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解脱道论》研究

作 者: 刘其寿
导 师: 黄海德
学 校: 华侨大学
专 业: 中国哲学
关键词: 解脱道论 戒定慧三学 涅槃 禅外行
分类号: B9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优婆底沙所著之《解脱道论》,是一部南传上座部佛教哲学纲要性之著作,是研究上座部佛教教义的必读之书。论首提出戒、定、慧三学为解脱道之观点,并紧紧围绕该论点层层展开论述。该书共分为十二品,前三品阐说戒学,述及三学、八正道、破三十四法障碍道、八行四观、十三头陀等僧人修行之戒律与途径;中间六品阐说定学,叙述四禅及十不净想、十念、十一切入、四无量心、四大、食不净想等三十八行处之种种修定方法;后三品慧学阐发四谛、五阴、十二入、十二因缘、十八界等佛教教义。阐述了戒为修持佛法之阶梯,再依禅定修习,遂得智慧,证得真理之次第。同时亦强调经由戒、定、慧三学之修持,以求得自我解脱,达到涅槃境界。由于本论是一部佛学的教授用书,教学名相繁多,加上年代久远,因此,有些语义晦涩,理解上有着一定难度。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原始文献的现代解读,对《解脱道论》的思想渊源、解脱思想及其解脱途径做一番探究。文章认为,头陀行是耽着欲乐者与外道极端苦行者之中道,是适合利根者受持的上等之戒。定学方面,善知识理论与禅外行理论是本论文的一个特色。汉传佛教之定学大典——《瑜伽师地论》,不见如本论将善知识归结为定学的范畴而把它单独列一章来论述;而禅外行作为修近行定的一个修学体系,亦是本论突出之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者弥补了汉传佛教定学理论之缺陷。使解脱学成为可能的是本论慧学五方便的论述,最终完成解脱哲学体系。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引言  8-14
第1章 《解脱道论》文本概况  14-22
  1.1 作者、译者与研究现状  14-15
  1.2 思想渊源及其地位  15-22
    1.2.1 从早期经论探究《解脱道论》的思想渊源  15-18
    1.2.2 《解脱道论》对后期经论的影响  18-22
第2章 “解脱道”之由始——戒学  22-32
  2.1 持戒之因缘  22-25
    2.1.1 戒是解脱道之起点  22-23
    2.1.2 戒与定慧之关系  23-25
  2.2 戒之分别  25-28
    2.2.1 戒之功能与戒之抉择  25-26
    2.2.2 戒之种类  26-28
  2.3 头陀行:苦行还是戒?  28-31
    2.3.1 非苦行之苦行  29-30
    2.3.2 非戒之戒  30-31
  本章小结  31-32
第3章 “解脱道”进阶之关键——定学  32-55
  3.1 定之涵义、分别、科目、功能与境界  32-36
    3.1.1 定之涵义  32-33
    3.1.2 定之分别  33
    3.1.3 定之科目  33-34
    3.1.4 定之功能  34-35
    3.1.5 定之境界  35-36
  3.2 善知识与解脱道  36-45
    3.2.1 善知识亦为修定之资粮  36-38
    3.2.2 善知识的标准  38-39
    3.2.3 善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  39-40
    3.2.4 应机施教  40-45
  3.3 禅定必由之路——禅外行  45-54
    3.3.1 禅外行的涵义  45-47
    3.3.2 禅外形的理论原型  47-49
    3.3.3 禅外行之禅法概述  49-54
  本章小结  54-55
第4章 “解脱道”之主因——慧学  55-65
  4.1 慧之内涵与语义  55-56
  4.2 慧的相、味、现起、足处与种类  56-58
  4.3 慧的修习方法  58-63
    4.3.1 阴(蕴)方便  59-61
    4.3.2 入(处)方便  61
    4.3.3 界方便  61-62
    4.3.4 因缘方便  62-63
    4.3.5 圣谛方便  63
  本章小结  63-65
第5章 解脱学之建构与解脱之实现  65-78
  5.1 原始佛教思想为解脱学之框架  65-67
    5.1.1 无常、苦、无我、涅槃(泥洹)的思想  65-66
    5.1.2 三科五蕴论的发展  66-67
  5.2 心为流转与解脱之枢纽  67-73
    5.2.1 流转:“九心轮”与“十四作用”  67-71
    5.2.2 还灭:解脱的五种方便  71-73
  5.3 解脱学的实现与超越  73-78
    5.3.1 断“三结”趣入第一义谛  73-75
    5.3.2 三解脱门  75-78
结语  78-80
参考文献  80-84
致谢  84-85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5

相似论文

  1. 佛教的涅槃与文学的审美,I106
  2. 《大般涅槃经》的生死哲学研究,B948
  3. 《大般涅槃经》双音外来词研究,H131
  4. 佛教出世观简论,B948
  5. 从空性到佛性-晋宋佛学核心论题的转换,B949
  6. 佛教禅定之学及其当代社会适应性研究,B948
  7. 吉藏《二谛义》之“二谛”思想研究,B944
  8. 海德格尔与佛教追求自由的相似性比较,B948
  9. 云冈中心柱窟研究,K879.2
  10. 宋代涅槃变相研究,J209
  11. 从语境角度看舞台戏剧翻译中的语用等值-以《狗儿爷涅槃》英译本为例,H059
  12. 杜诗佛禅世界,I207.22
  13. 中古北方涅槃图像中的乐舞者形象研究,J522
  14. 克孜尔中心柱窟的图像构成,K879.2
  15. 净土与涅槃,K879.4
  16. 《涅槃经》的汉译及涅槃信仰研究,B948
  17. 敦煌本《大般涅槃经》研究,G256
  18. 凤凰涅槃,K153
  19. 灌顶涅槃思想平议,B948
  20. “言苦”、“脱苦”以“成圣”,B516.4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宗教 > 佛教 > 论及论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