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蛤蜊和文蛤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作 者: 杨林
导 师: 李琪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动物学
关键词: 中国蛤蜊 文蛤 繁殖周期 环境因子 条件指数 生化成分
分类号: S91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海洋贝类的繁殖策略是对周围环境(如温度和食物丰度等)的一种适应,其配子发育过程也是能量贮存和利用的过程。通常,配子形成前,海洋贝类通过大量摄取食物将能量以糖原、脂肪和蛋白质的形式贮存在体内组织中;当配子发育开始,先前贮存在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利用,以满足机体旺盛的能量需求。至于哪种营养物质重要,配子发生过程中的消耗情况以及贮存在哪,对不同种类的海洋贝类及相同种类的不同种群之间而言都是不同的。因此,通过对海洋贝类的繁殖周期环境因子以及各组织生化成分的周年变化的研究,可以掌握其繁殖周期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繁殖过程中各个组织的能量贮存-利用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更好地阐述海洋贝类的繁殖策略。本文分别以山东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和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文蛤(Meretrix meretrix)这两种重要的经济贝类为研究对象,对海区环境因子(温度,叶绿素a含量,盐度),中国蛤蜊的繁殖周期,雄性和雌性中国蛤蜊各组织(外套膜、闭壳肌、足、性腺-内脏团)中生化成分(糖原、脂肪、蛋白质、核酸)的季节性变化,文蛤的繁殖策略,雄性和雌性文蛤各组织(外套膜、闭壳肌、足、性腺-内脏团)中生化成分(糖原、脂肪、蛋白质)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山东沿海的中国蛤蜊全年只有一个繁殖周期,其配子发育周期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11月-2月为休止期;其余时间是性腺发育期包括配子的形成、成熟和排放。该地区中国蛤蜊雌雄配子的发育基本同步,配子发生均始于3月,大部分个体在6月至7月成熟,8月成熟的雌雄配子大规模排放。条件指数在配子发生期开始增大,成熟期达到最高值,产卵后减小。在性腺发育过程中,雌性和雄性中国蛤蜊所有组织中的糖原含量都明显下降,表明中国蛤蜊在繁殖过程中以贮存在体内的糖原作为主要供能物质。随着雌性性腺的成熟,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逐渐升高,表明卵母细胞积累脂肪和蛋白质用于合成卵黄蛋白。而外套膜、闭壳肌和雄性性腺中的蛋白质含量在配子发育过程中减小,表明当体内代谢活动旺盛,糖原被大量消耗时,贮存在这些部位的营养物质也为配子发育提供能量。性腺中RNA/DNA比值升高表明卵黄蛋白合成旺盛,因此性腺中RNA/DNA比值是一个理想的指示性成熟的指标。2.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文蛤在1月水温2℃时性腺开始发育,大部分配子在7月达到成熟,成熟配子的排放发生在温度较高、叶绿素a含量丰富的8-9月份,此时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幼虫的生长。平均卵母细胞直径和条件指数在性成熟过程中逐渐增大,在配子成熟时达到最大,并随着成熟配子的排放而下降,因此平均卵母细胞直径和条件指数均可以作为判断文蛤性成熟度的很好的指标。生化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糖原是文蛤繁殖过程中主要的能量物质;在性成熟过程中,雌性性腺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说明蛋白质和脂肪是卵母细胞的主要有机成分,随着卵细胞的成熟逐渐在体内积累;当能量供应不足,闭壳肌中的脂肪和足中的蛋白质也可以为配子发育提供能量。本研究所得到的数据为中国蛤蜊和文蛤的人工育苗、规模化繁育以及野生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和重要的科学依据。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22
  第一节 环境因子对海洋贝类繁殖周期的影响  11-14
    1 水温  11-13
    2 饵料  13
    3 其它环境因子  13-14
  第二节 海洋贝类配子发育阶段的划分  14-16
  第三节 海洋贝类营养物质的储存和利用  16-20
    1 糖原的贮存与利用  16-17
    2 脂肪的贮存与利用  17-18
    3 蛋白质的贮存与利用  18
    4 RNA/DNA值  18-20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20-22
第二章 中国蛤蜊的繁殖生物学  22-42
  0 前言  22-23
  1 材料与方法  23-25
    1.1 样品采集  23
    1.2 环境参数  23
    1.3 条件指数  23
    1.4 组织学  23
    1.5 生化成分的分析  23-25
      1.5.1 糖原含量的测定  23-24
      1.5.2 脂肪含量的测定  24
      1.5.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4-25
      1.5.4 RNA/DNA比值的测定  25
    1.6 数据分析  25
  2 结果  25-38
    2.1 环境因子的季节性变化  25-26
    2.2 中国蛤蜊的繁殖周期  26-29
    2.3 中国蛤蜊条件指数的季节性变化  29
    2.4 中国蛤蜊各个组织中的生化成分的季节性变化  29-38
      2.4.1 糖原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29-32
      2.4.2 脂肪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32-34
      2.4.3 蛋白质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34-36
      2.4.4 RNA/DNA比值的季节性变化  36-38
  3 讨论  38-42
第三章 文蛤的繁殖生物学  42-58
  0 前言  42-43
  1 材料与方法  43-45
    1.1 样品采集  43
    1.2 环境参数  43-44
    1.3 条件指数  44
    1.4 组织学  44
    1.5 生化成分的分析  44-45
      1.5.1 糖原含量的测定  44-45
      1.5.2 脂肪含量的测定  45
      1.5.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45
    1.6 数据分析  45
  2 结果  45-55
    2.1 环境因子的季节变化  45-46
    2.2 条件指数的季节性变化  46-47
    2.3 文蛤的繁殖周期  47-49
    2.4 文蛤各组织生化成分的季节性变化  49-55
      2.4.1 糖原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49-51
      2.4.2 脂肪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51-53
      2.4.3 蛋白质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53-55
  3 讨论  55-58
参考文献  58-71
致谢  71-72
硕士就读期间已发表和整理的文章  72

相似论文

  1. 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通量研究,X502
  2. 几种环境因子对尼罗罗非鱼受精、孵化及幼鱼生长的联合效应研究,S917.4
  3. 遮光对丘陵茶园茶树产量指标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S571.1
  4. 中国茶饮料中有效生化成分的分析研究,TS272.7
  5. 赣江流域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Q958.8
  6. 骏枣光合生理特性研究,S665.1
  7. 提高八仙红茶品质的加工工艺研究,S571.1
  8. 吸收边界条件的研究及其在电磁散射中的应用,O441.4
  9. 胶州湾中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变化研究,S932.4
  10.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主要营养成分和生理变化对养殖水体中关键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S917.4
  11. 井冈山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密度研究,S718.5
  12. 毛竹林下植物沿海拔梯度的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S718.5
  13. PLC在昆明地区连栋玻璃温室温湿度控制中的应用研究,S625.5
  14. 六盘山香水河流域环境因子对土壤水时空分异影响研究,S152.7
  15. 基于RSSI的室内无线定位方案研究,TN929.5
  16.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F224
  17. 环境因子影响下铜和三丁基锡对3种浮游动物的致毒效应,X174
  18. 环境因素对黄河藻类生长影响的研究,X173
  19. 洱海、西湖轮藻群落现状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Q938.8
  20. 夏季南黄海叶绿素a分布特征及环境因子的影响研究,Q948.8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基础科学 > 水产生物学 > 水产动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