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延安时期党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当代启示

作 者: 邓艳钦
导 师: 李资源
学 校: 中南民族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青年知识分子 思想政治教育 当代启示
分类号: D2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颁布并实施了关于青年知识分子的有效政策,吸引了大批青年知识分子投奔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抗日时期,党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步走向成熟。形成了延安时期文化事业的繁荣局面,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党继续执行正确的青年知识分子政策,对于青年知识分子,继续对其加以保护和利用,把青年知识分子看作是战胜敌人和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力量之一。党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时期进一步成熟。党在对青年知识分子的状况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认识的深化过程中,认识到青年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延安时期,对青年知识分子的科学分析,是党有效开展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由于党对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党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更加完备和成熟,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它调动了青年知识分子的革命和工作热情,使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新中国贡献力量。文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共党史为线索,以延安时期这段时间为视角,运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理论,对延安时期党的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探讨与分析了延安时期党对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延安时期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延安青年知识分子的状况及特点、党的青年知识分子观,决定了党必须把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原因。第二章概括了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五项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教育,基本国情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阶级观和为人民服务教育。第三章突出了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四个特征,即四个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分子特点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具体历史任务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生产锻炼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为人民服务宗旨相结合。第四章总结了延安时期党对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创办学校、榜样示范、利用报刊等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延安时期的特点,是延安时期党的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各个时期的个性特点和显著标志。第五章则是概括出延安时期党对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为今后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借鉴作用。第六章提炼了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对于改善当代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些许积极的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7-9
Abstract  9-11
引言  11-20
  一、 相关概念界定  11-12
  二、 选题的缘由  12-13
  三、 研究的意义  13-15
  四、 相关研究综述  15-17
  五、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之处  17-20
第一章 延安时期党对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  20-28
  一、 延安时期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20-22
  二、 延安青年知识分子的状况及特点  22-24
  三、 党对青年知识分子的论述  24-28
第二章 延安时期党对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28-37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28-29
  二、 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教育  29-31
  三、 基本国情和爱国主义教育  31-32
  四、 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  32-34
  五、 阶级观和为人民服务教育  34-37
第三章 延安时期党对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37-43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分子特点相结合  37-38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与具体历史任务相结合  38-40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生产锻炼相结合  40-41
  四、 思想政治教育与为人民服务宗旨相结合  41-43
第四章 延安时期党对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43-52
  一、 通过创办学校,进行理论灌输  43-45
  二、 树立榜样示范,激励革命斗志  45-47
  三、 利用报刊书籍,武装青年头脑  47-48
  四、 开展整风运动,进行思想改造  48-50
  五、 建立文艺,文艺活跃革命氛围  50-52
第五章 延安时期党对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52-57
  一、 关心优待青年知识分子  52-53
  二、 尊重信任青年知识分子  53-55
  三、 器重任用青年知识分子  55-57
第六章 延安时期党对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启示  57-65
  一、 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57-59
  二、 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  59-60
  三、 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的地位  60-62
  四、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62-63
  五、 鼓励青年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63-65
结语  65-66
参考文献  66-70
致谢  70-71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1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3.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4.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5.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432.62
  6. “网络红人”现象及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G41
  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8.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9.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10.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11.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12.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13. 道德榜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G641
  14.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G647.38
  15.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16.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及当代启示,G633.3
  17.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F301
  18. 传播学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实效性研究,D64
  19. 郭沫若与中国共产党(1919-1958),D239
  20.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研究,D25
  21.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科学化研究,D6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共产党 > 党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