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研究

作 者: 唐锡良
导 师: 陈大庆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动物学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江津江段 鱼类早期资源 时空分布 环境因子
分类号: S93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8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丰富,是多种珍稀特有鱼类栖息地,但随着三峡水库蓄水位的增加,金沙江向家坝和溪洛渡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拟建的小南海水利工程上马,使长江上游鱼类栖息地大范围丧失,对四大家鱼、铜鱼等鱼类生存造成很大的威胁。本研究通过对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鱼类早期资源调查,查明江津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种类组成,估算其早期资源数量,研究江津断面鱼类早期资源时空分布规律以及鱼类早期资源发生量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以期为长江上游鱼类早期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江津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的现状1.2009年江津江段野外调查共计59天,采集时间累计5410min,共采集鱼卵1782粒,鱼苗2721尾,估算调查期间通过江津断面卵苗径流量为26.8×108ind.,其中鱼卵为10.9×108ind.,仔鱼为15.9×108ind.。经鉴定,流经江津断面的早期资源主要种类有陈氏短吻银鱼、中华沙鳅、长薄鳅、红唇薄鳅、犁头鳅、中华金沙鳅、紫薄鳅、双斑副沙鳅、花斑副沙鳅、宽鳍(?)、草鱼、鳙、鲢、银飘、寡鳞飘鱼、餐、翘嘴红鲌、银鮈、铜鱼、圆口铜鱼、圆筒吻鮈、吻鮈、蛇鮈、棒花鱼、宜昌鳅鮀、异鳔鳅鮀、鲤、鲫、大口鲇、瓦氏黄颡鱼、子陵吻(?)鯱鱼等三十余种。其中鮊类、鳅类、(?)鯱鱼类、家鱼类数量较多,分别占19.3%、11.7%、10.7%和9.3%。2.调查期间流经江津断面的家鱼及铜鱼卵苗径流量分别为3.76×108ind.和2.52×108ind.,四大家鱼种类组成以草鱼和鲢为主,占总数34.5%和64.4%,鳙较少,所占比例仅为1.1%,没有监测到青鱼卵苗;3.根据所采鱼卵的发育期推算,在宜宾至江津江段家鱼产卵场主要分布在江津上游54—140km处,即朱杨镇—弥陀镇。铜鱼产卵场比较分散,有3个主要产卵场,分别在江津上游10—47km江段(龙门滩—朱沱)、58—111km江段(朱杨镇—合江县城)137—192km江段(弥陀镇—泸州城区)。二、江津江段鱼卵、仔鱼密度的时空分布特征1.卵苗密度昼夜调查结果显示:鱼卵漂流密度昼夜变化不大;仔鱼漂流密度在10:30和18:30左右出现高峰,在6:30和12:30左右出现低峰,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P>0.05);在平水时期,仔鱼早晚密度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2.卵苗密度水平分布调查结果显示:南北两岸鱼卵和仔鱼密度分布差异性的P值分别是0.782和0.073,构不成显著性差异;而两岸与江中间鱼卵和仔鱼密度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这与仔鱼的摄食策略有关。3.卵苗密度垂直分布调查结果显示:对采集断面南北两岸表层和中层采集的卵苗密度进行比较,两岸表层和中层的鱼卵和仔鱼密度均无显著性差异:北岸鱼卵P=0.784,北岸仔鱼P=0.898,南岸鱼卵P=0.958,南岸仔鱼P=0.095,这与上游复杂的水文条件及采集卵苗发育期靠前个体游泳能力很弱有关。三、相关环境因子对早期资源密度影响1.调查期间江津断面江水温度范围为21.4-25.2℃,透明度范围5-37cm,溶解氧范围5.3-8.3mg/L,pH值范围7.8-8.2;水位、透明度与流量均呈显著相关(P<0.001),溶解氧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01);2.家鱼群体产卵时间不具连贯性,产卵高峰在6月中上旬,产卵温度范围为22.1-25.2℃,溶解氧范围为5.85-8.08mg/L,家鱼卵苗密度与流量、水位、透明度、温度以及溶解氧变化呈显著性相关,说明流量、水温、溶解氧等环境因子对家鱼产卵活动有较大影响;3.铜鱼产卵高峰比较分散,产卵温度范围为21.6-25.2℃,溶解氧范围为:5.85-8.04mg/L。铜鱼卵苗密度与流量、水位、透明度、温度以及溶解氧、pH值均无显著性相关,说明铜鱼产卵对环境因子的要求不如家鱼严格。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1
第1章 文献综述  11-17
  1.1 鱼类早期资源的研究概况  11
    1.1.1 鱼类早期资源的定义  11
  1.2 鱼类早期资源研究发展过程  11-13
  1.3 早期资源时空分布的研究概况  13-14
  1.4 鱼类早期资源量与相关因子的研究  14-17
第2章 绪论  17-19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18
  2.2 研究主要内容  18-19
第3章 江津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  19-31
  3.1 材料与方法  19-22
    3.1.1 采样点的设置  19-20
    3.1.2 样本采集与处理  20
    3.1.3 水文数据收集及数据处理  20-22
  3.2 结果  22-28
    3.2.1 鱼类早期资源数量  22
    3.2.2 鱼类早期资源的种类  22-24
    3.2.3 主要种类的产卵状况  24-28
  3.3 讨论  28-31
    3.3.1 宜宾到重庆江段是多种鱼类的产卵场  28
    3.3.2 三峡工程对四大家鱼的影响  28
    3.3.3 三峡工程对铜鱼影响  28-29
    3.3.4 生态通道的作用  29-31
第4章 江津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31-37
  4.1 材料与方法  31
  4.2 结果与分析  31-33
    4.2.1 卵苗密度的昼夜变化  31-32
    4.2.2 卵苗密度的空间分布  32-33
  4.3 讨论  33-37
    4.3.1 卵苗密度的昼夜分布  33-34
    4.3.2 卵苗密度的水平分布  34
    4.3.3 卵苗密度的垂直分布  34-37
第5章 早期资源发生量和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  37-51
  5.1 材料和方法  37
  5.2 结果与分析  37-48
    5.2.1 流量与鱼类早期资源量的关系  37-40
    5.2.2 水位与早期资源量的关系  40-42
    5.2.3 水温与鱼类早期资量关系  42-43
    5.2.4 透明度与早期资源量关系  43-45
    5.2.5 早期资源密度与pH值变化  45-47
    5.2.6 早期资源密度与溶解氧变化  47-48
  5.3 讨论  48-51
    5.3.1 流量、水位以及透明度与早期资源发生量的关系  48-49
    5.3.2 水温与早期资源发生量的关系  49
    5.3.3 溶解氧和pH值与早期资源发生量的关系  49-50
    5.3.4 鱼类繁殖是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50-51
参考文献  51-59
致谢  59-6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61

相似论文

  1. 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通量研究,X502
  2. 几种环境因子对尼罗罗非鱼受精、孵化及幼鱼生长的联合效应研究,S917.4
  3. 棉花间歇性土壤涝渍的产质效应及其生理基础研究,S562
  4. 长乐江流域大气氮、磷沉降及其在区域营养物质循环中的贡献,X131.2
  5. 赣江流域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Q958.8
  6. 骏枣光合生理特性研究,S665.1
  7. 1870年代上海城区犯罪时空分析,K256
  8. 长江上游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F127
  9. 长江主流碳的时空输运特征及三峡工程对其影响,X143
  10. 基于数据融合的雷电监测预警方法研究,P427.32
  11. 胶州湾中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变化研究,S932.4
  12. 中国蛤蜊和文蛤的繁殖生物学研究,S917.4
  13.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主要营养成分和生理变化对养殖水体中关键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S917.4
  14. 井冈山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密度研究,S718.5
  15. 毛竹林下植物沿海拔梯度的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S718.5
  16. PLC在昆明地区连栋玻璃温室温湿度控制中的应用研究,S625.5
  17. 安徽省水旱灾害的时空特征研究,S42
  18. 六盘山香水河流域环境因子对土壤水时空分异影响研究,S152.7
  19. 基于RSSI的室内无线定位方案研究,TN929.5
  20.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F224
  21. 北大西洋海雾发生频率的气候学特征,P73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资源 > 水产资源调查与评估 > 鱼类资源调查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