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Γ.Β.普列汉诺夫与Β.и.列宁分歧的理论根源

作 者: 谢航宇
导 师: 王彦君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Г.B.普列汉诺夫 B.И.列宁 无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专政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г.в.普列汉诺夫和в.и.列宁的分歧可以归结为三个主要方面:工人阶级的同盟者问题、俄国革命性质的问题以及无产阶级专政问题。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是一种递进的关系,г.в.普列汉诺夫和в.и.列宁的分歧及矛盾就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中不断深化,并最终分道扬镳。通过分析二者之间分歧的根源,可以看到,г.в.普列汉诺夫始终从生产力出来解释社会发展的逻辑,而в.и.列宁则更多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要求改变生产关系从而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二者所依据的逻辑恰恰就是二者产生分歧的理论根源,也就是生产力原则和生产关系原则的对立。而r.B.普列汉诺夫的生产力原则本质是一种“经济决定论”,其理论基础并不完全来自马克思,而是更多地借鉴了黑格尔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并因为地理环境决定论没有完全理解和继承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最终在政治上倒向了资产阶级民主派。对r.B.普列汉诺夫和в.и.列宁分歧的理论根源的探索,以及对r.B.普列汉诺夫的唯物史观的揭露,有利于当代研究者认清其理论原则遗留下来的正负面影响,并为我们继承和发展唯物主义历史观提供启示。

全文目录


致谢  4-6
摘要  6-7
Abstract  7-9
引言  9-11
1 г.в.普列汉诺夫与в.и.列宁的分歧  11-20
  1.1 关于俄国工人阶级的同盟者  11-15
  1.2 关于俄国革命的性质  15-17
  1.3 关于俄国无产阶级专政  17-20
2 г.в.普列汉诺夫与в.и.列宁分歧的理论根源  20-35
  2.1 г.в.普列汉诺夫的“逻辑”  23-28
  2.2 г.в.普列汉诺夫的“经济决定论”  28-35
3 г.в.普列汉诺夫唯物史观的影响  35-39
  3.1 г.в.普列汉诺夫唯物史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35-36
  3.2 г.в.普列汉诺夫唯物史观对无产阶级专政观点的影响  36-39
参考文献  39-42
作者简介  42

相似论文

  1.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2. 列宁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的研究,A821
  3. 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及其实践,A811.6
  4. 周恩来,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K827
  5. 列宁党的领导思想研究,A821
  6. 论《洪水》,I207.42
  7. “三支两军”述论,D65
  8. 中国检察权性质的法理学考察,D926.3
  9. 革命与秩序,D921
  10.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源探与发展,D62
  11. 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发展,A841
  12. 试论毛泽东新中国政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A841
  13.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探析,D046
  14. 重新认识列宁无产阶级专政理论,D04
  15. “革命样板戏”研究,J809.2
  16. 马克思政治哲学及其当代价值,D0
  17. 《朝霞》:“文革”后期主流文学的样板,I206.7
  18.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G112
  19. 恩格斯晚年共和制思想研究,D091
  20.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民主与专政的认识轨迹:从无产阶级专政到工农民主专政,D231
  21. 现代性视野下的革命与宪法,D921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