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政治文明视角下的功利主义政治哲学批判研究

作 者: 孙波
导 师: 王岩
学 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功利 功利主义政治哲学 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民主 公平正义
分类号: D0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5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功利主义虽然首先是作为一种伦理学说而被提出的,但它不是一个单纯的伦理学说。从其对现实政治生活的渗透影响力与具体指导性而言,政治哲学是功利主义思想中最凝重、最深刻的理论构成之一,也是其变革现实政治制度的有力的理论武器。在政治文明的视野中,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其反对者,都无法绕过功利主义政治哲学。功利主义政治哲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适应时代精神的呼唤产生的,其使命就是要为新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政权合理、有效地运行提供合法性的证明,从而为其彻底扫清封建残余势力的羁绊,维护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缓和资产阶级与无产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作为重要的政治哲学流派,功利主义梳理和继承了以往的思想财富,杰里米·边沁、约翰·密尔等人开创并发展了功利主义政治哲学。在整个功利主义政治哲学体系中,作为核心理念的“功利”是评判一切政治现象的标准。边沁等人终其一生地将功利原理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功利的尺度衡量每一项制度的优劣,试图用功利的标准改造现实,荡涤弊政,确保人类最大幸福的实现。功利主义本质上属于自由主义,功利主义者给予自由主义以“盎格鲁——亚克逊”式的解释。他们实现了自由主义的新旧过渡,并以之为武器对专制、暴虐等现象做出了批判,为开辟文明的民主政治的建设与完善做了理论上的准备与现实的尝试,从而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扫清了观念上及体制上障碍。在制度设计方面,边沁等人反对自然法理论,反对社会契约论,提出了政府起源的功利说。他们反对君主制,主张代议制政府,并对政府的职能进行了合乎功利的解释。自功利主义产生之后,对它的批判之声就不绝于耳,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功利主义更遭受到了猛烈地、全线地批判。这些批判可谓直中其要害,但功利主义政治哲学也并非一无是处。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价值在于:功利标准的历史合理性、“最大幸福”的政治目的、公共利益的行政导向、代议民主的政治制度、自由至上的公民权利。其缺陷在于:功利标准的不完备性、“唯结果论”的评价机制、“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概念的抽象性、社会公正的缺失、“计算式理性”的非人性化。在政治文明的视野中,功利主义不仅是资产阶级的,也是全人类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与创建美好社会制度时,并没有完全否定功利主义,而是以科学的态度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功利主义政治哲学。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义功利论的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功利论的价值诉求,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功利论的道德原则,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功利论的核心理念,为人民谋幸福是社会主义功利论的最终目标。在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建构中,社会主义功利论超越了功利主义的抽象性,它在科学发展观框架中寻求功利与公正的互补,从民生价值取向中诠释公民幸福的真义,强调构建以公共利益为本位的服务型政府,着力发展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的社会主义民主,从而超越了功利主义“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理论”的抽象性,发展了功利主义“好政府”的标准和重要职责,扬弃了功利主义将“代议制政府”理论,实现了民主的广泛性与真实性。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第一章 绪论  12-25
  1.1 政治文明进程中的功利主义政治哲学  12-18
    1.1.1 政治文明谱系中的政治哲学  12-14
    1.1.2 作为资产阶级理论武器之一的功利主义政治哲学  14-16
    1.1.3 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历史际遇  16-18
  1.2 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研究述评  18-23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8-20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0-21
    1.2.3 研究现状评价及本文有可能的创新  21-23
  1.3 本文的研究框架与方法  23-25
    1.3.1 论文的研究框架  23-24
    1.3.2 采取的研究方法  24-25
第二章 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缘起与发展  25-38
  2.1 功利主义政治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5-30
    2.1.1 科学进步与思维方式的变迁  25-26
    2.1.2 工业革命的驱动与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崛起  26-27
    2.1.3 英国激进主义运动  27-28
    2.1.4 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与政治觉醒  28-30
  2.2 功利主义的理论渊源  30-32
    2.2.1 伊壁鸠鲁派的“快乐论”  30
    2.2.2 休谟的功利思想  30-31
    2.2.3 爱尔维修“唯物主义道德论”  31
    2.2.4 哈奇逊的“道德微积分”  31-32
  2.3 功利主义政治哲学家  32-38
    2.3.1 边沁  33-35
    2.3.2 密尔  35-36
    2.3.3 密尔之后  36-38
第三章 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评判标准  38-60
  3.1 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苦与乐  38-46
    3.1.1 “两位主公”的主宰  38-40
    3.1.2 苦乐的分类  40-43
    3.1.3 苦乐的计算  43-45
    3.1.4 密尔对苦乐的修正  45-46
  3.2 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原理:功利  46-51
    3.2.1 “功利”解析  46-48
    3.2.2 功利原理的证明  48-50
    3.2.3 功利原理的政治评判功能  50-51
  3.3 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附加原理:最大幸福主义  51-60
    3.3.1 “最大幸福主义”  51-54
    3.3.2 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之间的纽带  54-56
    3.3.3 最大幸福与自我牺牲  56-58
    3.3.4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实质  58-60
第四章 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本质  60-76
  4.1 自由主义的“盎格鲁——亚克逊”解释  60-66
    4.1.1 自由主义概述  61-62
    4.1.2 古典自由主义的困境与功利转向  62-64
    4.1.3 功利主义对自由的规定  64-66
  4.2 自由的本质  66-69
    4.2.1 唯一实称其名的自由  66-67
    4.2.2 群己界限  67-68
    4.2.3 三类自由  68-69
  4.3 个性的自由发展是“福祉的首要要素之一”  69-76
    4.3.1 个性与自由  69-71
    4.3.2 个性自由的意义  71-74
    4.3.3 个性自由的评判标准  74-76
第五章 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制度设计  76-94
  5.1 政府起源的功利说  76-81
    5.1.1 社会契约论概述  76-78
    5.1.2 功利论者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  78-80
    5.1.3 功利根源说  80-81
  5.2 “好”的政府  81-84
    5.2.1 政府的本质  81-82
    5.2.2 好政府的标准  82-83
    5.2.3 君主制是坏的  83-84
  5.3 代议制政府是理想的政府形式  84-88
    5.3.1 代议制的内涵  84-86
    5.3.2 民主与代议制  86-87
    5.3.3 代议制政府的弊端及拯救  87-88
  5.4 自由映射下与政府权限  88-94
    5.4.1 个人自由的“神圣空间”  88-90
    5.4.2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90-91
    5.4.3 政府的适度干预  91-94
第六章 功利主义政治哲学评价  94-120
  6.1 功利主义政治哲学遭受的批判  94-98
    6.1.1 自然主义的谬误:摩尔对功利主义根本理念——“善”的批判  94-95
    6.1.2 正义优先于善:罗尔斯正义理论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95-97
    6.1.3 其它批判  97-98
  6.2 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价值  98-108
    6.2.1 功利标准的历史合理性  98-100
    6.2.2 “最大幸福”的政治目的  100-101
    6.2.3 公共利益的行政导向  101-104
    6.2.4 代议民主的政治制度  104-106
    6.2.5 自由至上的公民权利  106-108
  6.3 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实践误区  108-120
    6.3.1 功利标准的不完备性  108-110
    6.3.2 “唯结果论”的评价机制  110-112
    6.3.3 “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概念的抽象性  112-114
    6.3.4 社会公正的缺失  114-116
    6.3.5 “计算式理性”的非人性化  116-120
第七章 社会主义实践对功利主义的借鉴  120-151
  7.1 比较视角下的中国功利主义思想  120-129
    7.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功利思想  120-124
    7.1.2 中西方功利主义思想比较  124-129
  7.2 社会主义功利论的发展  129-140
    7.2.1 马克思主义对功利主义的扬弃  129-133
    7.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功利原则具有契合性  133-137
    7.2.3 功利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非唯一性  137-140
  7.3 社会主义功利论的本质内涵  140-151
    7.3.1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功利论的价值诉求  140-143
    7.3.2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功利论的道德原则  143-145
    7.3.3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功利论的核心理念  145-148
    7.3.4 为人民谋幸福是社会主义功利论的最终目标  148-151
第八章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超越  151-182
  8.1 科学发展观框架中功利与公正的互补  151-159
    8.1.1 “物本”与“人本”  152-153
    8.1.2 “效率”与“公平”  153-155
    8.1.3 “差别”与“平等”  155-157
    8.1.4 “强者”与“弱者”  157-159
  8.2 民生价值取向中的幸福真义  159-166
    8.2.1 民生为本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  159-161
    8.2.2 “GDP 标准”向幸福指数的转向  161-163
    8.2.3 民生幸福的实现  163-166
  8.3 以公共利益为本位的服务型政府  166-173
    8.3.1 公共利益是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导向  166-169
    8.3.2 服务性政府的品质  169-171
    8.3.3 服务型政府的权能  171-173
  8.4 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的社会主义民主  173-182
    8.4.1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174-176
    8.4.2 社会主义民主中的多数与少数  176-177
    8.4.3 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177-180
    8.4.4 公民精神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人格基础  180-182
结语  182-184
参考文献  184-187
致谢  187-188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88

相似论文

  1.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2.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3. 传统公私观念与现代公民社会的构建,D61
  4. 罗尔斯正义概念探析,D09
  5. 论文言传记阅读开展人物分析的重要性及教学实践,G633.3
  6. 改善民生的伦理战略研究,B82-051
  7.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8. 网络问政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G206;D621.5
  9. 毕恩巴赫生态伦理思想研究,B82-058
  10. 大学生社会主义民主观研究,G641
  11. 中国高校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G206;G645.5
  12. 大卫·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述评,D091
  13. 民主体制下的国家自主性研究,D035
  14. 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X321
  15.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代价值及其实现机制,D523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语境下党政关系规范化论析,D621
  17. 论邓小平民主思想,A849.1
  18. 论巴黎公社的“公仆”原则及其当代价值,K565.42
  19. 迈向立法者的法律科学,D90
  20. 论斯宾塞社会思想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095.61
  21. 关于党员主体意识的研究,D26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治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