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对话理论视角下高校微博建设研究-以“211工程”高校为样本

作 者: 刘璇
导 师: 吴友富
学 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专 业: 企业管理
关键词: 对话理论 高校微博 高校公关 机制建设
分类号: G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20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微博作为社会化媒体的重要类型,以其简短、快速、有效的传播方式,迅速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公共关系传播载体之一。就高校公关而言,微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很多高校相继开通了官方微博,以期与公众建立即时的双向沟通。然而必须承认,高校微博的建设仍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由于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有限,并无标榜可循,导致利用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自说自话、各自为阵的现象。本文创新性的将公共关系中经典的对话理论引入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微博公关情境中,一方面对我国高校官方微博建设现状进行了直观的感性分析,另一方面对“211”工程高校的880余条样本微博逐一进行内容解码,加以实证分析。就理论而言,本文扩充了对话机制的运用研究,对传统对话原则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并尝试性的加入了新媒体环境下独有的“情感共鸣”原则。就微博公关实践而言,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微博的感性认识和实证研究,认为要想将对话性原则固化到高校微博的日常建设中,需要有计划、有策略的系统性工作。为此,本文从前、中、后台三个方面为对话型高校微博常态机化机制建设提供了系统建议,并加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官方微博案例对该机制进行了辅证,以期对尚处于探索阶段的我国高校微博实践提供指导。

全文目录


致谢  5-6
摘要  6-7
Abstract  7-11
第1章 绪论  11-15
  1.1 研究背景  1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2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2-13
  1.4 研究方法  13
  1.5 研究创新性  13-15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15-25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  15-21
    2.1.1 微博的相关研究  15-17
    2.1.2 高校微博的相关研究  17-18
    2.1.3 对话理论的相关研究  18-21
  2.2 理论基础  21-25
    2.2.1 公共关系的对话范式  21-22
    2.2.2 互联网时代对话理论的新发展  22-23
    2.2.3 对话理论在网络环境下公共关系中的应用  23-25
第3章 我国高校微博建设现状  25-34
  3.1 高校微博主客体分析  25-27
    3.1.1 高校微博主体  25-26
    3.1.2 高校微博受众  26-27
  3.2 高校微博类型分析  27-28
  3.3 高校微博话题设置分析  28-30
  3.4 高校微博存在问题  30-34
第4章 “211”高校微博对话性的实证分析  34-46
  4.1 样本界定  34
  4.2 问题及假设  34-35
  4.3 研究方法论  35-40
    4.3.1 数据收集  35-36
    4.3.2 内容编码  36-40
  4.4 数据分析结果  40-44
    4.4.1 与研究问题有关的结果  40-43
    4.4.2 与研究假设有关的结果  43-44
  4.5 实证分析结果讨论  44-46
第5章 对话型高校微博常态化机制建设策略  46-58
  5.1 前台发布  46-54
    5.1.1 高校微博定位  47
    5.1.2 高校微博信息设置  47-52
    5.1.3 高校微博语言形式  52-54
  5.2 中台维护  54-55
    5.2.1 与主流媒体合作  54
    5.2.2 与校园传统媒体对接  54
    5.2.3 与各类新媒体融合  54-55
  5.3 后台管理  55-58
    5.3.1 横向微博群建设  55
    5.3.2 纵向管理团队建设  55-57
    5.3.3 双向沟通机制建设  57-58
第6章 对话型高校微博案例研究  58-74
  6.1 上海外国语大学官方微博概况  58-59
    6.1.1 创立背景  58-59
    6.1.2 现状及成果  59
  6.2 上海外国语大学官方微博对话型机制建设情况  59-72
    6.2.1 前台发布  59-67
    6.2.2 中台维护  67-69
    6.2.3 后台管理  69-72
  6.3 上外官方微博对话事件——王尔德经典语录翻译  72-74
第7章 结论  74-76
参考文献  76-79

相似论文

  1. 对话理论视域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研究,G633.34
  2. “对话理论”视角下的电视谈话节目研究,G222
  3. 对话理论视角下的中学作文教学,G633.3
  4. 翻译批评主体间性多元动态体系研究,H059
  5. 巴赫金对话理论视角下的英汉小说翻译批评,I046
  6. 巴赫金超语言学理论与文艺思想研究,I045
  7. 对《女勇士》的对话解读,I712
  8. 网络公共领域建构问题研究,G206
  9. 《所罗门之歌》的对话式解读,I712
  10. 协商民主视角下农村基层民主机制建设研究,D422.6
  11. 对话教学理论实践的误区与策略,G420
  12. 基于对话理论的硕士生研究性学习探究,G643
  13. 对话理论及其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G633.41
  14. 试论党内激励机制建设,D262
  15. 美学中的伽达默尔对话理论研究,J01
  16. 从翻译的对话性角度看晚清小说翻译,H059
  17. 高校反对腐败机制建设的研究,D262.6
  18. 让美术鉴赏教育散发人文气息,J205-4
  19. 促进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路径探析,D422.6
  20. 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变动的过程、机制与政策探讨,F301.224.110
  21. 口译中的对话,H059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传播媒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