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美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比较研究

作 者: 薛炜
导 师: 周祥龙
学 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创新人才 中美高校 比较
分类号: C96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是一国长期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大潮的不断深入,科技创新在人类生活、经济发展乃至社会进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一国的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此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年平均保持9%的快速增长,但这种资源型、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面对这种发展瓶颈,我国政府提出必须大力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2012年7月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强调,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并提出中国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奠基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本科教育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为了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十分迅速,原有的木科人才培养体制发生相应的变革。如何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现有的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作为难点、重点和亮点内容,并明确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近年我国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也都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也没有形成普遍有效的培养模式。而培养创新型人才,一直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突出特点,不管是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还是效果来看,美国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因此,木文试图通过对中美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制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归纳美国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对我国两所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实现情况的调查研究结果,以期对中国高等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制的构建提供一些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以供教育行政部门、高校领导以及广大教师参考使用。

全文目录


目录  3-6
摘要  6-7
Abstract  7-9
第一章 绪论  9-26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  9-10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10-16
    一、创新  10-11
    二、创新人才  11-14
    三、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14-16
      (一) 体制  14-15
      (二) 人才培养体制  15
      (三)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15-16
  第三节 研究综述  16-23
    一、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研究  17-18
    二、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8-19
    三、关于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的研究  19
    四、关于创新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的研究  19-20
    五、关于研究的理论基础  20-23
      (一) 创新理论  20-22
      (二) 其他相关理论  22-23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23-24
    一、研究内容  23-24
    二、研究方法  24
  第五节 小结  24-26
第二章 中美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制的比较分析  26-40
  第一节 美国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制现状  26-32
    一、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26-27
    二、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7-30
      (一) 专业设置  27
      (二) 课程设置  27-28
      (三) 教学方式  28-29
      (四) 产学研协同培养  29-30
    三、制度:创新人才培养保障制度  30-31
      (一) 创新人才培养评价制度  30-31
      (二) 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服务制度  31
    四、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  31-32
  第二节 中国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制现状  32-36
    一、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32-33
    二、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3-35
      (一) 专业设置  33
      (二) 课程设置  33
      (三) 教学方法  33-34
      (四) 产学研协同培养  34-35
    三、制度:创新人才培养保障制度  35-36
      (一) 创新人才培养评价制度  35-36
      (二) 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服务制度  36
    四、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  36
  第三节 比较分析  36-39
    一、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36-37
    二、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7
    三、制度:创新人才培养保障制度  37-38
      (一) 创新人才培养评价制度  37-38
      (二) 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服务制度  38
    四、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  38-39
    五、其他  39
  第四节 小结  39-40
第三章 我国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个案分析  40-60
  第一节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案例  40-48
    一、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40
    二、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40-41
    三、制度:创新人才培养保障制度  41-42
      (一) 创新人才培养评价制度  41-42
      (二) 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服务制度  42
    四、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  42
    五、调查分析  42-48
      (一) 培养目标维度  42-43
      (二) 培养模式维度  43-45
      (三) 保障制度维度  45-47
      (四) 教师队伍建设维度  47
      (五) 其他  47-48
  第二节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48-58
    一、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48-49
    二、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49-50
    三、制度:创新人才培养保障制度  50-52
      (一) 创新人才培养评价制度  50-52
      (二) 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服务制度  52
    四、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  52-53
    五、调查分析  53-58
      (一) 培养目标维度  53
      (二) 培养模式维度  53-56
      (三) 保障制度维度  56-57
      (四) 教师队伍建设维度  57
      (五) 其他  57-58
  第三节 小结  58-60
第四章 我国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对策  60-68
  第一节 更新人才培养目标  60-61
  第二节 完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61-63
    一、多样化的课程设置  61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61-62
    三、推进名师授课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  62
    四、推广本科生创业教育  62-63
    五、推进产学研协同培养  63
  第三节 加强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63-65
    一、改革教学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体系  63-64
    二、建立教学与管理服务制度的互动  64-65
  第四节 创新教师队伍建设  65
  第五节 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65-66
  第六节 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  66-67
    一、营造民主的校园学习氛围  66
    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66-67
  第七节 小结  67-68
结语  68-69
参考文献  69-74
附录1  74-77
附录2  77-80
致谢  80

相似论文

  1.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2. 晋江社会体育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G812.7
  3. 基于连锁图的QTL综合分析方法研究,S562
  4. 武汉市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实施效果指标体系研究,F249.27
  5. 高中专家教师、经验教师和职初教师的KCS个案研究,G635.1
  6. 中国大陆与台湾专业体育院校体操类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G831
  7.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哲学思考,F272
  8. 中国男子篮球与美国男子篮球的比较研究,G841
  9. 16届男子篮球世锦赛亚洲球队技术运用情况的比较研究,G841
  10. 艺术体操教学中三种直观教学法的比较研究,G834
  11. 维吾尔语、汉语、英语味觉词比较研究,H136;H313
  12. 快乐类词语和痛苦类词语的比较研究,H136
  13. 《祖堂集》比较句研究,H146
  14.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F719
  15. 制度变迁视角下我国与美日欧汽车召回制度的比较研究,F426.471
  16. 朔城区方言代词研究,H17
  17. “二拍”述补结构研究,H141
  18. 天镇方言动态助词及其相关成分研究,H17
  19. 《虚字说》与《助字辨略》的比较研究,H141
  20. 网络骂詈语研究,H136
  21. “三言”时间副词系统研究,H141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人才学 > 世界各国人才调查及其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