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药颗粒剂敷脐联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临床研究

作 者: 王亚萍
导 师: 李江全
学 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学
关键词: 小儿厌食症 脾失健运证 中药颗粒剂 敷脐 刺四缝
分类号: R2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系统观察中药颗粒剂敷脐联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临床疗效。通过对治疗前后患儿症状的分析,说明临床运用中药颗粒剂敷脐联合刺四缝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具有优越性,进一步丰富小儿厌食症的治疗内容,为临床治疗小儿厌食症提供一种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方法。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05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江苏省中医院儿科门诊厌食症患儿病例6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受试病例按1:1比例分组,分为治疗组(中药颗粒剂敷脐联合针刺四缝)和对照组(口服院内制剂调脾合剂)各30例。其中,中药颗粒剂治以健脾助运,药用苍术、焦山楂、陈皮、槟榔、苏梗、芒硝、厚朴、葛根等,将颗粒剂混合均匀后装入纱布口袋中,置于神阙穴上,可用布带或肚兜进行固定,药物使用时间为每24小时更换一次;刺四缝是在双手第2-5指掌面近侧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取穴,常规皮肤消毒后,用一次性采血针进行点刺,约0.1-0.5cm深,挤出少量黄白色透明样粘液或血液,之后用消毒棉球擦拭干净及压迫止血,一周两次;调脾合剂为江苏省中医院院内制剂,组成为苍术280g,佩兰280g,陈皮128g,炙内金128g,炒山楂280g,蔗糖80g,用量用法为口服,每日3次,小于1岁儿童每次5mL,1~3岁儿童每次10mL,3~6岁儿童每次15mL,大于6岁儿童每次20mL。以上治疗方法均是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4例,占46.7%,显效11例,占36.7%,有效4例,占13.3%,无效1例,占3.3%,痊显率为83.3%;对照组痊愈4例,占13.3%,显效12例,占40.0%,有效12例,占40.0%,无效2例,占6.7%,痊显率为53.3%;两组在疾病疗效方面P=0.012(<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疾病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显示:治疗组痊愈5例,占16.7%,显效17例,占56.7%,有效6例,占20.0%,无效2例,占6.7%,痊显率为73.3%;对照组痊愈2例,占6.7%,显效6例,占20.0%,有效19例,占63.3%,无效3例,占10.0%,痊显率为26.7%;两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P=0.0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在食欲、食量等主症及面色、精神状态、汗出等次症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在小儿厌食症的治疗中,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另外,在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均可安全执行,值得推广应用。结论:通过临床研究,药物敷脐联合刺四缝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内服中成药,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敷脐及针刺方法体现了祖国医学优势,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特点,易于临床推广。

全文目录


目录  5-8
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前言  12-13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3-23
  一、中医古代文献研究  13-15
    1. 病名  13
    2. 病因  13-14
      2.1 乳食不节  13
      2.2 先天不足  13
      2.3 脾胃虚弱  13
      2.4 情志抑郁  13-14
    3. 病机  14
    4. 治则治法  14-15
      4.1 治则  14
      4.2 治法  14-15
  二、中医现代研究  15-19
    1. 病因病机  15-16
      1.1 常见因素  15-16
      1.2 其他因素  16
    2. 证治分型  16-17
      2.1 脾失健运证  16
      2.2 脾胃气虚证  16
      2.3 肝郁犯脾证  16-17
      2.4 脾胃阴虚证  17
      2.5 其他分型  17
    3. 治疗方法  17-19
      3.1 内治法  17-18
      3.2 外治法  18-19
      3.3 内外合治  19
  三、现代医学研究  19-23
    1. 病因  19
    2. 发病机制  19-21
      2.1 胃肠动力减弱及胃肠粘膜结构变化  19
      2.2 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  19-20
      2.3 Hp感染及肠道内菌群失衡  20
      2.4 摄食中枢与胃肠激素  20-21
    3. 治疗方法  21-23
      3.1 行为心理治疗  21
      3.2 药物治疗  21-23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3-42
  1. 病例来源  23
  2. 参考标准  23-24
    2.1 西医诊断标准  23
    2.2 中医诊断依据  23
    2.3 证候诊断标准  23
    2.4 症状及体征评分标准  23
    2.5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23
    2.6 纳入标准  23
    2.7 排除标准(包括不适应症或剔除标准)  23-24
    2.8 脱落标准  24
  3. 治疗方法  24
  4. 观察指标  24-26
    4.1 症状分级标准  24-25
    4.2 疗效性观察指标  25
    4.3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25-26
    4.4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26
    4.5 安全性评价  26
  5. 统计分析  26
  6. 结果  26-42
    6.1 一般资料比较  26-28
    6.2 治疗前两组患儿症状积分比较  28-32
    6.3 治疗期间两组患儿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32-37
    6.4 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  37-39
    6.5 综合疗效评价  39-40
    6.6 安全性评价  40
    6.7 小结  40-42
第三部分 讨论  42-47
  1. 脾失健运是小儿厌食症的病机关键  42
  2. 健脾助运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基本法则  42
  3. 组方意义分析  42-44
    3.1 对照组用药及组方意义  42
    3.2 治疗组用药组方意义  42-44
  4. 外治法作用机制分析  44-45
    4.1 刺四缝  44-45
    4.2 敷脐  45
  5. 研究结果分析  45-46
  6. 不足与展望  46-47
附录  47-49
参考文献  49-5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2-53
致谢  53

相似论文

  1. 苍虎麦冬甘草颗粒剂治疗阴虚夹积证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R272
  2. 健脾助运推拿法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272
  3. 小儿厌食症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初探,R272
  4. 中药敷脐法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恢复期的临床研究,R272
  5. 敷脐疗法配合调脏运气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R259
  6. 敷贴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R272
  7. 腹泻贴佐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寒湿型)的临床疗效研究,R272.4
  8. 催乳方促进产后泌乳的临床观察,R271.4
  9. 运脾开胃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60例临床观察,R272
  10. 三术进食膏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的临床研究,R272
  11. 健脾推拿法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R272
  12. 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颗粒剂的研究,S858.23
  13. 疏肝理脾汤对厌食症大鼠白介素2及微量元素影响的实验研究,R285.5
  14. 观音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肺脾气虚型)的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R272.6
  15. 平肝消食方在小儿厌食症治疗中的应用,R272
  16. 观音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肺脾气虚证)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浆VIP的影响,R285.5
  17. 脾胃康颗粒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R272
  18. 疏肝理脾汤对厌食大鼠八肽胆囊收缩素和β-内啡肽影响的实验研究,R285.5
  19. 乐食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疗效观察,R272
  20. 消食健脾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R272
  21. 健儿消积冲剂治疗小儿厌食脾虚食滞型临床疗效观察,R27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儿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