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三国吴简文字研究

作 者: 王保成
导 师: 徐在国
学 校: 安徽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三国吴简 汉字 结构类型 部件演变 异写字 异构字
分类号: H12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三国吴简文字是三国时期汉字的典型代表,正处在汉字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吴简文字隶书楷化,楷书得以长足发展,汉字字形大为改变、篆隶草行楷多体兼备、字体结构大大调整,其中俗体字、异写字特别突出,代表中古汉字发展中十分典型的环节。本文以三国吴简文字为对象,从纯文字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综合研究。本文是在完成《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文字编》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组成。正文分为八章,第一章综述了三国吴简的特质及其意义以及学界对三国吴简所进行的研究,概述了本文研究的内容以及相关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构拟了研究的思路方法,揭示了本研究的现实意义。第二章着重从字量、字频、常用字、次常用字、通用字与生僻字等方面对三国吴简文字的用字情况进行了测查。第三章从类型统计、构形方式以及新增字结构类型例说等三个方面对三国吴简文字进行了调查,比较全面的描写了三国吴简文字结构类型的动态演变。第四章从三国吴简文字的历史继承与流传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梳理了三国吴简文字对古文形体的历史继承,考察了三国吴简文字的历史承用字量以及其流传情况。第五章从简化、繁化、讹变、讹混、类化、异化、糅合、行草书楷化、移位、替换等十个方面来考察三国吴简文字的部件演变,较为深入的探析了隶楷阶段汉字部件的演变规律。第六章从微观的角度对三国吴简文字的笔画进行了探究,揭示了三国吴简文字在笔形、笔画组合与笔顺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异情况;揭示了三国吴简文字笔画数量的变化与其使用频次及其自身繁简程度之间的关系,展示了三国吴简文字在使用过程中的简化程度。第七章从异写字、异构字以及异写与异构的关系等方面来揭示三国吴简文字异写与异构的演化规律。第八章重点考察三国吴简文字中的未释字和误释字,囿于篇幅,本章选释了吴简中的一些古文字和一些俗讹字。我们以黄德宽老师的“动态理论”为指导,对所发布的三国吴简文献资料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编撰了《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文字编》,在此基础上,新释了简文618个,不计重复达381个,按册制作了新释字表附于文末。附录是正文的有机部分。附录一是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文字字用情况调查总表,附录二是《嘉禾吏民田家莂》新释字表,附录三是《竹简·壹》新释字表,附录四是《竹简·贰》新释字表,附录五是《竹简·叁》新释字表,附录六是《竹简·肆》新释字表。

全文目录


上篇  1-366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11
  第一章 绪论  11-49
    第一节 三国吴简与三国吴简研究  11-42
      一、三国吴简  11-17
      二、三国吴简研究  17-41
      三、三国吴简研究存在的不足  41-42
    第二节 研究的材料、理论基础、意义与思路方法  42-49
      一、研究的材料  42-43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43-44
      三、研究的意义  44-46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46-49
  第二章 三国吴简文字的用字调查  49-64
    第一节 字量  49-53
    第二节 字频  53-59
    第三节 常用字、次常用字、通用字与生僻字  59-64
  第三章 三国吴简文字结构研究  64-78
    第一节 三国吴简文字结构类型统计  64-69
    第二节 三国吴简文字构形方式  69-73
    第三节 新增字结构类型例说  73-78
  第四章 三国吴简文字的历史继承与流传  78-98
    第一节 三国吴简文字对古文形体的历史继承  78-91
      一、源于小篆  79-89
      二、承用古隶书  89-91
    第二节 三国吴简文字的历史承用字量  91-96
    第三节 三国吴简文字的流传  96-98
  第五章 三国吴简文字的部件演变  98-146
    第一节 简化与繁化  98-111
      一、简化  98-108
      二、繁化  108-111
    第二节 讹变与讹混  111-129
      一、讹变  111-115
      二、讹混  115-129
    第三节 类化与异化  129-134
      一、类化  129-131
      二、异化  131-134
    第四节 糅合与行草书楷化  134-138
      一、糅合  134-135
      二、行草书楷化  135-138
    第五节 替换与移位  138-146
      一、替换  138-142
      二、移位  142-146
  第六章 三国吴简文字的笔画  146-179
    第一节 三国吴简文字的笔形  147-154
      一、基本笔形  147-151
      二、笔形变异  151-154
    第二节 笔画组合  154-156
      一、笔画组合的类型  154
      二、笔画组合的变异  154-156
    第三节 笔顺  156-163
      一、笔向  156
      二、笔顺  156-163
    第四节 笔画数量  163-179
  第七章 三国吴简文字的异写与异构  179-194
    第一节 异写字  179-187
      一、改变笔形  180-182
      二、增加笔画  182-183
      三、减少笔画  183
      四、改变笔画间的关系  183-184
      五、部件变形  184-185
      六、部件移位  185-186
      七、部件拆分重组  186-187
    第二节 异构字  187-190
      一、增加部件  187-188
      二、减省部件  188
      三、替换义符  188
      四、替换声符  188
      五、构造新字  188-189
      六、古文隶定  189
      七、行草书楷定  189-190
    第三节 异写与异构的关系  190-194
      一、异写是异构的初始形态  190-191
      二、异写同异构的交织发展  191
      三、异写与异构相互转换  191-194
  第八章 三国吴简疑难字考释  194-218
    第一节 释吴简中的古文字  194-199
    第二节 释吴简中的俗讹字  199-209
    第三节 释吴简中的“(?)”  209-218
  参考文献  218-246
  附录  246-364
    附录一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文字字用情况调查总表  246-314
    附录二 《嘉禾吏民田家莂》新释字表  314-322
    附录三 《竹简·壹》新释字表  322-331
    附录四 《竹简·贰》新释字表  331-341
    附录五 《竹简·叁》新释字表  341-349
    附录六 《竹简·肆》新释字表  349-364
  致谢  364-36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365-366
下篇  366-1370
  凡例  369-372
  正文  372-145
  附录  145-1370

相似论文

  1. 小学生汉字书写水平问题探究,G623.2
  2. 中小学汉字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G633.3
  3.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名词教学策略研究,H195
  4. 汉字教学中的文化导入,H195
  5. 俄罗斯留学生初级阶段汉字学习策略分析与教学思考,H195
  6. 论汉字文化因素与汉字教学,H195
  7. 汉字中的文化因素研究,H195
  8. 韩国和俄罗斯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调查与对比分析,H195
  9. 忻州方言四字格俗语探究,H17
  10. 试析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习得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方法,H195
  11. 基于WSN底层模块的LED汉字显示板的设计与应用,TN312.8
  12. 基于大字符集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方法研究,TP391.41
  13. 非汉字文化圈初级综合课教学策略研究,H195
  14. 有向赋权邮件社团结构发现研究,TP311.13
  15. 针对韩国成年学生汉字教学的部件教学法设计,H195
  16.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G623.2
  17. 信息设计中汉字的视觉传达研究,J524
  18. 论汉字图形在招贴设计中的意境建构,J524
  19. 当代中国家装企业管理模式研究,J524
  20. 现代海报创作中的汉字视觉表现研究,J524
  21. 模因理论视角下中日同形字映射的日本文化研究,H3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文字学 > 古文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