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劳动力素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作 者: 陈华峰
导 师: 段敏芳
学 校: 中南民族大学
专 业: 企业管理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劳动力素质 生产函数 国际比较
分类号: F12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经济取得了长期高速增长,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中国奇迹”,人民的生活水平取得极大的提升,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也逐渐趋于优化,但是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的现象开始显现,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的大规模的投资带动经济增长如今面临着产业转移、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等各种问题,继续加大投资国家财政也难以支撑,传统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带动经济增长也不再能够延续,中国已经面临着人口红利的转折点,同时劳动力的价格优势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优势已被亚洲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取代,物资资本投资以及劳动力数量优势不再,经济继续增长的落脚点只能在于劳动力劳动素质的提高以及劳动力素质提高所带来的技术进步,资源合理配置以及置换效应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本文将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事实以及中国劳动力素质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经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世界教育数据库的数据资料,对我国劳动力素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对比研究,对我国劳动力素质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劳动力素质改善以及促进我国劳动力合理配置提出几点创造性的意见。本文首先从经济增长总量的时间序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描述了国家经济增长的巨大成就。之后基于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我国劳动力素质的现状,三次产业内部劳动力素质状况及不同素质劳动力在三次产业内部的积聚情况进行了分析,表明我国不同素质劳动力在三次产业内部分布不够合理,总体水平尚处于较低水平。基于当前我国面临人口红利的转折点,传统的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得为继的事实,在未来经济增长更多的将依赖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为了更好的说明劳动力素质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采用有效劳动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事实建立模型,之后采用索洛余值法对经济增长各要素的贡献进行分解,其中人力资本分解为劳动力数量以及劳动力素质两个方面。针对劳动力素质经济增长的历史贡献按时间序列对其变化进行解释,说明劳动力素质作为生产要素在过去对经济增长发挥了何种作用。同时基于国际上的研究的经验,劳动力素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生产要素方面,更进一步体现在对生产效率的改进作用之上,利用劳动力素质总体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建立函数关系,发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待于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得益于劳动力素质结构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的比例变化。在确定了未来经济增长的依赖在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之后,当前我国处于国际竞争的环境之中,清晰的认识我国劳动力素质与世界发达国家所存在的差距水平,明确投资的重点,将有助于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更加有利的竞争,通过建立生产函数模型对比中、美、韩三国经济增长函数,可以发现其中中国劳动力素质的拉动作用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美、韩两国,为何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借助巴罗和李的数据库的资料对中国劳动力的素质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中国劳动力素质与韩国的差距为三十年,中国2010年劳动力素质现状仅仅相当于美国1950年的水平。针对我国当前劳动力素质所处的现状,本文从增加国家财政教育投资,扩宽教育经费的来源,改善中国职业教育以及培训手段,提高劳动力职业技术水平,提升产业结构促进劳动优化配置,利用财政税收手段促进高素质劳动力就业,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等几个方面着手,提升劳动力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第一章 绪论  12-21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13
  1.2 文献综述  13-18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3-16
    1.2.2 国内文献研究  16-18
  1.3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方法  18-21
    1.3.1 基本思路  18
    1.3.2 研究内容  18-19
    1.3.3 研究方法  19-21
第二章 经济增长定义及中国经济增长  21-26
  2.1 经济增长定义  21-22
  2.2 中国经济增长  22-26
    2.2.1 中国总体经济增长时间序列  22-24
    2.2.2 中国人均 GDP 增长时间序列  24
    2.2.3 中国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  24-26
第三章 中国劳动力现状  26-37
  3.1 劳动力定义以及数量变化趋势  26-27
  3.2 劳动力素质定义及现状  27-37
    3.2.1 劳动力素质定义  27-28
    3.2.2 基于教育水平的劳动力素质现状  28-34
    3.2.3 按职业技术职称的中国劳动力素质现状  34-37
第四章 劳动力素质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  37-53
  4.1 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及数据准备  37-41
    4.1.1 模型的构建  37-38
    4.1.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8-41
  4.2 回归分析  41-42
  4.3 劳动力素质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42-46
    4.3.1 人力资本与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分解  42-43
    4.3.2 劳动力要素贡献率分析说明  43-46
  4.4 劳动力素质提升对中国经济中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46-51
    4.4.1 理论基础  46-48
    4.4.2 劳动力素质与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  48-51
  4.5 经济增长未来依赖点  51-53
第五章 劳动力素质的国际比较  53-63
  5.1 美韩中三国函数的建立  53-58
  5.2 中美韩三国经济对比  58-59
  5.3 中美韩三国劳动力素质对比  59-63
第六章 对策建议  63-69
  6.1 提升劳动力素质  63-65
    6.1.1 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  63-64
    6.1.2 拓展教育经费来源途径  64-65
  6.2 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65-66
    6.2.1 教育资源倾斜配置  65-66
    6.2.2 改善高等教育内部资源的不均衡配置  66
  6.3 提升劳动力职业资格认定  66-67
  6.4 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67-69
    6.4.1 提升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力优化配置  67
    6.4.2 国家财政税收方面优惠加大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吸收能力  67-68
    6.4.3 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68-69
结论  69-72
参考文献  72-75
致谢  75-76
附表 1: 1990-2008 年韩国经济增长函数数据  76
附表 2: 中国教育经费整理情况  76-77
附录 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7

相似论文

  1.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研究,G644
  2.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F719
  3. 青海省公路网时空演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F127;F224
  4. 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之研究,G643
  5. 我国国家创新能力评价与国际比较研究,F224
  6.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研究,F127
  7. 中部地区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变化研究,F127
  8. 基于制造业集聚视角的吉林省经济增长研究,F427
  9. 中国环境管制体制及其绩效研究,X321
  10. 税收、人力资本投资和经济增长,F812.42
  11.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F832;F124;F224
  12. 生产者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F719
  13. 制度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F224
  14.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F279.2;F224
  15. 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关系研究,F124;F121
  16. 后危机阶段扩大我国消费需求研究,F224
  17. 基于SD的吉林省人才流失预警模型及仿真结构研究,C964.2
  18. 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F124;F224
  19.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的绩效分析,R197.1
  20. 低碳经济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F205
  21.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F1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经济建设和发展 > 国民经济现代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