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齐美尔与青年卢卡奇异化思想关联研究

作 者: 王园波
导 师: 杨向荣
学 校: 湘潭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思想史 齐美尔 青年卢卡奇 异化
分类号: G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世纪初期的德国相遇为青年卢卡奇全面系统学习齐美尔提供了契机。中产阶级的家族出身保证了两人兴趣相投的可能,而去犹太化的犹太身份则使他们具有共同的种族无意识。新康德主义的时代思潮则赋予了他们相似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倾向,使两者将思想重心放在了文化哲学之上。齐美尔指出了现代社会中主客体文化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客观文化的过度发达带来了人的异化,卢卡奇像齐美尔一样对现代文化的危机作出了诊断。对两者而言,现代文化就是一种异化的文化,现代文化的危机就是异化的表征。劳动分工被齐美尔认为是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分离的动因,现代文化的客观化进程是通过劳动分工来实现的。虽然马克思等也曾对劳动分工有过精辟论述,卢卡奇自中学起就接触到了马克思的著作,然而青年卢卡奇却是透过齐美尔的眼睛来认识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的。齐美尔文化悲剧的本质在于生命与形式的冲突,青年卢卡奇承继齐美尔将生命与形式视为自己思想的基础性结构,虽然他对齐美尔的生命概念作出些许调整,但本质上与齐美尔无异。卢卡奇试图在资本主义异化面前打破心灵与现实的壁垒,探索并建立新形式,以结束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悲剧。告别早年对齐美尔的迷恋,卢卡奇逐渐走上了疏离甚至批判齐美尔的道路,《历史与阶级意识》中他就开始指责齐美尔异化分析的直接性。卢卡奇借用韦伯的理性来扭转齐美尔的非理性,理性化与异化实际上是同一个过程的两面。同时,卢卡奇也将马克思视为异化的理论源泉,马克思的对商品结构的分析成了思考异化的出发点,历史与阶级维度的融入也使得卢卡奇的异化分析增添了批判的色彩。由此,卢卡奇提出了异化的克服问题,超越了韦伯、齐美尔对异化思考的无疾而终局面。卢卡奇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意识作为异化的克服方案,虽然极具社会实践性和革命性,却终究无法避免乌托邦色彩,但相对于齐美尔缺乏决断性的通过艺术-距离拯救异化中的个体而言无疑开辟了另一种思考路径。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绪论  7-19
  0.1 缘起  7-8
  0.2 文献综述  8-17
  0.3 章节结构设置  17-19
第1章 齐美尔青年卢卡奇思想关联的可能  19-28
  1.1 二十世纪初两人交际  19-21
  1.2 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出身  21-24
  1.3 新康德主义文化哲学转向  24-28
第2章 齐美尔对青年卢卡奇异化思想的影响  28-38
  2.1 异化的表征:现代文化的危机  28-31
  2.2 异化的动因:劳动分工致意义丧失  31-33
  2.3 异化的本质:生命与形式的二元冲突  33-38
第3章 青年卢卡奇对齐美尔异化思想的改造  38-51
  3.1 对齐美尔异化分析的肤浅性展开批判  39-40
  3.2 用韦伯的理性修正齐美尔异化的非理性  40-43
  3.3 在马克思基础上调和齐美尔与韦伯的异化  43-46
  3.4 以无产阶级意识代齐美尔艺术-距离克服异化  46-51
结语  51-56
参考文献  56-61
致谢  61-62
附录 A 齐美尔国内译介历程  62-63
附录 B 卢卡奇国内译介历程  63-66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6

相似论文

  1. 《巴黎手稿》文化思想研究,A811
  2.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伦理研究,B82-05
  3. 变异翻译的个案研究,I046
  4. 早期鲍德里亚消费异化思想研究,B565.59
  5. 马尔库塞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研究,B089.1
  6. 试论技术与人的自由,B038
  7. 论人的本质的实现,B038
  8. 男权主义的哲学批判,C913.14
  9. 并购异化中的会计寻租研究,F271
  10. 论徐复观的中国思想史观,B26
  11.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与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比较研究,B0-0
  12. 网络传播中的异化研究,G206
  13. 论清代六科给事中制度的异化与借鉴,K249
  14. 论竞技运动中的游戏精神,G80
  15. 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及其当代解读,A811
  16. 技术控制思想分析,B089
  17.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B515
  18. 论张爱玲小说人伦关系的异化,I207.42
  19. 维语熟语汉译时的归化与异化,H215
  20. 《红楼梦》对偶句翻译策略研究,H315.9
  21. 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对当代社会的启示,B71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文化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