐斑变化情况  53-55
  4.3 讨论  55-57
5 总结与展望  57-59
参考文献  59-63
作者简历  63

相似论文

  1. 自变量分段连续型随机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收敛性及稳定性,O211.63
  2.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3. 开关磁阻发电机供电系统仿真分析,TM31
  4. 多层卫星网络稳定性设计研究,TN927.23
  5. 分导飞行器多模型自适应控制,TP273.2
  6. 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TP13
  7. 离散非线性系统输入到状态稳定性研究,TP13
  8. 壳聚糖季铵盐金属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O634
  9. 氯代甲氧基脂肪酸甲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TQ414.8
  10. 高产色素红曲菌株的选育及所产色素性质的研究,TS202.3
  11. 复杂布尔网络稳定性问题的研究,O157.5
  12. 渗流对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分析,TV649
  13. 辣椒碱/环糊精体系的表征及性能研究,TQ450.1
  14. 无铅玻璃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171.6
  15. 气—水可压缩流物质界面的R-M不稳定性研究,O359.1
  16. 鹿血酒的制备、毒理学安全性及稳定性评价,TS262.91
  17. 烤烟打叶复烤片烟结构稳定性评价,TS443
  18. 长期不同种植模式下东北黑土理化性状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差异研究,S153
  19. 连续种植超级稻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S511
  20. 青少年学生自评亚健康状况的随访研究,B844.2
  21. 我国残奥乒乓球运动员注意特征研究,G84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