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公益信息传播的“第一人”效果研究-以广州大学生为例

作 者: 张天赦
导 师: 范以锦
学 校: 暨南大学
专 业: 新闻学
关键词: 泛“第三人”效果理论框架 第一人效果 微博 公益信息
分类号: G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第一人”效果是经典“第三人”效果理论的衍生,它认为,受众在接受到符合社会期待、能够引发受众积极情感的信息时倾向于认为,信息对自己的影响大、对他人的影响小。本研究选择了微博中广泛传播的,以动物保护为主题的三则不同特征的信息,调查120位被试者对信息给不同群体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验证在我国的新媒体环境下,是否存在“第一人”效果现象。同时,就三种不同特征的信息所产生的劝服效果进行比较,探讨怎样的文本选择更有助于传播效果的实现。研究认为,在我国的新媒体环境中,“第一人”效果效应确实存在。但它也有其不同的特点:首先,信息的合意性是决定“第一人”效果现象的最重要因素;其次,在新媒体环境中,受众倾向于认为,信息对自己和他人在认知层面的影响差异并不显著,但是在后续行为方面,自己的行动将明显优于其他人;再次,在经典“第三人”效果中发现的预存立场、涉入度、以及性别等人口学变量等影响因素在本研究中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泛“第三人”效果理论框架下各分支转化的模型及坐标阐释维度。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5
目录  5-7
1 绪论  7-11
  1.1 问题的提出  7-8
  1.2 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8-10
  1.3 研究方案  10-11
2 “第一人”效果的基本概述  11-15
  2.1 “第一人”效果的理论图景  11-12
  2.2 “第一人”效果的理论含义  12-14
  2.3 “第一人”效果的理论模型  14-15
3 第一人效果理论的文献综述  15-23
  3.1 “第一人”效果理论的研究框架  15
  3.2 影响“第一人”效果的相关因素  15-22
  3.3 “第一人”效果的后续行为研究  22-23
4 研究案例选择及假设  23-32
  4.1 案例选择的标准说明  23-27
  4.2 信息文本的选择  27-30
  4.3 研究假设  30-32
5 研究结果  32-39
  5.1 样本选择及统计内容  32-33
  5.2 研究结果  33-39
6 结果分析  39-49
  6.1 信息合意性决定受众对信息影响的感知  39-42
  6.2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第一人”效果的行为偏差大于认知偏差  42-43
  6.3 社会距离是影响“第一人”效果的重要因素  43
  6.4 人口学变量对“第一人”效应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弱  43-44
  6.5 “第一人”效应的后续行为研究  44
  6.6 泛“第三人”效果研究框架新架构  44-46
  6.7 公益信息的“第一人”效果模型重塑  46-49
结语  49-51
注释  51-53
参考文献  53-55
附录  55-57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57-58
后记  58-59

相似论文

  1. 风险视角下新浪微博融资行为研究,F49
  2. 当代广告舆论化现象研究,G206
  3. 基于微博构建的公共领域研究,G206
  4. 针对教育视频的虚拟学习社区设计与实现,G434
  5. 微博传播特征及传播致效机理分析,G206
  6. 公共空间背景下的政务微博传播效果研究,D630
  7. 微博对中国舆论生态的影响研究,G206
  8. 微博客创作的审美解读,I206.7
  9. 新媒介环境下的中国电影营销策略研究,J943.1
  10. 微博语篇的互文性研究,H052
  11. 微博客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新闻研究,G206
  12. 语域理论视角下的微博语言研究,H0
  13. 微博中的汉英语码转换分析,H08
  14. 教育技术微博社群研究,G434
  15. 区隔与渗透:Twitter中文平台上的信息传递与认同建构,G206
  16. 基于GPS定位的校园电子导游系统设计与实现,TN967.1
  17. 2010年两会“微博问政”研究,D630
  18. 媒体对微博的报道框架与形象建构机制研究,G212
  19. 微博问政热的冷思考,G206
  20. 个人话语的回归,G206.2
  21. 中国大众媒介信息流程中的第三人效果研究,G206.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