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戈尔巴乔夫“社会主义观”的演变探究

作 者: 刘欣华
导 师: 何贻纶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关键词: 戈尔巴乔夫 社会主义观 演变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苏联解体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戈尔巴乔夫的成长环境、大学的学习经历使戈尔巴乔夫养成了独立、坚强、善于思考、自由辩论的个性。思想和行为成熟的戈尔巴乔夫在大学毕业后的工作经历中,感受到了来自体制的巨大压力。面对苏联社会破败不堪的景象,戈尔巴乔夫认为生活“不能再这样过下去了”,于是,在1985年3月2日的中央全会上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由此开始了他的改革之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其社会主义观从最初的坚持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观的转变,并且进一步具体化、系统化,最后在实践中逐步走向破产。促使戈尔巴乔夫“社会主义观”演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内部的因素,又有外部力量的压力,还有戈氏本人的片面认识。这些原因使戈尔巴乔夫的“社会主义观”逐渐偏离正轨,并且最终给苏联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致使苏联解体、亡党亡国。我国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为如何加强我国党政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及党的制度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4
中文文摘  4-10
绪论  10-16
  一、研究现状  10-13
  二、研究意义  13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13-16
第一章 戈尔巴乔夫的个人经历  16-22
  一、青少年时期的戈尔巴乔夫(1931年至1950年)  16
  二、大学时代的戈尔巴乔夫(1950年至1955年)  16-17
  三、步入社会后的工作经历(1955年至1985年)  17-22
第二章 戈尔巴乔夫“社会主义观”的发展变化历程  22-32
  一、1985年——1986年,坚持传统社会主义观  22-24
    (一) 戈尔巴乔夫1985年上台之初:“完善社会主义,挖掘社会主义潜力”  22-23
    (二) 1986年2月苏共二十七大:提出“加速发展社会主义战略”  23-24
  二、1987年由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观的转变  24-26
    (一) 1987年1月中央全会:“人道主义”思想初露端倪  24-25
    (二) 庆祝十月革命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将人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  25-26
    (三) 1987年11月《改革与新思维》专著发表:首次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  26
  三、1988年6月——1991年8月,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观发展,在实践中逐步走向破产  26-32
    (一) 1988年6月,苏共十九次代表大会:“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具体阐述  26-27
    (二) 1989年11月《社会主义思想与革命性改革》:标志戈氏新“社会主义观”的确立  27-29
    (三) 1990年苏共二十八大,正式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确立为苏联改革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29-30
    (四) 1991年8月“8·19”事件的爆发:标志着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观”破产  30-32
第三章 戈尔巴乔夫“社会主义观”演变的原因透视  32-38
  一、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负面影响  32
  二、将经济改革受挫的原因归罪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32-33
  三、欧洲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33-34
  四、苏联哲学界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  34
  五、西方“和平演变”思想的影响  34-35
  六、雅科夫列夫等人思想的影响  35
  七、反对派政治社会化的压力  35-36
  八、戈尔巴乔夫本人的认识误区  36-37
    (一) 对苏联国内发展阶段以及国际局势缺乏正确的认识  36
    (二)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36-37
  九、戈尔巴乔夫成长经历的影响  37-38
第四章 戈尔巴乔夫“社会主义观”实践形成的后果  38-42
  一、“民主化”、“公开性”的实践使社会陷入“失范”困境  38-39
  二、政治选举使政党权力空体化,引发了“来自下层的革命”  39-40
  三、联盟条约引发民族冲突,加速了统一的政治体系的离析  40
  四、完全照搬西方社会模式,致使苏联解体、亡党亡国  40-42
第五章 戈尔巴乔夫“社会主义观”演变的历史教训  42-50
  一、在思想建设方面,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教育  42-46
    (一) 重视领导干部的先进性教育  42-44
    (二) 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培养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44-45
    (三) 转换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党政领导干部的主动性  45-46
    (四) 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扩充教育内容的内涵和外延  46
  二、在制度建设方面,保证党作为国家政治工具的效能和权威  46-50
    (一) 建立干部选拔和任命的民主程序  46-47
    (二) 行政决策中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47
    (三) 建立并完善制度,实现“监督、制约、反馈、纠正、惩治”的有效循环  47-49
    (四) 建设良好而适度的公开制度,提高民众参政积极性  49-50
第六章 结论  50-52
参考文献  52-56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56-58
致谢  58-60
个人简历  60-61

相似论文

  1.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2.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3. 朝阳地区参考作物腾发量演变特征与预测模型研究,S161.4
  4. 论藏族传记文献价值及其演变,K28
  5. 陕西关中地区唐代陵墓石刻侍臣像造型研究,K878.8
  6. 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材演变分析与发展的研究,G82
  7.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演变的特征及趋势,F224
  8. 西宁市产业结构演变对交通运输影响研究,F127;F224
  9. 肃北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传承及其特证,J607
  10. 从一个村庄的变迁看村民自治的民主化进程,D422.6
  11.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与重庆经济发展研究,F127
  12. 虚词“就是”的多角度分析,H146
  13. 长春商业区域的城市历史地理研究,K928.6
  14. 解读美国华人刻板形象的演变,K712
  15. 我国近现代图书馆管理思想的演变,G251
  16. 航空管制技术体系的本质及其演变探析,V355
  17. 日美同盟的演变及走向分析,D871.2
  18. 儿童文学汉译的文体演变,I046
  19. 维吾尔族妇女传统化妆习俗及其当代演变研究,K892.3
  20. 清代吉林、宁古塔两城空间关系演变的多维分析,K928.6
  21. 规划填海前后莱州湾冲淤演变研究,TV148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